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梨园精舍·看展|赶时髦、懂生活的京剧大师马连良|马连良|京剧|梨园|梅兰芳|陈慧琏|新新大戏院|王慧...

 涧水常蓝屋 2022-07-22 发布于内蒙古
马连良是中国京剧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在舞台上留下了众多经典隽永的戏曲人物形象。在生活中,马连良受进步人士、文人朋友和社会新风尚的影响,喜欢新兴事物,排演新戏,还投资了灌音社和新新大戏院(首都电影院前身)。
近期,首都博物馆正在展出“龙马精神海鹤姿——马连良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我们就透过部分展品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赶时髦、懂生活的京剧大师马连良吧!
个人生活
光绪二十七年正月初十日(1901年2月28日),马连良诞生于北京阜成门外一个普通的回族家庭。
马连良父亲马西园、母亲满氏
出科不久的马连良
马连良和夫人王慧茹(1919年)
王慧茹夫人育子马崇仁、马崇义、马崇礼、马崇智(马建)、马崇延及女马萍秋、马莉莉(马力)。
马连良结婚仪式合影
1934年1月马连良原配夫人王慧茹病逝,4月与继配夫人陈慧琏结婚。1934年4月26日《北洋画报》刊载了结婚盛况。陈慧琏夫人育子马崇政(马浩中)、马崇恩及女马静敏、马小曼。
马连良家庭合影(1957年拍摄)
前排左起:孙子马伟民、孙女马小英;中排左起:长女马萍秋、三女婿陈荣铭、马连良、幼女马小曼、夫人陈慧琏、三女马力、长儿媳满羡懿;后排左起:六子马崇延、次女马静敏、三子马崇礼、长子马崇仁、次子马崇义、幼子马崇恩。
舞台经历
喜连成“连”字辈学员照片(第一排右三为马连良)
《目连僧救母》戏单(1914年9月16日)
马连良作为配角龙套参加富连成社在广德楼的公演
1922年马连良与白牡丹(荀慧生)上海首演广告
1922年马连良首次灌制唱片广告
1923年在上海“亦舞台”演出《乾坤福寿镜》
王瑶卿饰演胡氏(右二)、尚小云饰演寿春(左三)、马连良饰演梅俊(右三)
1924年荣蝶仙(后)组班和胜社,邀请马连良、朱琴心(左)并挂双头牌。
1927年4月2日马连良与麒麟童(周信芳)在上海演出《火牛阵》广告
1927年梨园公会成员合影(局部)
(前排从左至右)高庆奎、马连良、程继先、朱文英、时慧宝、余叔岩、夏月润、杨小楼、梅兰芳
1934年马连良在上海拍摄的“四十八我”组照
《甘露寺》《回荆州》戏单
1936年9月6日,马连良、梅兰芳在北京第一舞台合作演出义务戏,为北京梨园公会筹款。
《打渔杀家》《宝莲灯》戏单
1936年11月13日,马连良、梅兰芳在天津中国大戏院合作演出义务戏,为天津市慈善联合会冬赈。
1937年,张君秋加入扶风社,与马连良、刘连荣(后为袁世海)、叶盛兰、马富禄被誉为“扶风五虎”。
《春秋笔》修改建议
《春秋笔》中主要人物扮相的要求,吴幻荪笔迹
《临潼山》剧本
马连良剧装像(1939年)
1939年《临潼山》首演,马连良饰演李渊,所持大刀的样式参照徐燕孙所绘《武安王像》中关公的青龙刀。
1948年马连良香港首演特刊
《春秋笔》剧照
1950年5月24日在香港演出《春秋笔》剧照,马连良饰演张恩(左)、俞振飞饰演程义。
电影《梅龙镇》剧照
张君秋饰演李凤姐、马连良饰演正德皇帝
《四进士》剧照
1951年,在武汉演出《四进士》。马连良饰演宋士杰,张君秋饰演杨素贞,马盛龙饰演毛朋。
1952年3月10日至11日马连良回京首演广告
1954年录制《火牛阵》留影
(从左至右)姜妙香、郝寿臣、林秋雯、萧长华、李慕良、马连良、黄元庆、马富禄
马连良 谭富英 张君秋 裘盛戎演出戏单
“四大头牌”合影
(从左至右)裘盛戎、谭富英、马连良、张君秋
“四大头牌”讨论剧本
(从左至右)谭富英、张君秋、马连良、裘盛戎
1964年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现代戏观摩大会
(从左至右)马连良、徐兰沅、盖叫天、萧长华
马连良排演《杜鹃山》
《杜鹃山》剧照
马连良饰演郑老万(中间打旗者)
《年年有余》剧照
(从左至右)张君秋饰演刘金玉、李淑玉饰演雷大娘、马连良饰演雷老四
灌音制片
1933年2月24日,马连良创办的“马连良灌音制片社”在北京东城金鱼胡同内冰渣胡同5号开业。灌音制片社引进当时国外最先进的灌音设备,业务经营仿照上海中国灌音公司模式。
成立“马连良灌音制片社”
马连良与美国灌音师蓝佑晋(后中)等灌音社人员合影
马连良在灌片社内
黑胶唱片
1937年4月15日,马连良应上海英商东方百代有限公司约请,灌制唱片《苏武牧羊》,当时马连良每灌一片报酬1600元,每出一张唱片可抽取10%版税。
1931年 马连良、梅兰芳合作灌制的唱片《宝莲灯》
1931年 马连良、尚小云《四郎探母》唱片
创办戏院
新新大戏院1937年在西单正式落成,正门上的三环徽标内“马连良”三个字中间是“扶风社”,成为扶风社固定的演出场所。大戏院由当时著名建筑师刘世铭负责设计,设计方案以马连良与万子和(华乐戏院经理)的意见为主,设计新颖,灯光布置、冷暖设备、安全设备等一应俱全。舞台上用宫殿式,观众席呈扇形展开,可容一千四百人,前低后高,每一排观众的视线都能看清舞台。
马连良、萧振川、万子和等股东与新新大戏院员工合影
改良戏装
马连良对舞台的各个方面都追求精益求精,从布景、戏服、道具,甚至龙套演员都有着严格的要求。马连良演出的服饰形制上参考绘画作品,考证法度,又根据舞台灯光效果和剧情人物身份创新,服饰用色考究,雅致新颖。
1937年新新大戏院建立,马连良为此特制了舞台上用的幔幕。整套幔幕图案根据汉代武梁祠石刻中的车马人为主要造型,两侧边幕及台上桌围、椅披、椅垫等均为同样图案。戏院开幕时,观众被如此新型的设计所吸引,赞叹不已。从此,此幕由马连良携带着赴各地演出,成为扶风社标志,如今已经成为马派艺术的经典图案。
舞台门帘
19世纪30年代扶风社使用的舞台门帘,中间绣有马连良剧团的英文缩写“MLC”。
补子
马连良经常收集、研究各种织绣,以用作剧装面料。
舞台用朝珠
桌搭
挎包
《火牛阵》中马连良饰演田单所用的道具
五梁巾
马连良为《将相和》而制,纱帽翅为创新的“蛋卷”形状。
竹水衣
竹水衣是用细竹管手工穿结而成。因戏服大多是丝织品,为防止掉色和保持挺阔,不能用水清洗,演员需要在戏服里面穿上棉质吸汗小衫,行话称为“水衣子”。马连良演出时在“水衣子”外再套一件竹水衣,既透气又隔汗,以保护戏服。
戏衣展示
马连良制衣多不用纯色,常用缃色、天青、虾青、豆沙等柔和典雅之色,配上带暗纹和垂感较强的上乘质料,创造出属于马派特色的服装。
法衣
《借东风》诸葛亮服饰
八卦衣
《群英会》诸葛亮服饰
鹤氅
《群英会·借东风》诸葛亮服饰
官衣
《清官册》寇准服饰,红官衣是寇准上任后所穿
风帽
《游龙戏凤》正德帝盔饰
龙虎靠
《临潼山》李渊、《大红袍》戚继光服饰
马褂、箭衣
《汾河湾》薛仁贵服饰
箭衣
《临潼山》李渊、《串龙珠》徐达服饰。
抱衣
《打渔杀家》萧恩服饰,使用马派特色的秋香色和湖色。抱衣属于短衣,用于扮演侠客、义士、绿林英雄等人物。
生活用品
竹皮瓷罐
马连良晚年使用的收音机
马连良晚年使用的电动剃须刀
马连良使用过的砚台
马连良晚年使用的怀表
马连良晚年使用的望远镜
马连良使用的银质茶叶筒,上面雕刻有花鸟。
朋友圈
马连良与卓别林(右)合影
1936年上海《时代》杂志封面
溥儒赠马连良扇面 (民国)
溥儒(1896-1963年),清代恭亲王奕訢之孙,诗书绘画俱佳,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称。
马连良肖像 蒋兆和绘(1939年)
李慕良、马连良、张大千、沈苇窗合影(20世纪50年代于香港)
马连良致梅兰芳信函(1951年)
《群英会》剧照
徐凌霄饰演鲁肃(左)、马连良饰演诸葛亮
马连良与周信芳合影
马连良和周信芳被誉为“南麒北马”
马连良与沈睦公合影
著名剧评家沈睦公,署名小织帘馆主,是1930年前后力推“马派”的主要人物之一,并合办“马连良灌音制片社”。
马连良手书座右铭
“司马温公(司马光)尝言,吾无过人者,但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耳。”
老舍赠马连良书法(1961年)
马连良画像(1962年)
马连良62岁时扮演程婴,蒋兆和所绘画像。
胡絜青绘画(1979年)
吴祖光书法(1996年)
曹禺、张庚、夏淳、迟金声等题写的纪念马连良的书法
本次展览持续至2021年5月23日,地点在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M展厅,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预约观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