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现代渠道思维玩传统渠道智能营销?你可能一开始就错了

 快消圈InSight 2022-07-22 发布于浙江

生活中,你有没有过这样的购物经历:从电商平台看到某产品的推荐,又从直播间看到该产品的安利,最终在一次线下促销中下单购买......连消费者都不确定自己会在哪个渠道购买,但好像每一步都在品牌构建的“圈套”之中。

在全渠道的消费趋势下,用户的消费行为和购物路径变化莫测,如果你还在用一种思维运营多种渠道,那可能会被新消费的滔天巨浪给拍倒。

以现代渠道和传统渠道来说,虽然都是采用面对面的方法进行产品、服务的传播或交易,但营销策略却截然不同。尤其对于一些新锐消费品牌,从线上走到线下,从CVS走到超市卖场,最后下沉到夫妻老婆店,如果沿用一套玩法,最终可能会停留在中间某一环节甚至撤回线上。


聚焦小店特色,构建传统渠道增长新能力

现代渠道主要是以超市、大卖场、便利店为代表的连锁经营渠道,一般具备完善的信息化基础和职责分明的组织架构。而传统渠道可以理解为非连锁经营的传统小店,经营策略弱、信息化程度差,例如小区门口常见的“张三超市”。

因为两者的采购决策人、营销方式、信息化程度、售点属性等都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品牌针对小店的营销与面向卖场的营销策略一定要“因渠而异”。


铺货: 小店老板要看得见的利益

在现代渠道,品牌营销面对的关键决策对象主要是采购负责人。他们具有专业的采购经验,往往会考虑返利额度,并兼顾企业销售额、毛利率、库存天数等各项指标考核,相对来说议价比较强势。因此,商品进入售点除了需要缴纳进场费、条码费、促销活动费等多种高额费用,还需要品牌用历史销售数据说话,新品则需要通过3-6个月销售考核周期才能确保进场资格。

而在传统渠道,即时性消费往往大于计划性消费,所以店老板在进货时除了会考虑哪些商品畅销、利润空间大,也会特别关注品牌的返利额度、返利周期、返利形式。

在过往的传统渠道管理中,品牌商一般通过搭赠或达标奖励的形式给店老板返利,但这种形式周期长、奖励不透明,在短频快的互联网时代无法有效吸引店老板。

据惠合科技e店佳平台某店老板反馈:“以前达标返货的商品并不一定在当下畅销,所以进货时并不会太多考虑返货的因素,而现在可乐推广的开箱扫码活动,可以直接在e店佳平台领取现金红包或返货券,会让我们更有满足感和参与积极性。”


陈列: 让店主成为你的理货员

超市大卖场等现代渠道的商品陈列,不仅要考虑品牌给到的进场费和陈列费,更要遵守售点自身的陈列原则。对于品牌来说,执行的过程一般由超市的理货员或者品牌的导购员完成,即使没有强干预强监督,售点或者导购员为了完成自己的业绩也会对陈列效果负责。

而在生意经营不成体系化的传统小店,商品的陈列规则并没有严格的标准,这也给品牌掌握商品在小店的陈列表现腾出了空间。

过去,品牌商通过将陈列工作纳入到业代的拜访八步骤中,来维系产品在小店的陈列规范。但业代并不是小店的常驻人员,这也导致商品的陈列保持率无法保证。能否将店主变成品牌的理货员?基于这个思考,惠合科技立足AI视觉识别技术,开创了“店主陈列-平台AI检核-奖励直达”的陈列自检模式。目前,该方案已经在可口可乐、玛氏箭牌等众多消费品牌中广泛落地。


零售: 动员单店,变被动为主动

在大型卖场,促销档期的销量往往能占到全年销量的50%以上,所以品牌活动的大方向可以直接跟着渠道的促销节奏走。

而在传统渠道,小店并不具备独立策划营销活动的能力,并且流量分布也不像卖场集中在周末或节假日。品牌想要突破在该类渠道的销量天花板,必须主动出击,因地制宜。

例如,饮料品牌可以将促销节点集中在暑期,休食品牌可以重点关注国庆、春节等小长假;运动型饮料可以圈选体育馆、游泳馆、健身房等渠道优先开展活动试点;速食类产品则可以关注校园店的开学季活动......

千渠千面的定向推广更利于品牌降低在传统渠道的试错成本,提高单项活动的成功率。同时,基于小店信息化能力差的背景,品牌在小店开展活动,需要跨越设备障碍,为门店主和消费者提供简单、流畅的互动流程和核销方式,才能让小店积极参与而不是敷衍了事。


促销: 用一物一码代替导购动销

通常,品牌难以在卖场的海量商品中触达到消费者,而导购员能直接让消费者和品牌快速建立认知。一位专业的导购员,往往能带来额外几万甚至十万的销售额。

而在传统渠道,投入专业的导购员的成本和效益并不成正比,很难下沉,品牌想要催化促销效果必须另辟蹊径。

例如,在一些三四线城市的单体超市,可以聘用临时促销员代替品牌常驻导购。而在一些靠近社区、乡镇的夫妻老婆店,借助一物一码方案,便能让营销活动随商品下沉。

将消费者扫码付款行为与门店或临时促销员的扫码动作进行绑定,消费者每次成功参与,都会对上游促销员进行逐级返利,从而提高各个活动环节的转化率。通过这样的方式,品牌商可以很好地激发临时促销员的积极性和门店主的参与度。

小店主要满足附近1公里的消费需求,而卖场至少辐射周围3公里;小店毫无信息化可言,而卖场有着严格的数据考核指标;小店老板解决即时性需求,卖场满足计划性需求......品牌商只有不断精耕渠道,养成千渠千面的渠道营销能力,才能赢在终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