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颖:浅谈阳明教育思想提升学校办学品质的探索

 昵称15221501 2022-07-23 发布于湖北

知网加急《中小学教育》226月刊 

浅谈阳明教育思想提升学校办学品质的探索

                  陈颖

(贵阳市修文县实验小学   邮编:550214

摘  要:近年来,许多中小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充分借鉴阳明文化文化精髓及思想体系,作为提升学校品质的重要途径。阳明文化核心思想体系主要体现王阳明先生“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大部分,学校就是按照这一核心体系开展的办学活动。目前都已经取得了相应的成果。该成果的呈现方式是围绕以阳明教育思想为核心,通过探索阳明教育外化于“形”、内化于“心”提升“信仰与价值”措施,来提升学校办学品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发展。

关键词:阳明文化、教育思想、学校办学

引言:学校是一个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文化底蕴的深厚决定于学校的未来。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与教育界人士,都受阳明教育思想的影响,纷纷给予关注,将王阳明先生的核心文化体系作为办学的理念与指导方针。但是,如何利用王阳明先生的教育思想,作为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呢,这是我们要研究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外化于“形”

在学校办学品质提升中融入阳明教育思想,首先应该对阳明文化形成正确理解,从而引导内部全体教育工作者能够持续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宣传与引导力度。以某小学举例分析,通过对学校发展的历史经历,找出与阳明文化相符合的部分。经常在学校开展当地历史文物讲座,让学生体会老一辈下打天下时的不易与坚定信念。通过这种有形资料的讲解与传播在后期该地区群众生活以及发展中,不管是与王阳明相关的历史还是精神,始终占据着群众内心重要地位。对此,学校可以邀请广大教师提前通过一切手段收集与王阳明有关的信息,也可以通过实践寻找王阳明文化魅力。教师在参观完历史文物现场以后,将自己拍摄的照片发布到了校园网站中,面向广大师生更好彰显出了本地区历史文化内涵,同时也能够很好宣扬本学校形象。不仅如此,还有些教师将内容制作成板报,张贴在学校餐厅或者是各个走廊上,时刻以宣传阳明心学为核心,同时在每个兴趣的升旗仪式上也融入了阳明文化,以上一系列的举措都能够彰显出教师对阳明文化的正确认识,而且便于自身与学生更好理解明阳文化,因此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内化于“心”

通过阳明教育思想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教师与学生都能够从内心接受并了解阳明文化。目前来看,虽然大多数地区的学校都引入了阳明教育思想,但是流于形式的运用并不能真正帮助学校提升办学品质。针对这一问题,要想真正发挥出阳明教育思想应用重要性,学校可以结合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全方面培训活动。学校每一年都会有新教师的加入也会有老教师的离开,那么针对刚刚入职的教师,学校可以进行岗前培训,除了检验教师专业能力以外,也应该明确好“阳明文化”教育内涵,期间可以选择几名表现优异的教师,分享他们在平时教育中的心得与体会,潜移默化灌输教师们“阳明文化”工作观,促使学校广大教师都能够形成正确的“良知”,认真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为推动学校良好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第二,构建完善师徒帮扶机制。为帮助全体教师都能够在当前水平上有所进步,学校领导人员可以拉近行政部门与教师部门之间的距离,通过师徒结对机制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学校内的每一位行政工作人员,可以帮扶两名教师,时刻注意教师的教育行为,同时也应该掌握教师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广大教师营造一种家的工作环境。在教师长期教育生涯中,必然会遇到一些不支持工作的家长或者是学生,此时行政工作人员应该第一时间给予针对性帮助,以减少教师高效教学中的阻力。在行政工作人员“良知”基础上能够对其他教师形成感化,促使教师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后期教育实践当中;第三,构建以阳明文化为核心的管理体系。虽然每一个人都有着“良知”,但是面对外界种种诱惑,也能够对个体意识等造成不利因素,这就要求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依靠健全管理体系作为核心[1],重点以“知行合一”为出发点以及落脚点,对表现优异教师提出物质等奖励,严厉惩罚一些不能认真实践的人员;第四,积极评选出良知的教师。出于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目标下,学校可以联系广大学生以及家长,定期对教师教育行为做出针对性评价。像每个阶段选择出的最具优秀的“良知教师”,可以在学校内部大力宣传;第五,在整个教育实践中整合阳明文化。面对学校内所涉及到的各个年级以及学科,引导教师能够以知行合一等观念为主,深度挖掘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提高教师思想认知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情感的重要保证。

三、信仰与价值

任何一个地区的学校,在长期发展中都能够形成自己的信仰与价值,其中以顶层设计方面入手,在融入阳明教育思想过程中,具体可以结合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深刻掌握并提炼阳明教育思想内容。在学校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领导人员可以挑选几名专业工作人员组建成专门的研究队伍,全面分析阳明教育思想内涵,可以邀请行业专家或者是专业兼职等人员,共同加入到本研究活动当中,更好参加学校定期组织的学术交流等项目,充分发挥研究机构在顶层设计中的理论指导和龙头带动作用;第二,在学校办学过程中,也应该全面贯彻并落实阳明教育思想。处于新时期教育改革背景下,学校要想始终保持稳定发展态势,不管是内部制定校训或者是制定教学目标等多个部分,都应该始终围绕阳明教育思想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建立健全针对性阳明文化课程机制,在专业课程以及体育等学科上都应该整合阳明文化要素。特别是之前遭受教育界人士忽视的非专业课程,更应该有效利用好阳明教育思想,在更具多样化以及灵活性的教学方案下,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并为学生综合教学实力提升奠定坚实基础。最为关键的是,学校也应该加大第二课堂开发力度,持续构建更具实用性的管理机制与体系,鼓励举办丰富多彩的阳明主题校园文化活动[2]。

结论:

简而言之,在学校办学品质提升中有效融入阳明思想教育内容,要求始终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加快推动教育改革创新步伐,形成更具特色的教育体系,全面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对此,文章以阳明教育思想内涵与本质,着重提出了几点在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方面的重要性与可实施性,充分整合内部与外部资源才能够维持学校良好形象,在激烈竞争环境中也能够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迟成勇.论王阳明教育哲学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贵州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18(09):52-59.

[2]田春园,余代洪.浅论王阳明心学教育思想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南方论刊,2019(08):101-10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