分享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三十 第六次战役的提出、准备与撤销

 梦想童年594 2022-07-21 发布于江西

1951年7月1日,在志愿军总部,彭德怀为配合停战谈判,着手计划第六次战役。

他在当日致毛泽东的电报中说:“充分准备持久作战和争取和谈达到结束战争的方针是完全必须的。我能掌握和平旗帜,对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均有利。坚持以三八线为界,双方均过得去,如美国坚持现在占领区,我即准备8月反击,在反击前还须放他前进数十里,使军事上、政治上于我更有利些。再争取一两个或两三个军事上的较大胜利,将影响所谓联合国全部的可能分裂,美国战斗意识的必然降低。”

并说明如敌北犯甚急,第3兵团、第19兵团准备不及,即以担任一线防御的部队加第二梯队4个军于8月中旬“进行中等性的战役”。

7月2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并高岗、金日成,在对谈判有关事宜作出部署的同时,进一步指示志愿军在谈判时要“极力提高警惕”。

“我第一线各军,必须准备对付在谈判前及谈判期内敌军可能对我来一次大的攻击,在后方,则举行大规模的空炸,以期迫我订立城下之盟。如遇敌军大举进攻时,我军必须大举反攻,将其打败”。

7月8日,志愿军司令部向各部首长下达了战役准备工作指示,在分析第五次战役后敌情特点的基础上,针对第六次战役将面临的阵地攻坚和连续纵深突破作战的新情况,强调要与过去攻坚作战经验相结合,在部队中展开对敌纵深攻坚突破学习的浪潮,求得第六次战役更多的歼灭敌人,7月底或8月初前教育准备完成,随时待命出动作战。

停战谈判开始以后,彭德怀于7月16日10时致电李克农、邓华、解方,对目前谈判原则及作战方针问题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和阐述,指出:谈判是“配合(或叫协同)朝鲜战争取得胜利最迫切的工作,也就是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双管齐下,向侵略集团采取攻势的严重任务。……但和谈并不一定顺利,可能遇到很多困难甚至曲折过程,可能还需要经过严重的军事斗争”。

强调:“军事方针仍积极做持久战准备,在朝鲜境内没有实现撤退外国军队以前,绝不应有丝毫松懈和动摇。”同时,通报了志愿军和人民军积极进行第六次战役,战术演习教育和具体准备工作情况。

在停战谈判中,由于美方不愿公平合理地解决朝鲜问题,至7月24日,竟连谈判议程问题都也为未能达成协议。彭德怀于当日就组织反击配合谈判的问题致电毛泽东。

通过分析,他认为:“我再有几次胜利战役打至三八线以南,然后再撤回三八线为界进行和谈,按比例逐步撤出在朝外国军队,坚持有礼有节,经过复杂斗争,争取和平的可能仍然是存在的。……我于八月中的争取完成战役反击的准备,如敌不进攻,则至九月举行。最好是待敌进攻,我则依靠阵地出击为最为有利。”

毛泽东同意彭德怀的意见,在7月26日的复电中指出:“敌人是否真想停战,在开城会议再进行若干次就可判明,在停战协定没有签订,战争没有真正停止以前,我军积极准备9月的攻势作战是完全必要的。”

8月1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对9月战役的兵力部署和粮弹储备问题作了原则指示。

同日,军委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给彭德怀发来了经过周恩来审阅的电报,报告空军参战准备情况。

电报中说,至9月初空军共有22个团,每团飞机25架。因向苏联订购的航空器材至今未到,上述22个团中至9月可能有1/3的飞机不能参战,另朝鲜境内的机场有限,并常遭美机轰炸,如战役前机场遭轰炸,则很难保证空军按时出动。此外,朝鲜人民军有100架飞机可以参战。

8月8日,彭德怀致电毛泽东并告高岗,报告了第六次战役的作战意图和基本设想:

一、第19兵团3个军,加上第47军、第42军共5个军,以2个军牵制英国、加拿大、土耳其共4个旅,以3个军附炮兵、坦克,争取消灭涟川、铁原线之美骑兵第1师;

二、以第9兵团2个军牵制华川之美24师、第25师、第3师及南朝鲜军第2师、第9师,求得歼敌一部;

三、第20兵团2个军沿北汉江两岸突破南朝鲜第6师防线,向山阳里、华川迂回攻击;

四、北汉江以东至海岸由人民军2个军团进行牵制攻击。

以上共计志愿军9个军、人民军2个军团。

以第40、第38军及第3兵团3个军共5个军为战役二梯队以便机动使用。

第39军、第20军分别担任东、西海岸警预备队。

空军联合司令部应于8月20日移至平壤,准备参战之空军技术熟练的10个团,于9月8日进入平壤机场。如无意外变故,拟于9月10日下午发起战役攻击。如敌在8月底或9月初向我进攻,则在现阵地以逸代劳,适时举行反击最为有利。

下一场战役无论进攻或反击,准备连续激战20天至一个月。如我第一线伤亡严重,不能再继续战斗时,将二梯队5个军及第20军、第39军共7个军和人民军2个军团,适时投入战斗,再持续一个月攻势。

我能坚持两个月的连续攻击,打破以往6~7天的短时间攻击。每月消耗敌4万人左右,美帝似有可能屈服求和,以三八线为界,撤退在朝外国军队。同时仍做持久战打,战役的关键是物资和兵源的适时补充,不知后方能否满足要求。

在8月8日关于战役意图和基本设想的基础上,8月17日,彭德怀以志司和联司名义向部队下达了作战预令,同时报金日成、中央军委和东北军区。预令与此前8月8日的战役基本设想略有不同,其部署是:

(1)战役第一梯队志愿军8个军,以第19兵团3个军牵制铁原至临津江西岸之敌,并切断铁原至议政府的公路,坚决阻击铁原以南之敌向北增援;集中第47军、第42军两个军包围歼灭铁原地区的美步兵第3师。

(2)以第26军和第20兵团2个军除各一部牵制当面之敌外,集中主力突破,然后视情况,歼灭金化东西地区的美步兵第25师(2个团)和南朝鲜第2师。

(3)第二梯队志愿军第3兵团3个军、第38军、第40军共5个军,于战役开始后开进到指定地点,视情况投入战斗,继续扩大战果。

(4)人民军4个军团在北汉江以东至东海岸,分两番配合志愿军作战。

预令要求:各攻击部队务必于9月10日前,完成连续纵深攻坚战斗的充分准备,兵团和军于8月25日前研究出具体的作战方案。

担任战役第二梯队各部根据距离远近不同,于8月28日前作出开进计划。并要求第9兵团(欠第26军)应有随时策应元山方向人民军第7军团和南线主力方面作战的准备。特种兵的配属将另以补充命令下达(预计参战炮兵有,榴弹炮3个师、战防炮1个师、火箭炮1个师、坦克3个团连,连同队属炮兵的火炮在内,共有各种火炮2119门)。

同时,彭德怀将预令发给在开城谈判的邓华和解方,征求他们的意见,邓华和解方分别对预令提出了具体的补充完善意见。

8月24日,彭德怀在给邓华、解方的电报中,进一步阐明了战役意图。电报中说:“17日的预令是要把全军动员起来,积极准备作战,而非具体部署”。目的在于集中兵力(第42军、第47军)火力争取歼灭铁元、大老里、汉滩川以西地区敌斜边阵地之美步兵第3师、土耳其旅约2.3万人。

志愿军总部发出第六次战役准备工作指示后,各部队立即结合贯彻持久作战方针,开始了战役的准备工作。

针对“联合国军”防御加强,志愿军第六次战役将是阵地攻坚的纵深作战,并且参战兵种较多等具体情况,各部队进行了攻坚突破的教育和准备,结合各种地形进行演习,组织步兵,炮兵,坦克部队之间的战术协同和通信联络,着手攻坚突破的器材及作战所需粮食、弹药的准备。

为查明“联合国军”前沿阵地及其纵深情况,8月18日志愿军以联司名义指示第一线各部队,不放过有利机会,歼灭在前沿探索和进扰的小股之敌,询问情况;以精干的兵力,对敌兵力不多、阵地不坚的突出前哨阵地实施攻击,力求夺取。并于8月中旬派出了战役侦察。

为把全军动员起来,积极准备作战,志愿军政治部于8月21日专门下发了第六次战役的政治工作指示。

与此同时,中央军委和东北军区也为第六次战役做了一些必要的准备。主要是:

一、决定调第23兵团2个军共3.5万人,在修建新的机场的同时,兼在后方反特和反敌空降任务;2个火箭炮团、2个榴弹炮团和1个重榴弹炮团,待命入朝;

二、第六次战役各种主要弹药已运到前方,并有超过;

三、志愿军冬季服装,拟于9月、10月、11月运入前方,国内正在调运中;

四、9月份所需粮食,决定于8月底前运完,准备9月上半月抢运战役发起后的10月份用粮;

五、从山海关内抽掉500个车皮专供加强在朝鲜的运输。另外决定9月份补充前方汽车1700辆,以后按每月消耗补充。

六、准备新兵17万人于9月底前集中东北整训待补。

第六次战役是贯彻执行“充分准备、持久作战和争取和谈达到结束战争”这个总方针而提出的,其目的是配合停战谈判,争取早日实现停战。但何时发起攻击,发起攻击以后能否顺利发展,这些必须从是否对谈判有利来考虑。

毛泽东接到彭德怀8月8日的电报后,于8月10日批示“请周、聂迅即集会研究,提出意见。”

10日夜间,周恩来邀请代总参谋长聂荣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炮兵司令员陈锡联、总后勤部部长杨立山、军委作战部部长李涛等对,彭德怀8日来电进行了研究,与会者研究认为:

根据目前朝鲜雨季情况,9月份铁路、桥梁、公路不一定能完全修好,即使预计的9月份全月粮食能于8月中旬抢过鸭绿江,但不一定都能运过清川江(桥梁全断)。如果粮食不足,弹药有损(潮湿一部分是可能的,前方尚未查清),便决定大打,而空军又确定不能参加,在敌人又已确定坚守的条件下,恐很难连续作战20日至一个月。同时,在政治上,9月如仍在继续谈判,我便发动大打,亦不甚有利,如再不能大胜,则影响更不好。从种种方面看,我以加紧准备,推迟发动大打为有利。9月谈判如破裂,则10月便需准备大打;如敌不进,则9、10两个月可在沿线寻找小战,不断给敌以杀伤。至11月再大打,空军或有配合的可能。

11日晨,周恩来将讨论情况书面报告毛泽东。关于空军参战的机场尚未准备好,中央军委决定空军参战时间推迟到11月份,征求斯大林的意见,还未得到答复。因此,上述研究意见没有及时通报给在朝鲜前线的彭德怀。

接到彭德怀8月17日下达的作战预令后,周恩来起草了中央军委给彭德怀并告高岗的电报,经毛泽东阅改后,于8月19日发出。电报分析了战场内外的形势,提出了在谈判期间志愿军在作战上的重要指导方针,即“在作战上,我们也应与谈判的要求相配合、相适应”,认为根据准备情况,9月发起第六次战役,恐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建议可否改为加紧准备而不发动。

电报全文如下:

德怀同志并告高岗同志。

彭八月八日电及志司八月十七日电均悉。得彭电后因正在考虑空军参战须推迟到11月事,并向菲利波夫同志征求意见,故未及复。现菲复电,亦认为在安东、平壤间增修三个机场并推迟空军出动是正确的(去电复电均已转你们),因之,对我军目前作战方针,不能不从各方面重加考虑。

敌人对于朝鲜谈判,只打算实现军事休战而不妨碍他的世界紧张政策,故他反对以三八线为分界线,政治原因大过军事原因。其拖延谈判,一方面企图以此逼我让步,另一方面也为的是拖过旧金山会议及便利其国会通过预算和加税。敌人敢于这样拖延,自然是因为了解我们正在诚意谋和。但敌人也怕负起谈判破裂的责任,其原因由于他们了解我们在朝鲜的力量已在加强,如果破裂后大打起来,问题依然不能解决,如因此而将战火扩张至中国大陆,可能又遇到英、法的反对。现在美国已取得英、法等国同意不以三八线而以他所拟的堪萨斯线为非军事区的南线,也就是他所谓的防守线,并准备若干调整,因此,敌人也就敢于在这一点上,与我们僵持起来。

为使休战谈判能得到公平合理的解决,并准备谈判不成,破裂的责任落到敌人身上,除对谈判的意见已见毛主席八月十七日致金日成同志的电报外,在作战上,我们也应与谈判的要求相配合、相适应。在九月份,如果我们预拟的战役计划,确实能做到歼灭美三师、伪二师及其他敌人一部或者歼敌一个师,同时,又能迅速推进至涟川、铁原、金化地区或者推进一个地方,而不致为敌人赶回原阵地甚至侵入我阵地,那么这个战役尚是意义的。

但从现在具体情况看来,不仅空军在九月份不能参战并也不能掩护清川江以南的运输,而且其他方面也不易使我们这次战役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首先,朝鲜雨季八月底才能结束,青川江、大同江、新成川、富城几座桥梁尚未修通,青川江以北堆积的粮车最快恐需至八月底才能倒装完毕。因之,连续作战一个月的粮食在9月份得不到完全保证。

弹药从现在前方储量计算,可供一个月作战消耗,但雨水浸蚀的程度不知检查结果如何,有些仓库距离前线较远,尚不能供应及时。且战役发起后,不论胜利大小,均有使战役继续发展可能,我们粮弹储备只有一个月,而后方运输又未修畅,设敌人窥破此点,我将陷入被动。

次之,从战术上看,在九月份谈判中,敌人向我进攻的可能是较少的,因此,我军出击必须攻坚,而作战正面不宽,敌人纵深较强,其彼此策应亦便。我第一线又只能使用八个军突入,敌人除麟蹄以东外有十六个师旅可供呼应,即使我在战役开始时,歼敌一部,但突入后迂回渗透,扩张战果及推进阵地,则须经过反复激战,时间拖长的可能极大,结果对谈判可能起不利作用。

现在我们握有重兵在手,空军、炮兵逐步加强,敌人在谈判中对此不能不有顾忌。设若战而不胜,反易暴露弱点。如谈判在分界线及非军事区问题上,在九月份尚有妥协可能,亦以不发起战役为能掌握主动。据此种种,望你对九月战役计划再行考虑,可否改为加紧准备而不发动,如此,既可预防敌人挑衅和破裂,又可加强前线训练和后勤准备。你意如何,望即电告。

其他部队调动、机场修建、兵员补充、物资供应及运输等问题,当另电告。

军委

八月十九日。

在朝鲜志愿军总部,彭德怀同意中央军委对情况的分析和提出的方针建议。鉴于“空军九月不能入朝,参战运输物资又无保障”,因此,“同意将九月战役进攻,改为积极准备”。“九月战役改为积极备战,防敌进攻,准备适当时机反击,如敌暂不进攻,待十月再决”。

后来的夏秋季防御作战表明,举行战术性的反击作战更有利于歼敌,更有利于战线的稳定,对坚持持久作战更有利。

10月下旬,彭德怀决定“大战役反击,在无空军配合情况下暂不进行”,“十一月甚至今年底(除特别有利情况在外),拟不准备进行全线大反击战役”。

至此,第六次战役计划遂告撤销。

第六次战役计划虽未实施,但这一战役计划是根据停战谈判的需要而提出的,也是根据停战谈判的需要而放弃的。第六次战役计划的提出和放弃,反映了中央军委和志愿军的战略指导活动和高超的斗争艺术,尤其体现了在停战谈判期间,作战(包括军事准备)与谈判之间正确关系,作战紧密配合谈判,作战服从谈判的需要,保证在军事上、政治上都处于主动地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