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扭曲的人生,不是仅仅因为同名同姓

 陶鹿在读书 2022-07-22 发布于上海

很多人人生的尴尬时刻就是自己会遇见与自己同名同姓的人,可能对方是人生赢家,而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此时名字就是一个摆脱不了的魔咒。但如果和你同名同姓的人恶性犯罪引起民愤,那么因为同名同姓的你会有什么遭遇?

日本悬疑作家下村敦史《同名同姓受害者协会》这本小说从标题看就是探讨同名同姓的人因为和杀人犯同名带来的一连串蝴蝶效应。

但小说并没有停留在这样的浅层,仿佛如一颗洋葱,越剖开越辛辣越感觉后怕。未成年的大山正纪用残忍的手段杀害了幼女,却因为年龄与法律不能公开姓名和长相,但媒体还是进一步通报了杀人者的名字,从而让全国的大山正纪们的人生发生了巨变,很多人偏离了他们原本设计好的玫瑰人生。

1、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

五岁的小女孩无辜惨死,杀人者一定有罪。但这如同一颗石子所带来的社会风暴正在被无限酝酿扩张。媒体为了收视率自然不遗余力挖掘杀人者的名字与原生家庭,而因为名字的被公开,那些同名同姓的人呢,他们的名字也是如小说中一位父亲说的带着美好的祝愿起的。“为什么是我呀?”舆论风暴开始席卷每一个人,被怀疑是凶手的家庭、同名的人,他们被冠以恶名,名字成为了一种原罪。

足球小将失去了去名牌大学踢球进入职业球队的希望;便利店工作人员无奈辞去工作,可能连最开始对同事的那一点点爱恋也被抹除了,而他一开始也是希望司法机关公布罪犯的个人信息的。找工作、上学、包括恋情友情都会遇到无穷的阻碍,甚至会被歧视,那冷冷探究的目光,背后的窃窃私语都让他们不堪重负。更何况,还有无所不在的网络,被煽动起来的普罗大众,网络时代的人肉技术,本来是娱乐大众的利器,同时,它也成为一种杀人工具。

这些网络暴力在书中就像一柄柄利剑,时不时刺向这些同名同姓者,杀人于无形之中。

这就是现在网络社会的一个现状,很多人躲在键盘背后充当侠客,其实就是一种猎奇的看客心理与所谓的虚伪道德,这种不可名状的恶意让人们以最廉价的方式可以占领一个道德制高点,对别人任意评论,口诛笔伐,早就脱离了真相或者你看到的根本就不是真相。

多年以后,大山正纪刑满释放,受害者父亲愤而刺杀,这又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已经在苦难中磨砺多年的大山正纪们又一次掉进舆论的漩涡,他们组织了一个同名同姓受害者协会,试图动用大家的力量来为自己洗脱污名。而这过程何为正确的方法,还是有人采用极端的方式,比如为凶手安排一个可爱的小女孩作为诱饵等。这种洗白方式越来越离谱,终有一日,没有人是无辜的。

2、多层诡计下的悬疑设定

下村敦史的《同名同姓受害者协会》作为江户川乱步奖得主作品,不愧其盛名。作者设计诡计可谓登峰造极。一件凶杀案牵连出10多个同名同姓的大山正纪,作者按照他们不同的人生轨迹进行描述,如果能够细致阅读,或者边读边做笔记,不同的大山正纪性格特点都非常鲜明。喜欢萝莉和朋友绝交在网上被喷销号的大山正纪、找工作一直不如意被老板压榨的大山正纪、在学校里喜欢画画被霸凌的大山正纪,他居然在学校还有一个各方面优秀的大山正纪。这么多各种职业年龄包括性别在内的大山正纪聚集在一起,混成一个谜团,让人明明知道凶手就在其中,却难以琢磨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罪犯。

另外就是案中案的设定,真正的凶手混在协会之中伺机作案。凶手的一再反转也时刻考验读者的阅读。如果没有看完跟随下村敦史的叙述,也就是掉进了凶手所谓的自我设定中,被他牵着鼻子走。比如书中出现了一个初中生大山正纪,他在学校被霸凌,这段描述带有双重叙述。爱画少女的少年被男生、女生霸凌,他拿出小刀的时候并不是想要报复,而是展示自己手腕上的伤痕,那是每一次痛苦得不到纾解的印记。过去与现在霸凌的重合,让人感受到悲剧并没有结束。如果不改变现状,一切还会是杀戮与罪恶的轮回。

而凶手的犯罪动机令人匪夷所思,认为自己是未成年人所以犯罪可以轻判甚至可以无罪释放的想法,也是近几年未成年人犯罪的走向。比如电影《记得我》《告白》等都在关注这个问题。

《同名同姓受害者协会》背后想要述说的社会问题与未成年问题有很多值得深思,生命是美好的,是值得敬重的,没有人有权利去剥夺一个无辜人的生命。同样也没有人有资格去随意评判别人的生活,判定生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