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0710 学考文学作品阅读整理(下)

 老程杂记 2022-07-22 发布于安徽

20200705学考课文阅读(下)

《林黛玉进贾府》

1.主要人物形象:
①林黛玉:多愁善感,细心谨慎,聪慧过人,举止有礼,应对有度。
②贾宝玉:英俊多情,深受溺爱,不拘礼教,放荡乖张,叛逆抗争。
③王熙凤:外美内俗,察言观色,泼辣放诞,善于邀宠,精明能干。
2.小说环境的理解。概括环境的特点及作用:
⑴写贾府的硬件环境:突出“大”和“多”,装饰华丽。【作用】彰显了贾府尊贵的社会地位,揭示了贾府荣耀的来源——得皇帝的宠幸。
⑵写贾府的软件环境:突出“不凡”。【作用】表明贾府仆人众多,生活奢华,礼节甚繁,讲究规矩,是大贵族的典型。
⑶以林黛玉的眼来写贾府的环境,作用至少有:①环境本身角度:交代人物生活的典型环境和贾府高贵的社会地位;人物形象角度:表明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小心谨慎的心理;丰富深刻角度:暗示了林黛玉作为外来人寄人篱下的自卑心理的根源;揭示主题角度:与结尾贾府的衰落形成对照,增强的悲剧性和感染力。
3.经典语段赏析:
⑴回答读书问题:贾母问黛玉可曾读书,黛玉说“只刚念了《四书》”,宝玉问时她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为什么黛玉前后回答不一致?
——黛玉从贾母的答话中察觉贾母并不主张女子读书,所以改了口,可看出她处事细心、谨慎、机敏。
⑵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从宝玉的眼中写黛玉,运用比喻、对偶手法,详细地描写了林黛玉的外貌特征,写出了黛玉娇柔美貌、体弱多病、多愁善感的形象,刻画出林黛玉多情、多心的性格特点,为后面宝黛相爱埋下了爱情的种子。
⑶宝玉摔玉是节选部分的高潮,这一情节表现贾宝玉怎样的性格特征?
①痴狂骄纵:敢摔玉说明平日受宠,言行无忌,骄纵惯了。
②张扬叛逆:众人的“命根子”,在宝玉眼中成了“劳什子”,说明他敢于冲破封建束缚。
③尊重女性,追求个性解放:“家里姐姐妹妹们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⑷关于王熙凤,可能考到:
①人物出场:未闻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一方面表现了她泼辣的性格,另一方面表现了她在贾府里“吃得开”的地位。(宝玉与熙凤的出场比较也可能考)出场后详细的肖像描写,表现了王熙凤貌美内俗、爱慕虚荣的一面。
②王熙凤初见林黛玉的话:“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表面上赞扬林黛玉,实际上讨贾母的欢心,一句话说得在场众人心里都舒服,体现了她八面玲珑的性格。
③王熙凤听贾母说“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快再休提前话”后“忙转悲为喜”的反应:“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这里能看出王熙凤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的性格特点。
④王熙凤连续问林黛玉的话:“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注意连续三个问号,表明王熙凤不是真的要等林黛玉回答问题,也就是王熙凤关心林黛玉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假,她真正的用意是:一是在贾母面前讨欢喜;二是在后面的两个“只管告诉我”,暗示自己在贾府具有掌管他人的权力和高于众人的地位。
⑤王熙凤回王夫人的话:“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从这段话能看出王熙凤办事果断,想得周到,有预见性,体现了她作为贾府管家精明能干的一面。

《祝福》
1.主要人物形象:
①祥林嫂: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的典型:婚姻不幸,儿子夭折,沦为乞丐;勤劳能干,随遇而安,容易满足;愚昧无知,逆来顺受,麻木迟钝;人身被剥削,思想被毒害,精神被摧残;被抛弃后精神崩溃,讨饭不成贫困而死。
②“我”:“我”反感鲁四老爷,厌恶封建礼俗,同情祥林嫂;软弱无能,只想逃离而没有行动;结构上起线索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反映的,“我”是事件的见证人。
③鲁四老爷:冷酷自私,无同情心,迷信守旧,受封建思想影响很深,封建礼教和封建秩序的维护者,典型的封建卫道者。
2.小说的开头写旧历的年底鲁镇显出的新的气象,有何作用?
交代小说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环境)
服务情节,为祥林嫂出场作铺垫。(情节)
揭示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人物)
3.经典语段赏析: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⑴小说首段写祝福,在这个结尾段又写到祝福,有何作用?
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完整严谨。(结构)
渲染热闹的祝福气氛,反衬祥林嫂惨死的悲凉。(艺术)
增强了悲剧的感染力,突出了反封建之难。(主题)
赏析画线的句子。(谈谈你对划线句的理解。)
手法:反语。作用(效果):①表明天地圣众不会赐福给穷人,蕴涵着作者的激愤之情;②含有对愚昧麻木的群众的不满和失望之情;③表达了“我”无力改变现实的无奈和自责之情。
结尾特意写“雪花”“拥抱全市镇”,你是如何理解的?
——“爆竹声”“夹着”“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渲染了热烈的祝福气氛,反衬出祥林嫂惨死的悲凉,蕴涵了“我”无限的激愤之情。

《品质》
1.主要人物形象:
⑴格斯拉:热爱制靴(职业),职业自信,手艺精湛,执着坚守,朴实严肃,不知变通。
⑵“我”的情感态度:①尊崇、敬佩格斯拉对品质的坚持;②同情、怜悯他生意冷清的不幸遭遇;③为不能帮助他摆脱困境感到遗憾和难过。
2.小说中的“我”有何作用?(小说为何要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
“我”的视角表现格斯拉的形象,叙述格斯拉的故事,真实可信。
“我”有线索的作用,串联起格斯拉的遭遇,利于展开故事情节。
便于抒情,体现了作者对格斯拉充满崇敬、同情、惋惜的立场态度。
3.经典语段赏析:
⑴对格斯拉的肖像描写,突出其“僵硬和迟钝”的特征,有何作用?
①暗示了格斯拉执着坚守、朴实严肃的性格。
②为后文叙述其坚守品质不作变通埋下伏笔。
⑵他把我的脚放在一张纸上,用铅笔在外沿上搔上两三次,跟着用他的敏感的手指来回地摸我的脚趾,想摸出我要求的要点。
这段运用细节(动作)描写,表现了格拉斯工作时一丝不苟、用心细致、认真负责、力求完美的职业操守和高贵品质。

《雷雨》
1.主要人物形象:
⑴周朴园:是封建地主转变过来的资本家,丧尽天良、残暴冷酷、自私虚伪、奸诈狡猾。
⑵鲁侍萍:地位、觉悟低下,勤劳善良、坚韧顽强、自尊自强、有抗争的下层民众的代表。
2.潜台词的理解:
①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我早知道,只要你活着,你就会找上门来,果然被我料中了。提条件吧!你想怎么样?
②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在我心中,像你这样始乱终弃、冷酷无情的人早就死了。我的命真的不好啊,今天在这儿又遇到你这个恶魔。
3.经典语段赏析:
⑴周朴园 (忽然觉得她很奇怪)你站一站,你—— 你贵姓?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忽然立起)你是谁?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请简要概括周朴园在这四句话中的心理变化过程?
奇怪、怀疑、紧张、惊惧。
⑵周朴园签了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鲁侍萍接过支票将其慢慢撕碎,这一情节表现了各自怎样的形象?周朴园开支票的目的是什么?
表现了鲁侍萍自尊、倔强的形象;表现了周朴园自私冷酷,无情无义的形象。
周朴园的目的:用金钱收买鲁侍萍,抹去罪恶;彻底赶走侍萍,避免她威胁自己的生活;弥补罪恶,装有良心的好人。

<物种起源>绪论
1.达尔文提早发表摘要的原因:
①完成它还需要很长时间;②健康不允许再往后拖了;③华莱斯得到了和达尔文差不多完全一样的结论。
2.达尔文认为“摘要必然是不完善”的原因:
①不能在摘要里为一些叙述提出参考资料和证据;②在提出的证据里无疑还会有错误混入。
3.作为科学家,达尔文具有怎样的人格精神?
严谨审慎、勇敢自信、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小心求证、坚持不懈……
4.达尔文在文中提出的两个基本观点是什么?
①物种是遗传的,而且一直处在不断地演变过程中;
②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化最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手段。
5.阅读课文最后一段,回答问题:
⑴举例说明其语言表达的严谨性,并分要点概括其主要意思。
举例略。达的严谨性,主要体现在用词的准确和逻辑关系的合理两个方面。
主要意思:①生物科学中仍有很多至今还不清楚的情形;②批判创造论,强调“物种是变化的”观点;③指出“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化最主要但不是唯一的手段。
⑵“然而这些关系是极其重要的”一句中,“这些关系”指代什么?为什么说“极其重要”?
这些关系:①生活在我们周围的许多生物之间的关系;②同一物种分布范围却有很大差异的原因。
重要的原因:因为这些关系决定着世界上一切生物的安全和生物未来的命运及变异的趋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