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味哲学 | 水煮鱼的启发——水煮的哲学

 十丈红尘客 2022-07-21 发布于广东

哲学

引子

一日夜晚,思绪不停,忽然想到了一个美食:“水煮鱼”。水煮鱼家喻户晓,几乎无人不知,同样的几乎也无人不喜欢吃。

这么好吃的美食是否隐藏着某种哲学呢?

我得到了一个启发感悟——配料有时比主料更重要。这就是夜里想到水煮鱼之后进而得到了的想法。我们都知道的,水煮鱼好吃与选择什么鱼相比较而言,更重要的是这道菜的做法和配料——黄豆芽、鸡蛋清、干辣椒、麻椒、蒜、姜、胡椒粉、料酒、淀粉、食盐、植物油、香菜,罗列起来有12种之多。也正因为这些配料的合理搭配,使得不论用什么鱼来做水煮鱼,基调都不会变。而不同鱼质地的区别则是更上一个层次的追求了。

是不是可以认同“这道菜反映了配料比主料更重要”呢?假定得到一定的认同,那么我们可以顺序展开很多有关话题的有趣的讨论了,请各位看过来。

水煮人生

主料:人生

配料:身份、地位、名誉、财富、权力、房产、健康、时间、工作、收入、朋友、家庭、知识、品德、技能。

如果仅仅为生而生,则是简单的。如果想有精彩的人生,就需要找齐了各种配料,用“水煮”的方法,制作出类似于水煮鱼这样的味道的人生才算精彩。

所以,我们的人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寻找的是配料、配方,而到最后,才有可能实现“水煮”的条件,完成成品的制作和出品。

水煮技术

主料:技术

配料:工艺、材料、设备、仪器、需求、配件、平台、资金、技师、性能、功能、用户、经济、稳定、可靠。

技术作为主料,如果能够端上桌被“享用”,我们也假定用水煮的方法来加工,那么离开了上面罗列的若干的配料,技术是不能够被“享用”的——不能吃、不好吃。所以,技术再好,能够用上才算。水煮的哲学告诉我们,不起眼的配料虽然居于“配角”的角色,但是少一味都不好。这也鲜活地解释了为什么技术成果转化不是想象的那么美丽。

水煮实验室

主料:实验室

配料:资金、技术、工程师、方案、产地、设备、仪器、材料、需求、用户、测试用例、检验标准、实验方案、时间、成本、计划、里程碑、风险、成本、预算。

我们都知道建立一个实验室不容易,但是究竟为什么不容易呢?我们从水煮鱼的有趣的话题角度聊聊这个问题。

实验室的概念自然是做实验的空间,里面需要一定的硬件、软件条件,还有能够具备做实验能力的工程师,还有技术路线图方案,诸如此类全部凑齐了,这才是具备可以做实验室的条件了。

当然,与做水煮鱼很大的不同是,实验是探索、是尝试,没有固定的“烹饪方法”和“配料配方”,所以实验也常以失败而告终。有了可见的实验室“主料”,并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获得“配料”和“配方”,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反复地进行验证直至成功才行。

我们做浪费了一条鱼就足够可惜的了,一旦一个实验室失败浪费多少条鱼各位可以使劲发挥想象力去想——怕是天文数字,即便如此实验还是要坚持下去,不然怎么能够吃到精美的“水煮实验室”呢?

水煮孵化器

主料:场地

配料:基本服务、、增值服务、资本、人员、政策、投入、辅导、培训、帮助、对接、养料、资源。

如果没有任何配料的“孵化器”,就是二房东,简单粗暴“薅羊毛”,这种情形不少见。

如果是真正的孵化器,利用水煮鱼的有趣的话题,提供一个“水煮孵化器”的话,那么凑齐了足够的配料后,这样的孵化器一定是收到创业者喜欢、一定是收获无数回头客的良店。

所以,作为创业者能够找到香喷喷的水煮孵化器,就像饥饿中吃到水煮鱼一样,绝对是幸福幸运的事情。

水煮成果

主料:成果

配料:资金、投入、需求、工艺、实验、研制、设备、仪器、场地、资源、用户、团队、配套、机制、政策、时间、场景、应用、风险、成本、预算。

一个好的成果就好比一条鲜美的“大鱼”,但是此时未经加工,还不能“享用”。我们假定也是做一道水煮鱼的话,那么水煮成果需要的配料一点也不少,并且如果不是有经验的大厨的话,也不能保证一次就能够成功完成出品。

所以,我们用水煮鱼这个有趣的话题的引申,也可以以有趣角度看到成果转化为啥难,难在哪里的问题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