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笔特殊的消费

 彩缤 2022-07-22 发布于陕西
文:虬田

图:碧水蓝天

一早,二哥微信告诉我,我们老家自留山的树全都种上了,账也算出来了,种700棵树共花了840元,我们3兄弟各摊280元。

我心中大喜,老家自留山至此再无荒芜之处,多年想办而办不成的事终于办成了。

老家的自留山很分散,就像我们成家立业后的3兄弟一样,东一块,西一片,四分五落的。

因我们3兄弟都在外面工作创业,自留山一直都是父亲在侍弄,他一辈子视土地为命根子,即使山地也当做菜地来耕作,一年到头把自留山耕管得光亮整洁,井井有条。

父亲80岁一过,知道自己来日无多,3个儿子又无法像他那样守在家里精心打理这些自留山,但决不能因此而抛荒,遂根据自留山的远近、平陡、肥瘠、湿旱等条件,逐年种上了树,他去世时,还剩下约10%的自留山没种上树。

此后,我们每次来去匆匆,没得去管这剩下的地。人不管地自荒,没两年时光,长出的杂草高可藏人了。

今年春节,我们3兄弟又像候鸟似的,分别从广州、深圳、福州驱车赶回沙县老家。

因新冠疫情肆虐,难得回到老家的我们也不敢像往年那般走亲访友,聚集畅叙,都老老实实地宅在家里。

初六晚上的一场春雨,将大地润得湿湿软软的,初七一大早,二哥在微信群里喊:“去种树吧。”

不一会,我们兄弟仨戴着口罩、扛着山锄和劈刀如约至堂侄儿的苗圃上。

堂侄儿是育苗专业户,他育的苗又直又壮,这样的好苗子不仅成活率高,也长得好。

堂侄儿在微信里跟二哥说,疫情期间他就不到苗圃和我们见面了,我们要多少棵苗,自己拔,种完二哥再和他算钱。

望着绿油油的树苗,我们兄弟仨突然没了主意,因多年没干农活了,不知这一天能种下几棵树呢?拔少了,不够种,再从山上下来拔,浪费时间;拔多了,怕隔个夜影响成活率。

二哥在家干农活时间最长,经验最丰富,他沉思估摸了一番说,先拔150棵试试吧。

我们仨拔好苗后,朝“鸭头坳”的自留山走去。

这块地离我们家1里多,虽有些远,但此地土壤深且肥,光照和水源条件也好,花生、地瓜、绿豆和豇豆等作物种下去,年年样样好收成。

是我们兄弟姐妹学杂费主要来源地之一,为我们跳出农门立下汗马功劳,不仅父亲深爱这块地,我们对它也充满感情。

乡亲们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尽量宅在家里不走串,因此村道上静悄悄的。

但当我们经过路边人家,看到有熟悉的乡亲临窗而立时,就彼此远远地点点头,笑一笑,算是春节的问候了。

才到“鸭头坳”山脚下,就望见山上已有2个人在劈草、挖穴种树了。

没想到大过年的,还有人捷足先登。

我心忖着。

这样也好,他们先帮我们把小路两边芦草上的雨水打跑了。

一走近自留山,他们就高声招呼我们了。

原来是火生和木壮,他们俩既是我们同族兄弟,也是我们自留山的邻居。

他们俩年近50岁,名义上是农民,实为“沙县小吃”店老板,十多年以来,火生先后去过广东、江西等地,现在在浙江杭州落脚开店,木壮辗转过上海、安徽等地,现在小吃店开在江苏苏州。

多年历练的他们,见多识广。

大家久不相见,虽然有些激动,但都没有像以往那样紧紧密密地亲切聚拢,只是尽量地缩近圈子,既便于聊天,又安全。

站在我们上头的木壮大声地说,今年遇上疫情,得推迟出去了,但也不能因此傻呆呆地闲着吧,总要找点事做,这几年忙着开小吃店,每年初三一早就出门了,年都还没过到味,因此只能任山荒,这次得抓住这个空闲,一定要把荒山变成青山。

山上空气多好,上山种树既可以透气洗肺,又可以消灭荒山,一举多得啊。

就是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种树,就等于种下金和银,将来定有好收成。火生接过话茬,乐滋滋地说。

大哥说,你们这两位老板真是不一般,满脑子想的都是生意经,难怪你们出去开“沙县小吃店”没多久,就脱了贫,接着就富起来,在城里买房又买车的,真让人羡慕。

木壮接着说:

出去开小吃店这十几年是挣了些钱,但一直在外面漂,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没有安全感。现在大家生活水平高,很向往田园生活。

我想,再到外面拼几年,积够本了,回来搞乡村观光旅游,既享受绿水青山和新鲜空气,又守住家,挣得钱,多好啊。

二哥说,“要想富,多种树”的路子总不会错的呀!

那我们今天来种树,是在支持你将来的事业了,你到时是不是要送点原始股份给我们。我开玩笑地说。

可以可以,见者有份。木壮忙不迭地回答说。

哈哈……我们的欢笑声在山坡上荡漾回响。

初八一早,大哥回深圳,我回福州了,二哥的沙县小吃店一时还开不了业,得继续呆在老家里。剩下没种完的自留山,自然由他包了。

没想到,在老家里的二哥接下来并没得闲,参加了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

村里有200多人从事小吃行业,他们遍布在全国各地,春节大部分人都回来了,因此存在极大的风险隐患,村里疫情防控压力非常大,防控工作容不得丝毫马虎,镇里要求村里加强力量,提升防控等级。

二哥年富力强,又有文化,自然是疫情防控的主力,他时而和镇、村干部一起守在村口,为进村乡亲们测体温;时而拿着扩音喇叭,给乡亲们宣讲防疫注意事项。种树的事无暇顾及。

他们的努力没白费,村里无一人感染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取得完胜。

疫后,二哥得了空,赶紧把剩下自留山的树给种上,账单也出来了。

微信转了钱,我随即问他,小吃店打算什么时候复工。

他说,马上,马上!

语音的背景是汽车的隆隆马达噪声,这噪声今听起来特别带劲啊。

虬田

虬田,男,70后,福建沙县人,现居福州。2017年开始业余写作,在报刊、省政府门户网站及文学平台发表文章40多篇。

虬田老师是我去年在简书认识的。他发布在简书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品。现在他在简书有3万多粉丝。无论简书怎样改革,他的每篇文章阅读量最少都在两三千以上,喜欢数基本上百。

读虬老师的文章,感觉非常接地气,特别贴近我们的感情,能够写进我们的心坎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