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Kindle结束中国电子书运营,说明墨水屏不行,没走对路而已

 星河岁月 2022-07-22 发布于江苏

电子阅读器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一种集省电与纸墨于一体的电子产品,由于其特性像墨水显示,因而也被称为“墨水屏”、“电纸书”。其诞生的初衷是为了让纸质阅读能便携出门,以及方便人们在更大的屏幕阅览电子书。在电子阅读器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时候,曾经一度让不少人认为,尽管某些地方仍然不如纸质书,依靠技术迭代,纸质书早晚会被电子阅读器所取代。然而世事难料,以Kindle为代表的大部分电子阅读器沦为了“泡面神器”,甚至将结束电子书运营在中国的业务。

文章图片1

技术颠覆传统的例子屡见不鲜,然而放到电子阅读器与纸质书之争却不太管用。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二者的特性与受众有关。

纸质书的特点是自然质感较好,做标注、绘图方便,图文并茂,色彩丰富饱和。而电子阅读器则轻薄便携,环保节约,内容存储空间大 。

文章图片2

电子阅读器的使用人群多见于商务人士、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从繁杂的公务中抽空看一些快讯、短文章,了解业态行情。而纸质书的接纳群体更广泛,绝大部分人都愿意购买一本纸质书阅读。

文章图片3

接纳人群的不同,除了基于纸质书与电子阅读器各自鲜明的特性外,人们考虑选购时,往往会因为二者的门槛而做出选择。一般来说,纸质书虽然单本价格较电子阅读器较高,但属于是一次买断,反观如果要购买一款质量好、图书资源丰富、阅读质感上佳的电子阅读器,单台价格最起码是一本书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而且购买后不代表一次性买断所有图书资源,每购买一本原版图书即相当于变相增加了电子阅读器的购买成本(电子阅读器成交之时已成了沉没成本,与之后的图书付费无关,但作为普通消费者而言,图书付费与电子阅读器的成本是算在一起的)。

最理想的状态是所有或大部分已经购买的人都能保持使用的习惯,但事实上,电子阅读器坚持使用的人数并不理想,绝大部分时间如网上所说那样“用来盖泡面”的戏谑境遇。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前会充分考虑实用性,久而久之,即便是市面上出现了“接近白菜价”的电子阅读器,也很少有人会为这样一个“吃灰神器”买单。

文章图片4

这听起来像是纸质书对电子阅读器“优势在我”的论断。不可否认的是,电子阅读器便携、图书资源更丰富的优点是对纸质书的“绝对优势”。从市场的反馈来看,选购纸质书的和电子阅读器的人群实际上冲突不多,甚至还有不少重合,在未来纸质书与电子阅读器仍然会保持并存状态。

尽管电子阅读器与纸质书之间不会出现明显“吞并”对方的趋势,但同为电子产品的平板电脑却在近年随着屏幕技术的升级和应用资源的扩张,对电子阅读器的生存有着显而易见的威胁。集娱乐、社交、游戏、办公于一体的平板电脑嵌入以手机为主体的跨设备流转全场景生态,围绕适配的应用生态有条不紊发展,应用单一且资源开发相对保守的电子阅读器怎敌这样的碾压态势。

文章图片5

就连电子阅读器引以为傲的油墨显示也变得无足轻重。不少在平板运行的阅读软件均不同程度支持纸质显示,虽然质感表现与微胶囊颗粒显示的电子阅读器仍有一定的差距,同高清显示的屏幕硬件相结合,对消费者来说这点区别也不会成为电子阅读器挽尊的理由。

文章图片6

借助免费的图书资源和低成本的技术供应,市场上有部分电子阅读器以较低的价格占据一方市场,但并不意味着电子阅读器能以价格优势抵御平板的冲击,事实上,平板也能做得相当便宜。如上文所述,寄希望于价格打破困局并不是电子阅读器的出路,反而是南辕北辙。

随着市场冲击的逐步加深,除了无效的竞争白热化外别无提升的空间,消费者以单品的角度审视购买决策的必要性, 大众消费者更多会考虑实用,鲜有人会真的为一个“泡面神器”下单,电子阅读器仿佛即将沉沦于历史烟海中。

换个角度思考,电子阅读器并非只有与平板对抗这一条路,也不只有阅读这一功能。以细分市场的分类展开叙事,除去阅读外还能为用户提供创作生产力的平台,对齐商务人士、企事业中高层管理者,开拓面向办公的新方向。

文章图片7

尝试做电子阅读器转型的品牌不乏少数,以文石、科大讯飞为主的厂商开拓了墨水办公本的新品类,保持电子阅读器基础的阅读功能,做出了如批注、笔记、无线投屏、语音输入等办公功能,基本对标商务人士日常工作的需求。

另一方面,商务人士大多会用手机、电脑上处理事务,偶尔平板也会充当其中的过渡需求。尤其是以华为最具有革命性的技术--超级终端将三者放在一个庞大的系统中统筹兼顾,跨设备协同极大地提高了办公生产力,多设备的内容无缝流转,在平板也能处理电脑/手机上的工作。

文章图片8

相比以上三类产品而言,电子阅读器的屏幕显示对眼睛更友好一些,日常查阅文献,翻看材料,看久了也不会干涩酸痛。基于这个特性,办公场景中电子阅读器有机会取代平板的地位,即电脑/手机的工作也能在电子阅读器上处理。

文章图片9

打通设备间的隔阂并非口头说说、手指动动就能做出来的。没有技术积淀的厂商很难从底层根本解决不同设备间因软硬件的不协调带来的跨设备协同卡、慢、资源难共享、体验割裂等问题,即便基础功能做得相当完善,缺乏移动终端研发经验的厂商想要做好多设备协同的用户体验无异于镜中花,水中月。

文章图片10

写在最后:电子阅读器诞生至今,生存之路并没有想象中一帆风顺,几经电子数码行业沉浮兴衰,从单一的阅读到涵盖办公、学习在内功能,注定是在垂直领域细分市场领域十字路口抉择下一步要走的路。

最大的革新,不在于屏幕技术有翻天覆地的变化,省电、油墨质感的屏幕显示是当前消费者选购更关心的卖点。实现跨设备流转,让资源端与端之间无缝共享,用户只需要一个动作就能调用更强算力的设备能力让电子阅读器成为护眼的办公神器,这样,电子阅读器才不至于只是盖泡面的板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