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客家祖地与赣西北,跨越300年的牵手

 369蓝田书院 2022-07-23 发布于广东

客家祖地与赣西北,跨越300年的牵手

 宋客

明月有情应识我,

年年相见在他乡。

——(清)袁枚诗,代题记

人类的不断迁移,造就了人类的更多文明。
从清康熙、雍正年间发轫并持续100多年的闽西客家外迁、落籍、生根的移民潮,蔚成中国移民史的大观。其中,从闽西客家祖地迁往赣西北的一支,便是洪波涌起的鼓浪风涛。
图片

图为考察组在江西省修水县宁州镇竹塅村考察。

2022年7月4—9日,龙岩市政协、闽西客家联谊会组织文史专家学者一行13人,经赣南兴国县,前往赣西北(含修水\铜鼓、靖安)寻亲访问。每到一地,进村落、听介绍,入农户、话家常,访宗祠、查族谱,踏山冈、察碑记,了解闽西客家外迁历史,介绍闽西地区社会发展情况,凝聚弘扬传统文化共识,增进彼此沟通交流,促进携手共同发展。
客从汀州来,耕山耕田
群峰起伏,层峦叠嶂。一块块山间盆地,田野广阔,稻浪翻飞。蜿蜒的硬化村道旁,杂树丛生,浓荫密布。排排农舍,炊烟袅袅,一派祥和。
考察组一行,每到一个村落考察,当地客家乡亲都列队迎接。“欢迎老家亲人”“欢迎闽西乡亲”“闽赣一家亲,乡心永相融”,一句句热切的问候温暖了周身;花茶、白茶、宁红茶、乡间土茶,一杯杯香茶消除了全身的暑气。似曾相识,一见如故;没有拘谨,没有俗套;大声说话,开怀大笑;问长问短,亲如一家……
他们的祖辈是从福建省汀州(府)迁来的垦荒者。
说起这段迁徙的历史,令人唏嘘。

图片

图为考察组在宜春市政协领导陪同下参观铜鼓县永宁镇小水村温隆公祠。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多民族不断融合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北方中原汉人因不堪忍受战争、饥荒、瘟疫的苦难,拖家带口、扶老挈幼,一次又一次向南迁移。“溥天之下”,哪里才是生命的乐土?东晋“八王之乱”、唐末“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难”,每一次燃烧的战火都是生灵涂炭的开始,最迟在宋元之际,大批南来的北方汉人及其后裔在闽粤赣边落籍开基。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耕作技术和思想文化,在人数上、经济上、文化上占有绝对优势,进而融合了仍处于刀耕火种、渔猎取薪的畲、瑶、百越等少数民族的语言、风土、习俗,进而生成特立独行的客家文化——以客家文化为标志,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族群的客家民系。
客家文化根在中原,在温润的南国大地开枝散叶,独放异彩。

图片

图为江西省铜鼓县客家锣鼓队表演。
从闽粤赣边对客家文化形成的主导作用看,汀州,无疑是淬炼客家文化浴火重生的推手;汀江两岸,无疑是催生客家文化形成的温床。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始置汀州。至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永定置县,“汀属八县”成为客家人赖以生存的家园,在千百年的生存竞争中,孕育了“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崇文重教、爱国爱乡”的客家精神。闽西被誉为“客家祖地”。
明朝以武功定天下。鼓励垦荒、发展生产、轻徭薄赋,一系列休养生息政策,使偏安一隅的汀属地域得以开发,百姓得以安居,人口得以繁衍。然而,至明末清初,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凸现,成为随时可能引爆的社会问题。
图片

图为江西省铜鼓县大塅镇浒村村时氏宗祠雄姿。

恰在此时,遥遥1500多里外的赣西北——义宁州(含今修水、铜鼓),一块勾连赣湘鄂的咽喉之地,却成为各种势力较量的角斗场。从清顺治二年(1645年)至康熙十六年(1677年)的32年间,这块土地连遭兵变,“风声鹤唳,哄动四乡”,又遭水旱灾害,人们背井离乡,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竟使大部分地区的田粮地赋收不上来,成为朝廷和地方官府的心腹之患。史载,“为恢复生产,义宁州知州斑衣锦奉旨向福建、广东、赣南等地招民垦荒,发出招贴,述说这里山清水秀,土地肥沃,租税甚轻,并有垫耕牛、种子等优惠条件,于是就有福建上杭、长汀、武平、宁化,广东长乐(今五华)、兴宁、和平、平远以及赣南崇义、安远、上犹等地数十个县的客家人热烈应招。”首先是为了生存,闽粤赣边的客家人闻风而动,前赴后继,向赣西北这块“满山满岭种玉米,挖一个坑放下种子就有收获”的沃土奔去。

这些人来到赣西北,开垦荒地,建造梯田;种靛种茶,喜种油茶;植树造林,发展手工,演绎了客家人创新创造的传世佳话。 
君自原乡来,同话桑麻 
“与君初相识,犹似故人归。”
江西省修水县位于赣西北修河上游,汉代置县,面积4502平方公里,辖36个乡镇,人口90万。据介绍,全县有客家人16万,分布在14个乡镇、71个村,能说客家话的有10万人。
77,考察组一行来到修水县何市镇何家嘴。街市两旁,锣鼓喧天,鞭炮声起伏。当地乡亲还组织舞狮队,“狮子”在激越的鼓点中且行且舞。进入何氏宗祠——福安堂——魁公祠,原来,今日何氏宗亲借祭祖之机,招集周边地区的客家乡亲代表聚会,一起欢迎闽西老家来人。

图片

图为江西省修水县何市镇舞狮队表演舞狮。
据修水县客联会会长何明生介绍,何市镇土地面积156平方公里,总人口2.8万,其中客家人1.45万,主要分布在范浆、锯板桥、干桥、团山、何家嘴、松林、水碧源、关山嘴和上、下田浦等村落。全镇有65个姓氏,其中客家姓氏有45个,而人口较多的姓氏有10个,即廖、范、何、连、罗、韩、钟、黄、兰、许。这些姓氏的先祖大都是清康熙、雍正年间从外地迁来。据调查,其中有20个姓氏(廖邓郭连梁、吴戴邹兰张、王赖何李许、罗刘曾钟黄)的开基祖都是从福建上杭、武平、长汀等地迁来。
图片

图为江西省修水县宁州镇竹塅村“义学堂”眺望。

据史料,清康熙年间,义宁州向外发出“招贴”后,较早一批迁入修水的是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从福建上杭来苏里(今中都镇)曾家场来的田浦何氏开基祖何文极。“他带领儿孙21人溯修河而上,先到漫江、桃坪,最后来到下田浦的霞山,见此处有许多荒山岭地,即购置田土山场45亩立业定居,迄今已340年,繁衍14代,共400多人。此外,还有罗位均、罗永秋等开基祖,也是从福建武平迁入到田浦立业定居。此后的80多年,先后有30多位从闽西迁来的开基祖来何市垦荒定居。”在何市镇召开的客家恳谈会上,当地客家乡亲黄小琴介绍说,“最初迁来的客家人大多分布在本镇的陇头岔尾、边远山角,他们在山上搭建茅棚,被称为'棚民’。他们起早摸黑,开垦荒地,生活艰苦。山中有一种鸟的叫声很特别,'亻厓去归’'亻厓去归’,人们都说这种鸟是客家怀远人带来的,连叫的声音都是怀远话,这是客家人初到这里思念家乡的真实写照。”

图片

图为江西省修水县何市镇召开客家乡亲恳谈会情景。
修水县中医院主医师,今年73岁的钟吉富介绍,他的先祖是清朝时从长汀县南山镇迁来的,整个“修(水)铜(鼓)奉(新)武(宁)靖(安)”5个县有钟姓后裔1.1万人,其中修水县就有9000人。
何市恳谈会期间,有4名客家女子身着青蓝碎花士林丹侧襟衫,俨然一副传统客家妇女装扮。她们向客人招呼、续茶,其中一名年轻女子赖春燕,她说她的祖辈也是从福建迁来的。随即拿起手机打给父亲,末了,她说“父亲赖德扬,上祖从福建省永定县(区)抚市镇社前村迁来,父亲每年都会回福建祭祖。”
图片

图为江西省修水县何市镇客家女合影。

78,考察组前往修水县马坳镇白土村。幕阜山下,沃野平畴,“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据介绍,这里居住着上杭开基祖郭福安后裔的一支——宪都公,生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约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与兄长宪华、月亮三人,来到江西修水大源广坑,随后又迁至崇乡白土洞下,并在此落户定居。先祖到修水开基已316年,繁衍12代,近300人,主要分布在白土、黄沙、赤江、东津和黄溪等地。

图片

图为考察组成员在修水县何市镇与客家乡亲蓝玉明交谈。

何市镇退休干部蓝玉明,70岁,称上祖是“从武平大禾迁十方犁谢(黎畲)白土村再迁修水县,已迁入300年。”席间,他用纯正的客家话唱起客家山歌《喜事好运滚滚来》:“山歌唔唱心唔开,大路唔行生溜苔。四方宾客来相聚,山歌美酒捧出来。”
修水县电视台原主任记者洪高平,祖上从福建上杭庐丰迁来,席间也用客家话清唱客家山歌,“对门老表爱唱歌,歌声一唱满山坡。歌唱党的政策好,歌唱而今的日子红似火,农家爱唱丰收歌,哦喂!”

图片

图为考察组在江西省修水县马坳镇白土村调研。
江西省铜鼓县,清时属义宁州辖,1913年从修水县析出独立建县。因城东有一巨石,色如铜,击之有声,故名“铜鼓”。全县面积1552平方公里,人口14万,80%都是客家人。
75,考察组一行来到铜鼓,抵达高速出口,铜鼓县政协副主席朱求凡便迎了上来,自报家门:他的上祖是清康熙年间从福建省武平县十方镇中和村迁来的。乡音依旧,倍感亲切。
来到铜鼓县永宁镇小水村,可见温隆公祠。祠内高挂“贻创绍光”牌匾。温氏宗亲介绍,他们的上祖是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从上杭迁来的。

图片

图为江西省铜鼓县卢氏宗祠。
走进位于铜鼓县城的卢氏宗祠,铜鼓卢氏理事会负责人卢全九介绍,铜鼓卢氏共有17支,都是县尹公后裔,现有人口2595人,其中位于槽口的立猗公一支人口1589人。立猗公(16731744年)是县尹公十四世孙,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率胞弟理猗、郁猗、梅猗、仁猗、义猗、德猗,迎母亲沈氏由永定县云川乡(今坎市镇)迁至槽口建宅居住。六个弟弟也在各处立宅分居。
江西省靖安县,全县面积1377平方公里,人口16万。这里与武宁、修水、奉新三县交界,有禅宗八祖马祖道一弘法的宝峰寺。这里也聚集了许多从闽西迁来的客家后裔。

图片

图为考察组成员在靖安县官庄镇塘埠村曾氏祠堂查看族谱。
76,走进靖安县官庄镇塘埠村,甫一进村口便传来“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这里有一座曾氏祠堂,祠内整齐摆放各个时期修编的族谱。祠堂理事会负责人曾兴华说,他们的先祖是清雍正二年(1724年)从福建省上杭县庐丰乡太古村迁来的,已繁衍13代,共分四支,人口1300多人。据传,他们的祖先迁来时以烧炭为生,哪里的炭好卖,就到那里烧炭、开基。
走进官庄镇南村村,这里居住着从上杭迁来的许氏宗亲。据介绍,200多年前他们的上祖从上杭县庐丰乡太古村水尾塔下迁来。村支书刘章虎介绍,全村2366人,客家人占1/3,主要姓许、廖、陈、黄、谢,均从外省迁来,而黄姓、许姓便是从福建迁来的。许姓居民主要集中在牛塘、掘土坳两个自然村,有八、九十人。
一脉宗亲,血浓于水,情依依,难忘怀! 
落籍生根处,薪火相传
客家文化形成的载体是移民,客家文化传播的载体也是移民。
敬祖睦宗、崇文重教、爱国爱乡,客家人不论走到哪里,都以实际行动忠实传承、发扬光大,虽九死而其犹未悔。
历史上南迁到闽粤赣边的客家人如此,从外地迁入赣西北的客家人同样如此。

图片

图为江西省修水县杭口镇双井村进士园——北宋诗书画绝黄庭坚故乡。
迁入赣西北的客家人,首先遇到的是“入籍”问题。据考证,按清廷规定,迁入当地居住20年以上者,可以申请入当地户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入籍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因得不到当地户籍,不仅种地交粮要借用当地人的名字,而且客家子女还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清雍正元年(1723年),修水县有黄、刘、谢、张、余五姓代表联名具文申请入籍,直到清雍正三年(1725年)7月入籍问题才得以解决。“是年87,总督部院正式批准宁州设立怀远都——专门为客家人落籍而设立的行政服务机构——划为四都,每都两图,每图10甲。”客家人因此被称为“怀远人”,他们所操的客家话被称为“怀远话”。
有了落地生根的名分,赣西北客家人“得土耕种,其力倍勤”,一旦站稳脚跟,便把寻根问祖、祭祀祖宗、编修族谱、修建祠堂、维修祖墓作为头等要务,唯有如此,才能安身立命。
考察组在修水县上杭乡召开客家乡亲恳谈会,许多客家后裔谈起祖辈开基、发脉的艰难历程,往事历历,仿佛如昨。好一个“上杭乡”,不究其来历,却立即勾起人们的乡愁记忆。
考察组每到一地都与客家乡亲交谈。乡亲们称他们每年或隔几年都要组团回到闽西祭祖寻根;温氏、郭氏、何氏、林氏、卢氏等乡亲还拿出不同时期编修的族谱,一一讲述祖辈来赣西北开基创业的经过;有的以姓氏为单位,联合周边几个县的宗亲一起编修族谱或修建宗祠,饮水思源,缅怀祖德,激发力量。

图片

图为江西省铜鼓县奎光书院。
赣西北客家人,一旦落籍便有平等参与科举取士的机会,自古有之的“崇文重教”之风得以在客家地区高扬。他们以多种形式创办学校,或请先生在教授子弟,或分姓氏或村落设立私塾,或创办义学为乡里培养人才,或捐巨资成立“文季”——拿出真金白银专门奖励读书人,或创建书院使求学上进之士得以升造。
最早的书院如铜鼓县奎光书院。该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由客家人卢瑞英倡导将奎光堂改为奎光书院,知州周玉衡批准,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废科举办学堂,改作“奎光高等小学”。大革命时期,奎光书院成为点燃铜鼓革命烽火的策源地,1925年冬在这里成立了江西宜春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中共铜鼓支部。走进书院,至今还可看到当年留下的“红色”标语。
图片

图为江西省铜鼓县奎光书院牌匾。

赣西北地域辽阔,一座奎光书院远远不能满足周边地区客家士子的求学需求,“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以修水县太学生林汗青、贡生郑体元为首,统领怀远都绅士、生员、民间人士等64人,倡导捐建梯云书院,43具文呈请知州蒋启敭批准,并请告示怀远各都踊跃捐款,按例给予奖励。”

此后,赣西北客家地区兴学之风日盛,一座座学堂、学校、家塾、私塾纷纷建立。其中最有名的要数修水县宁州镇竹塅村陈宝箴创办的“四觉草堂”“陈氏义学”。
陈宝箴家族,被誉为“义宁陈”“一门四代五杰”,他的祖籍在福建省上杭县来苏里(今中都镇林坊村)。首先从福建上杭迁至江西修水竹塅村定居的是陈腾远(字公元),时在清雍正年间,是陈氏家族迁宁的始祖。陈氏家族走出了清末举人、湖南巡抚陈宝箴,清末进士、近代同光体诗派领袖陈三立,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文史大师陈寅恪,植物分类学家、“中国植物园之父”陈封怀,满门贤杰,高山仰止,堪称中国文化型大家族。翻开新编《辞海》,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陈寅恪四人分立条目,一家三代祖孙四人享有如此殊荣者,翻遍《辞海》,仅此一宗!
图片

图为江西省修水县宁州镇竹塅村“义门陈”故居。

“四觉草堂”由陈宝箴建于竹塅欧家垴附近高山上的四角埚,背倚眉毛山的弥玉峰。“四觉”引申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仁义礼信”“四端”。走进修葺一新的“四觉草堂”,扑面而来的是正堂悬挂的心学创立者王阳明的画像,以及“一等人无思无欲力学可至,两件事存理存心勤修乃成”的条幅,让人肃然起敬。相传陈三立及近村本地籍人徐家干、涂家杰均曾在此读书。“陈氏义学”,也称“义学里”,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陈宝箴回乡探亲时,鉴于“四觉草堂”地处半山腰,上学不便,于是在陈氏大屋对面山坳处新修学堂。上厅堂敬奉至圣先师孔子画像,悬挂“童蒙养正,幼教培元”条幅。据史料,“陈氏义学”当年由陈宝箴捐田租50石,又购置田租100石,由族中子弟经管,收取田租作为办学资金。学生除陈姓子弟外,竹塅各姓子弟均可入学。

读书出仕的美好愿景,激发了一代又一代客家士子勤奋读书,摘得功名。据当地文史工作者介绍,义宁州的客家人自雍正三年(1725年)获准参加科举考试后,自清乾隆至光绪十九年(1893年)考取最后一名举人的155年间,“怀远人”共有进士10人(其中武进士4人),举人90人(其中武举人74人),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振奋、骄傲的乡风文明!
铜鼓县小水村温氏祠堂,有“兄弟连科”牌匾。称“108世温有河(兄),嘉庆己巳年(1809年)生,道光庚子年(1840年)恩科举人,乙巳年会试拣衔千总,例授昭武都司职衔。108世温有美(弟),嘉庆甲戌年(1814年)生,癸卯(1843年)举人,拣选卫分府敕授武略骑尉。”
图片

图为“义门陈”故居悬挂的“雁塔题名”“父子科甲”题匾。

修水县白土村,清嘉庆九年甲子(1804年)郭联魁乡试中举,郭文高中举人,郭如风甲午恩科进士、殿试三甲第九名。“凤凰于飞其昌百世,形神永锁固以万年”。郭氏宗亲说,“形”指基业,“神”指精神,勉励后人继承和发扬前人的创业精神,做到形神合一,才能固以万年。
走进修水县宁州镇“义门陈”故居——凤竹堂,正堂悬挂“雁塔题名”“父子科甲”题匾,两侧悬挂家族家训展板,“勤本业”“端士习”“忠君上”“笃友恭”“孝父母”“崇节俭”“尚忠厚”“黜异类”“除恶习”“睦宗族”,睹物思人,令人感怀。
当地人激动地说,“陈氏家族不仅属于修水,也属于福建,属于客家,还属于中国!”
图片

图为江西省铜鼓县秋收起义纪念馆。

客家文化的本质是“崇正”,集中表现为“民为贵”的民本思想和崇尚正义的情怀。面对社会板荡、民生凋敝,一种与生俱来的忠勇报国之志,便在客家人身上迸发,化为站立潮头,为国效力的实际行动。1927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发动秋收起义,以铜鼓县为主力组成的工农革命军第三团,几乎是清一色的客家人。在中央苏区时期,兴国县客家儿女积极参军参战,先后组建“少共国际师”“兴国模范师”“中央警卫师”,有2.3万多人血洒疆场,成为革命烈士,涌现了共和国开国将军56名(其中上将2名、中将6名,少将48名);兴国客家儿女以绝对忠诚,跟着共产党干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以第一等的工作荣膺“中央苏区第一模范区”称号,在中央苏区广为传唱的兴国山歌——“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火把访贫农”,不仅是苏区干部好作风的真实写照,也是客家人坚韧质朴、不忘初心的情怀展示。
客家文化,薪火相传,精神永恒!
闽赣共联手,展拓未来
78,在修水县政协组织的客家乡亲座谈会上,大家认为,闽西客家祖地与赣西北客家一脉相承,血缘相亲,文缘相承,有着天然的联系。客家人的精神特质可以概括为“五崇”,即崇正忠义、崇宗睦族、崇文尚武、崇和好客、崇实耐劳,这种精神特质在赣西北客家人身上得到充分印证。我们要把历史上从闽西迁移至赣西北的客家人的有关史料整理、梳理,编成文献类书籍,通过加强两地之间的走动、互动,增进双方往来,推动加快发展。
研陈学者卢曙光说,康熙十七年(1678年)官府允许外地人到修水垦荒,康熙二十年(1681年)便有了第一批垦荒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垦荒达到高峰。吃苦耐劳是客家人的最大特征,其中的创业过程不知有多艰难,从福建武平迁来修水的罗坤化及其创制“宁红茶”的传奇经历,便是当年客家人开发修水的心路历程。
修水县黄沙镇党委书记邱艳玲说,黄沙镇总人口有2.3万人,其中客家人占70%,现在黄沙镇正在打“客家黄沙”品牌,希望以客家文化为媒,助推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
图片

图为江西省靖安县宝峰镇宝峰寺树林。

在铜鼓,县委书记李勇军与考察组交流时称,他的祖籍地在福建上杭,他是火德公的后裔。指示有关部门,要抓紧推动铜鼓县客家联谊(研究)会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为了挖掘铜鼓县的客家鼓文化,县政协领导还牵头成立有40多名农民组成的锣鼓队,现成一定规模,并经常被邀请到外面表演。
修水县山清水秀,人文厚重,“红、绿、古、特”四色俱全,这里不仅有“义门陈”文化家族,还是北宋诗书画绝黄庭坚的故乡——杭口镇双井村进士园,文化底蕴深厚,早已闻名遐迩。
铜鼓县青山迤逦,修水源头,森林覆盖率达88.04%,这里有大塅镇田园浒村、时氏宗祠,有国家4A级风景区天柱峰、汤里温泉度假区等,发展潜力巨大。
靖安县风景秀美,生态优越,森林覆盖率达84.25%,这里拥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宝峰寺等风景名胜区和茶湾山水景区,发展后劲可期。

图片

图为江西省修水县客家联谊会成员与闽西考察组成员合影。
近年来,赣西北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展势头强劲。闽西客家祖地与赣西北地理条件、产业基础有相似性、互补性,学习借鉴赣西北经验,发扬客家先辈拓荒立业的精气神,求变求新图强,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落实到项目建设上来,全方位推动工作,加快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
在赣西北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山一水,一沙一石,都浸透着创业者的艰辛汗水,回荡着从闽西迁到这里开基创业的客家人的足音。对这片土地、对闽西故土的深深眷恋,正如修水一位诗人在《浣溪沙·咏藤》中的歌吟,“也许生根在御园,不辞移植到荒山,抽丝添叶着花繁。无论丹青和碧绿,无分低据与高攀,愈行愈远愈缠绵。”

炎黄子孙敦亲睦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永远在路上!

(完)

写于2022年7月21日

图为考察组在江西省修水县何市镇考察时受到客家乡亲热烈欢迎(视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