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中医治疗内耳眩晕症

 中医睡眠张医生 2022-07-23 发布于湖北

中医治疗内耳眩晕症

曹元成(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山东中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 邮编255300)。

主治

内耳眩晕症。

处方

(①肝肾阴虚、瘀血阻络,治则:滋补肝肾、活血通络。方拟内耳眩晕汤

制首乌30克,桑椹30克,龟板20克,桑叶15克,寄生15克,杜仲10克,牛膝30克,丹参30克,当归30克,红花10克,远志10克,甘草6克。②气血两虚,治则

培补气血为主。方拟补虚眩晕方

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当归20克,枣仁15克,枸杞15克·菟丝子15克,天麻10克,菊花15克,甘草6克。

用法

上药均为水煎药。

疗效

用②方治疗气血虚型内耳眩晕症30例,均获痊愈用①方治疗肝肾阴虚、瘀血阻络型20例,亦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按语

①老年人常见的眩晕是由内耳供血不全所致,而引起内耳供血不全的常见病是动脉硬化。老年人易患动脉粥样硬化、颈椎病、动脉内膜炎,这些病变使内耳血管壁的弹性减弱,对血流阻力增加,如果血液内含的脂类再多,血流瘀滞,脂类便会不断地堆积到血管壁上,使内耳血管硬化,加重供血不全的程度,造成内耳营养缺乏。

②在颅脑血管供血的脑组织和感受器中,内耳对供血障碍最敏感。一旦供血不足,很快会出现内耳反应,引起眩晕。眩晕是动脉硬化的早期症状。眩晕表现为旋转性、浮动性、移动性,或两腿发软,站立不稳,自觉地面摇晃、倾斜。发作时间持续数天或1周,长的数年。

③丹溪说

“无痰不能作眩”.是从标实而论,景岳称“无虚不能作眩”,是从标虚而论,两者并不矛盾。大凡久病不愈,耗伤气血,或失血之后,虚而不复,或思虑劳倦,使脾胃虚弱而气血生化乏源,以致气血两虚,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充养,皆能导致眩晕。脑为髓海而赖肾精充养,如肾精亏耗,不能生髓充脑,脑失所养则也可发为眩晕。张景岳在《内经》“上虚则眩”的理论基础上,对下虚致眩也有论述,“头眩虽属上虚,然不能无涉于下,盖上虚者,阳中之阴虚也,下虚者,阴中之阳虚也”。

④由于肝肾阴虚,复因烦劳过度,肝肾之阴益耗,以致阴虚阳亢,风阳上扰,故眩晕。阴血不足,血脉运行不畅,可致瘀血阻络,遏阻清窍亦致眩晕。应用活血通络药后,可以改善内耳瘀血、供血不全,保障内耳血运营养,故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⑤由于思虑劳倦过度,心脾受伤,水谷精微的来源不足,或大病失血之后,以致气血不足,不能上荣于脑,以致内耳供血不全,则很易出现内耳反应,引起眩晕。应用滋补气血之法后,可以生化有源,气血运行,上荣于脑,保障内耳供血,内耳眩晕症可除也。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