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菜与写文章

 人生佳茗 2022-07-22 发布于云南

做菜与写文章

作为一名家庭“煮”妇,做饭做菜是每日里不可缺少的内容,怎么才能让一家老小吃得开心满意应该是每一位“煮”终身奋斗的目标吧?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的。天长日久,虽谈不上厨艺高超,但一日三餐总还是有些心得,粗茶淡饭里其实也有不少的学问呢。

每次回乡下老家,儿子总是说姑妈做的饭菜好吃,我也觉得乡下的食物真的特别香甜些。细细观察姐姐们的烹饪“手段”,实在没有发觉有什么过人之处,无非是最最简单的“煮”“炒”“蒸”,配料更是没法和我家厨房里的“五味俱全”相比。究其原因,只有一条:那就是食材好。

乡下吃的饭菜,食材都是自家园子和菜地里种的,从来不施化肥,也不用杀虫剂。青菜的菜叶上经常虫眼遍布,番茄和丝瓜个子不均匀……外表看起来和超市里那些鲜嫩均匀的蔬菜根本没法比,但是它们却是真正的绿色食品。这样的蔬菜放进清澈甘甜的龙潭水里一煮,那味道绝对是“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是用什么鸡精、味精等调味品都没法调制出来的美味。可见,要做出一盘可口的菜肴来,食材是最重要的。

当然,有了上好的食材,如果能再加上高超的厨艺,那烹饪出来的食物就更胜一筹了。我们一家人都喜欢看电视上的烹饪大赛,每次看到大师们别出心裁、巧夺天工的杰作,我都会垂涎三尺,佩服不已。获胜的作品除了选用最佳的食材之外,大师们的创意和烹饪技巧也很是令人赞叹。这样做出来的食物,无不色香味俱全,且营养搭配得当,除了可口之外还养身,堪称是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

作为一名写作业余爱好者,这些年我一直笔耕不断,虽然至今没有什么精品问世,但长期坚持阅读,加上天天练笔,对写文章也积累了一点小小的心得。我发现,写文章和做菜其实有很多共通之处。这两件看起来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其实它们共同的要素很多。

正如我上面说到的第一点:“要做出一盘可口的菜肴来,食材是最重要的”。推及到写文章也是如此:要写出一篇好文章,所选的素材是最重要的。

我们读一篇文章,首先要觉得言之有物,有真实的情感。这样的文章,即使写作技巧上有些欠缺,那也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和欣赏。这就好比做菜的食材若是天然优质的,那烹饪手段差一些,味道也不会太差。大部分时候,人们还会对这样原汁原味的菜肴和文章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可和钟爱。历史上很多有名的作品都具备了这一要素。

比如大诗人李白那首家喻户晓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看似信手拈来,没有太多的修饰和技巧,但因为诗中那份真切的思乡之情,这首诗打动了无数的游子,成为传世经典。又如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纯粹的白描手法,就如一道我家常吃的一道清水煮菜心,至真至纯,却让人百吃不厌。

有了好素材和真情实感,如果写作者还能有高超的写作技巧,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所选的素材组合起来,这样一篇情感真挚,表述如行云流水一般的文字那就堪称是精品美文了。这样的文章,就好比一盘色香味俱全的佳肴,让你得到感官和心灵的双重享受。

所以要想写出精品美文,好素材、真情感、深厚的文字功底缺一不可。对普通人来说,要三者具备是件很难做到的事情,那么至少也要尽量做到言之有物、至情至性,就像乡间菜地里那些外表平凡的蔬菜一样,因品质优良,虽只是清水一煮,却自有一份令人回味的清醇甘美。

附:文中配图为佳茗最近做的几道家常菜,欢迎大家“品尝”。

相关文章:清水煮菜心——至清至纯至真味

品茗斋

读书 记录 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