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俨少《山水画刍议》配图详解之九

 子夏书坊 2022-07-23 发布于北京

第八期,我们通过“画的章法”谈了构图章法的本质其实是在妥善处理画中矛盾,用潘天寿的话叫“立险破险”。之后几节如“章法三诀”“画中重点”等都是陆俨少自己的心得窍诀,说得很平实易懂。本期结合陆俨少自己的画作和古代绘画实例,探讨“章法三诀”的目的、手段和最终所达到的画面效果。

图片

“章法三诀”谈了具体处理章法时的三个诀窍:相避、相犯、相叠。这三点是陆俨少自己不断实践与观察古代名作后所总结的心得。同时,这三个诀窍的运用还要符合一个更大的原则:画面要趋于和谐,也就是画中矛盾要处理得妥善巧妙,不能突兀而不合理。

一、相避

第一条“相避”,他说:“画有主题,其外围就须避开,让主题突出。”可见相避的目的就是为了要突出主题,避免主题与四周的笔墨打架,物象之间主宾互争的情况出现,这样才能使画面趋于和谐有序。又说“一幅画中有大主题,但在局部,也要有小主题,这种小主题,同样要避开。”这里再一次印证了在陆俨少的绘画中,抽象的主题与具体的章法息息相关。这种理念跨越了明清大部分“套路”山水的构图理念,远接宋人,故有生趣。

图片陆俨少《云雾深山里,应逢人采药》中以云雾隔开主题,且此图结构巧妙,采药人从山坳中转出,四周白云溪水,景少而意长,遂有“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之境。

其次是提到“相避”的方法,即“主题用重墨,外围就轻些。”“避开之法,主要善于用虚。用虚之法,最方便是用烟云......”这里说了一个具体的处理方法,即用烟云隔开,比如上面这张《采药图》就是利用云雾使得采药人的主题突出。但这是最简单、常见的处理方法,且未必处处能用。比如传统的山水画,近景多画大树坡石,不应有云雾,如何处理?再如王蒙有一路画满纸石壁林木,而有意回避云雾,有又如何处理?《刍议》中对这些复杂的情况只字未提,只拖了一句“当然也不是全部如此。”这句轻描淡写的话,其实恰是变数最多之处,以至于俨翁只能以“擅于用虚”来应付所有的变数。

而结合作品来看,我以为凡是能与主题拉开差距,又使得主宾分明,互相谦让的处理手法都可以视为“相避”的手段,其中就包括笔法形式的变化、用墨浓淡的变化、造型结构的变化,乃至于设色调子的变化等等。

图片

陆俨少《重庆南岸》

这里先举个俨翁自己的例子,这开《重庆南岸》描绘了一个穿过山林,隔江远望对岸的场景。此图并非特别精彩的作品,却非常典型地体现了主题与构图的关系,以及他是如何运用“相避”来突出主题,并使画面趋于和谐的。画面正中画一大山,这是一个大主题,山下有一片松林,这是大主题中所套的小主题;远处又画一江岸,这又是一个大主题,而岸边屋舍、江中小舟,则是其所套的小主题。近处的山林遮挡远处的江岸,远处的江岸穿过近处的山林,使得两个主题之间发生关系,自然衔接在一起。

细观之,松林这个小主题与后面山峦的大主题以一条白道隔开,这是利用云烟“相避”;松林的左方下几笔大墨点,既可视作混点树木,又与山峦上的点笔呼应,这利用笔法与结构“相避”;远景处,江岸以赭石简单横拖,又避开了岸上红顶的房屋,这是设色与造型上的“相避”,同时又与最下方的石块有着色调上的呼应。小小一张册页中,几个主题、几种相避、几处呼应,处理的手段各个不同,驾驭得轻松自然。

图片

卫贤《高士图》迫塞满纸,缺乏避让的画法。

图片

王蒙《具区林屋图》实景布满,结顶于画外,远处的石壁缺乏主宾、虚实,故有拥挤迫塞之感。

古画中的这类“相避”的例子也有很多,为人所熟知的郭熙《树色平远图》、王希孟《千里江山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处理上多符合相避的原则。但古画中也有不讲避让的名作,五代卫贤的《高士图》中的山石、树木、房屋缺乏避让,物象层层堆积,显得非常敦实。同样的还有五代荆浩《秋山晚翠图》,也是山峰之间缺乏虚实避让,有迫塞满纸之感,第八期中也已谈过。此外,元四家中王蒙有一路作品也是不讲避让,如《具区林屋图》《葛稚川移居图》《太白山图》都是实景布满画面的画法,好在王蒙协调颜色的能力很强,将画面统一起来。最终的画面效果虽不甚合理,但很有新意,属于故意犯险求奇,和下面所讲的“相犯”有些关系。

上述几件名作,现在都视为经典,但当时未必便符合主流审美。郭熙《林泉高致》中有一段话说:“见世之初学,遽把笔下去,率尔立意触情,涂抹满幅,看之填塞人目,已令人意不快,哪得取赏于潇洒,见情于高大哉?”按郭熙的说法,上述都是“涂抹满幅,看之填塞人目”之作。可见,大部分的古人也是追求视觉上和谐有序、空间上纵深感强的画面效果。五代的这两件作品,似乎都是屏风中的一屏,整体的结构理应存在更大的矛盾关系。而元人里,似乎只有王蒙一人喜画这种布局,为别家所无,实属不同寻常的审美,也可视作王蒙绘画思想的前卫。

二、相犯

第二条“相犯”,陆俨少说:“两种东西分明是互相冲突的,不宜放在一起,但有时也可明知故犯,放在一起......做到了就能出奇制胜,使览者有新鲜感,是艺术的高度发展。”这一条古今绘画皆运用得极少,即便运用也是特殊、局部的处理。因为多用必然导致画面不和谐,所以俨翁强调这种处理“应当有个限度,就是处在危险的边缘,稍过一点,就要跌下去”,属于走钢丝。这里互相冲突的“两种东西”又说得很概括,可见凡是极不协调的东西放在一起都可视作“相犯”,比如笔墨上两种完全不兼容的笔法并置,造型上山势对冲,设色上的红绿、黄紫相间,都可视为两种互相冲突的东西。

图片

日本正仓院藏唐人琵琶画《乐伎骑象图》,山势对冲相犯,中夹一水,蜿蜒而来。

图片

2013年韩休墓出土的山水壁画,两山对立相冲,中夹一水的结构与正仓院的琵琶画类似。

图片

李昭道(传)《明皇幸蜀图》,左部有对冲山势,中间依然夹一河水。

关于“相犯”,我试图从古画中寻找例证,却并没有找到十分满意的例子。一般的宋元绘画追求画面的和谐有序,基本不见“相犯”;明清四王之类的山水更不会犯险求奇。所见唯有几件唐画,以及王蒙、石涛的一些作品中略有一些近似于“相犯”的处理手法。王蒙的画,上文已经提过,有点“相犯”的意味。石涛的犯险,被陆俨少认为是“小品画,多有出奇取巧之处,但在大幅,章法多有牵强违背情理的地方”。可见至少在大幅作品的处理上,石涛也要从钢丝上掉下来。

这里要举的例子,恰是仅存于世的几件唐画。正仓院藏唐人琵琶画中的《乐伎骑象图》中两山对立,中间形成一个狭长的空间,两座山头有对冲之势,大概可算一例。近年韩休墓出土的壁画、传为李昭道所绘《明皇幸蜀图》(据近年的研究,有学者认为此图为元人胡廷晖所摹,有些道理。但此图保留几分唐画面目,也是毫无疑问的。)中也都有这种对冲的山势。以此观之,此这个两山对立,中夹一水的画法,似是唐人山水的一个样式。但我依然觉得这种对冲的山势不甚和谐,我们看到北宋人开始就基本规避了这种结构,说明也不符合宋人的审美。

图片

陆俨少《武夷九曲》

陆俨少自己的画中偶尔也有相犯的作品。这件《武夷九曲》便是一例,画中近处的石和后面的山在笔法、造型上完全不协调,连接处以墨点生硬连接,不太自然,属于牵强而违背情理,求新奇而未达到很好效果的作品。由此可见“相犯”之难。

三、相叠

图片王蒙《夏日山居图》中的相叠

图片

         王蒙《青卞隐居图》中的相叠

第三条相叠,多用于局部。陆俨少说:“一般讲两块石头,两棵树,或两个山头,形状相同,是犯忌的,应该避开。但有时存心层层重叠,甚至接连叠几重,这样做画面可以结实,同时也继续力量以取气势。”这个相叠的例子,可见于王蒙的几幅名作,如《夏日山居图》《青卞隐居图》中都有造型结构雷同的山石层层相叠,目的便是为了取势。这是比较明显的“相叠”。此外,上面陆俨少《重庆南岸》最下方的几块山石,也属于相叠。可见,相叠一般用于局部微观的处理,与相避并不矛盾,属于变招。

图片屈鼎《夏山图》中山势并列'相叠',如将军列阵。

图片

陆俨少《采药图》,山峦形态相似,相叠以取势,同时又略具变化,理念上和屈鼎有共通处。

此外,还有较为含蓄,不易看出的“相叠”。如屈鼎《夏山图》在一张横卷上描绘数十重纵向的山峦,这些山峦形态类似,如将军列阵,故有巍峨壮观之感,本质上也属于“相叠”。但这种“相叠”又是和“相避”合而为一的:虽然总体形态类似,但细节的处理上却峰峰不同,如主山尤为厚重敦实,山峰右倾,四周的山较轻,且山头向着主山奔赴,互相之间有所呼应,远山则更小更轻,以突出主峰,便是在作避让。这便是陆所言“在重叠之间,也要有些变化,否则容易板。”同类的作品,还有燕文贵的《江山楼观图》。俨翁自己也常用这一招,他在《刍议》后面的具体画法中提到:“近山太实,须画细碎的远山以松通其气”,基本和屈鼎此图属于一样的思路。

关于这三条窍诀,“相避”是第一位的,属于常招、正招;“相犯”“相叠”是局部、微观的处理,属于变招、奇招。三者往往混合使用,如此才能使章法在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求奇求变,达到“出新意于法度之中”的效果。下一节“画中重点”与第十七节“气势”相关,合在一起讨论。

图片
图片

参考文献

陆俨少《山水画刍议》

杨新《胡廷晖作品的发现与<明皇幸蜀图>的时代探讨》

撰       文

苏    醒

 本期设计

 散花糖  玩玩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