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俨少《山水画刍议》配图详解之七

 子夏书坊 2022-07-23 发布于北京

 上一期我们谈了“学习传统”与“师法大自然”这组对立统一的矛盾。这一期,我们将次序调换,先谈第十三节“基本功”,再讲第十二节“画中主题”。因为关于“画中主题”,我的理解与俨翁有差异。从更宏观的角度出发,“画中主题”实可作为“章法”部分的引子,所以本期变换次序,以引出核心之一的章法。

图片

  第十三节叫“基本功”,说的是画家应有的治学精神,主要谈画家应轻看名利,扎扎实实打一番功夫。至于什么是“基本功”?这里虽然没有说,但其实和绘画相关的东西,都可以算作基本功,比如笔墨的修养、造型的能力、思维的锻炼、书法的锤练、个人气质的培养等等。有了基本功,不能满足,要不断探索、深化它。陆说有些画家:“三十岁定了型,到六十岁还是这样,说明不再探索,坐吃老本。”其实民国时,比陆大一辈的老画家中坐吃老本者有不少,其中不乏名家,他们学四王一路的传统功夫不可谓不深,但让他变个手法,突破四王陈套,重新组织画面结构,营造新的意境,基本上无能为力。所以俨翁说一个画家即便取得一些成绩,也要有自我突破的勇气。不坐吃老本,时常考考自己,画一些平时不熟悉的东西,以追求更大的成绩,才是画家应有的治学精神。

图片

     第十二节谈“画中主题”,俨翁从一个微观的角度谈这个问题。一般而言,山水中如果有点景人物,便自然带有一定的主题与情节,比如说画一个高士在松林里读书,既可以说是《春山读书图》,也可以说《松窗读易图》,比纯山水画便来得有灵趣。

图片

陆俨少《出工》中的主题与情节

图片

陆俨少《杜甫诗意图》,此开完全依靠点景构成画面,可见只要结构巧妙,山水画即便”山”,也能成画,而且能画得十分精彩。

 陆俨少自己很明白这点,所以你看他的山水,十张里面有九张是带有点景的,有些甚至是人物为主,山水作辅的。但反过来,陆说“在构图上即使是一幅纯山水画,也要有个主题,突出它的重点所在。”那么,一张纯山水画如何营造主题呢?陆讲了一些具体的方法窍门,比如在画中安排城镇、公路、风帆,其实也是和人物相关的点景;再比如凫鹭、牛马等动物点景,亦有生趣;此外如山峦、林木、瀑布、云雾等,如果能互相之间穿插萦绕,产生情致,营造出一种情境感,亦可视作主题。

图片赵幹《江行初雪图》中的捕鱼主题

图片

王詵《渔村小雪图》中的捕鱼主题

以上是微观具体层面的阐述,但如果从宏观抽象的角度出发,我认为“画中主题”实可看作为章法的前奏。因为抽象的主题决定具体的章法,尤其决定着章法的趣味性。我们常惊叹于宋画构图多变、结构繁复、层次丰厚、情景巧妙远过后世。这些具体微观的差异,皆由宏观抽象的“画中主题”所决定。比方说董元《夏景山口待渡图》,单看画名便知道此图画的是夏景,而且画面中有待渡的情节,两者共同构筑了此图的主题。那么在具体创作时,自然要考虑结构章法、情节安排如何契合这个主题。再翻看《宣和画谱》后面的著录部分,也可以发现这个特点,比方说宋代流行四季主题,就是春、夏、秋、冬,合成组画,赵佶《雪江归棹图》便是四季组画的冬景部分。同时在每个季节下,又有流行的主题(西方人称之为“母题”,就是反复画的经典主题),比如说冬季的主题常常与捕鱼有关,所以《江行初雪图》《渔村小雪图》中都有捕鱼的情节。北宋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特地列了“画意”和“画题”,其实这就是宋人版的“画中主题”。

图片夏圭山水,班宗华根据构图认为是“潇湘八景”之一的“山市晴岚”

   往外扯两句,以上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讨论“画中主题”。如果从美术史研究的角度出发,“主题”的内涵也很丰富。凡专门研究图像者,皆十分注重研究主题与构图的关系,且这类研究基本集中在早期绘画中。海外学者以班宗华为典型,他探讨了许多早期绘画主题与构图,如对“潇湘八景”的研究,发现“八景”都有固定的图式,每一构图的主题情节类似,如此反推出有几件存世的单幅绘画原本属于“潇湘八景”套画中的一件。

图片

孙位《高逸图》

图片

南京西善桥地区出土的南朝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拓片)

    国内则与考古相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高逸图》的认定。考古发现之前,谁都不知道此图画的是“竹林七贤”,只知道是四名高士,因为宋徽宗的题签就是“孙位高逸图”。后来南京西善桥地区出土了南朝时的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人们才认识此图的主题是“竹林七贤”,宋时便已缺少三人,成了残本,因此徽宗将其改名为“高逸图”。还有一些例子,如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漆绘围屏与顾恺之几个传本的关系,至少可证前人将这几个传本挂到顾恺之所处的这个时代上,不是凭空臆测。

    所以,关于主题和图像的研究,往简单了说就是“看构图,认主题,辨含义,作推论”,不需要研究者太懂笔墨或深挖题跋信息,却需要研究者对构图模式、不同图像之间的关联有相当的敏感度,且要在各种古代文献中寻找出主题的含义及含义的变化。因此,海外学者尤其喜好这路研究,出了不少成果。

图片

陆俨少《深山采药图》,陆体弱,有肺病,常画采药主题。

图片陆俨少《太白山图》对王蒙古画《太白山图》的再创作

 回头谈陆自身创作实践,陆画主题很多,如文学题材的《杜甫诗意图》《毛泽东词意图》《永州八记》,游历所感所得而来的“峡江险水”“雁荡牧耕”,此外还有对古代母题的再创作,比如“读碑图”“采药图”等等。游历、古诗文、古画三者都是找主题的好方法,尤其是陆对古诗文的修养,他在《自叙》中说于古文好读《史记》,韩、柳、欧、苏,于诗好李、杜、李商隐、李长吉,说:“撷其精英,移之于画,无非佳制”,说白了就是古诗文中找主题、找情节,这显然比绘画中的传统母题宽泛得多,因此在立意上便容易出新而有趣味。

图片

陆俨少《杜陵诗意图》卷,“峡江主题”为其游历与古诗文的结合

图片

陆俨少《峡江图》扇面

图片

陆俨少《杜甫诗意图》册

 而且,陆往往一个主题会创作数件大小形制不同的作品,形成一个系列,这其实是在通过主题练章法。上面三张都是杜甫诗意图,又都和峡江主题相关,是古诗文和游历的结合。三张画一张长卷、一张册页、一张扇面,主题、构图、设色,甚至微观的画面元素都十分相似,正说明陆俨少通过不同的形制创作同一主题,以起到训练章法的目的。

 下一节是“画的章法”是第一个核心章节的起始部分,之后连续近十节都在谈章法,因此,下一期只讲一节内容。其中会谈及陆俨少这样重视笔墨的传统大家,何以在《山水画刍议》中将章法至于笔墨之前来阐述。

图片
图片

参考文献

陆俨少《山水画刍议》

撰       文

苏    醒

 本期设计

 散花糖  玩玩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