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桓公十四年(5)西进!西进!

 有物书斋 2022-07-23 发布于河南
公元前698年,癸未,周桓王二十二年,鲁桓公十四年,齐僖公三十三年,楚武王四十三年,宋冯十三年(庄公十三年),卫惠公二年,陈庄公二年,蔡桓侯十七年,曹庄公四年,郑厉公三年。
01

《春秋》:“冬十有二月丁巳(初二),齐侯禄父卒。”

在上文《桓公十四年(4)三不原则》中我们聊过齐僖公与齐釐公其实是一个人,僖和釐在两汉之前是通假字,齐侯姓姜,以国为氏,故曰齐氏,名字叫禄父,也写为禄甫,因两汉之前,父和甫也是通假字。

在位时间为:公元前730年-公元前698年,在位33年,也算是一位老国王了。

《春秋》和《左传》中第一次出现齐国是公元前720年冬十二月,鲁隐公三年。当时正值“周郑交恶”当年,经过颠沛流离的逃亡,在洛邑建立起东周的周平王逝世,周桓王继位。新王年轻气盛,拿一直做周王室卿士的郑国开刀,撤掉了郑庄公的职位。郑庄公针锋相对,派遣祭足率领郑军在四月割了周王畿内温地的麦。

与周王室斗争的表面化让郑国急需一些大国的明确支持,一方面震慑国内的反对派,另一方面也能显示郑国在国际上“朋友是多多的”,震慑周边蠢蠢欲动的小诸侯国。而齐僖公就选择在此时与郑国在石门结盟,从此齐郑联盟便非常稳固,即便经过后面郑忽作死的“齐大非偶”事件,也没有出现大的裂痕,一直到当初结盟的两位国王齐僖公和郑庄公相继去世,齐郑联盟轰然崩塌。


史书上的记录很轻描淡写,但若代入其中,身处诸国争雄的春秋,如果一个小而强的诸侯国跟周王室的矛盾激化且表面化,这时这个诸侯国要求跟你结盟,你会如何考虑?这就像是北非某个国家刚刚声明联合国的所有决议都是错的,不可遵从的。此时这个国家想跟我国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我国该如何处理?

欣然答应?对外则要做好面临国际上其他国家的谴责的准备,而且总有一些国家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主,会把事情往大了闹。

对内怎么宣布?说我国准备与一个将要退出联合国的国家进一步促进关系?在春秋贵族政治的框架下,必然有同意的,有不同意的。

不同意的人里面又会分成基于国家利益考虑和基于私利考虑的,以及为了反对国君而反对的。

如何说服那些基于国家利益考虑的贵族?让他们认为与郑国结盟对齐国是有利的。

如何说服那些基于私利考虑的贵族?让他们认为与郑国结盟对自己家族是有利的。

如何压制那些为了反对国君而反对的贵族?

等等等等。

不答应?那如何拒绝?拒绝之后会不会发生战争?假如齐国拒绝,而鲁国或者宋国与郑国结盟,齐国会不会被压制在东部一隅,向富庶的中原地区扩张将更加困难?

我想,以上这些应该是继位已经十年的齐僖公在公元前720年接到郑国结盟请求后,需要考虑的问题中的一部分。

最终的结果是,齐国与郑国结盟。由此,齐僖公做出了哪些努力,做出了哪些妥协,做出了哪些压制异见分子的行为,我们不得而知。

但从齐僖公刚一去世,尸骨未寒,齐国就与宋国、蔡国、卫国、陈国组成五国联军攻打郑国,可以推测出,齐郑联盟从一开始就是由齐僖公一人主导,而齐国国内至少有一部分当权派是不同意的。不但不同意,而且从公元前720年签订盟约开始,22年来一直不同意,一直在找机会破坏这个联盟。

这么一想,郑国太子郑忽在齐国愤愤说出“齐大非偶”的话,或许是另有隐情,或许是私下吃了齐国国内反对齐郑联盟的当权派的暗亏而导致的愤怒之言,而齐僖公对于郑忽这种赤裸裸打脸的行为选择冷处理,恐怕也是因为齐僖公心知肚明吧。

02

那么齐僖公为什么一意孤行,与中原小钢炮郑国结盟呢?

无他。我们在史书上读到的齐国国都临淄挥汗如雨,联袂成林的景象,那是30年后的临淄,是齐桓公称霸后的临淄,是管仲治理后的临淄,不是齐僖公时代的临淄。齐僖公时代,距离临淄成为春秋著名经济中心之一还差两个改革开放的时间。

齐国,是姜尚(民间所说的姜子牙)所封之国。因是姜姓,只是姬姓的姻亲,故而在周灭商后,并不是封在中原富庶之地,只能得到东部滨海之地,国号为齐。
这里在西周初期,是东夷聚居之地,姜尚得到周武王册封在齐国,都城为营丘的命令之后,快马加鞭,千里奔袭,突然占了当时还是莱国属地的营丘城,才得以立国。

可以说,周王室开的只是个空头支票,齐国的土地都是姜尚及其后世子孙与本地土著东夷人一次次的战争中得来的,是姜姓家族的努力让周王室的空头支票变成了可以兑现的支票。

既然齐国之地本来是东夷聚居之地,“夷”就代表不属于当时华夏文明体系,也就代表着相对于中原地区的落后的生产力。为什么生产力会落后于中原?因为地理环境造就的。

山东地区虽然到现在属于中国粮食主产区之一,但在商周时代并不是,商周时代的粮食主产区是山西南部、陕西南部、河南和豫鲁交界处。对,豫鲁交界处的粮食产地被鲁国占据,鲁国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的封国,姬姓,根正苗红的一代目,鲁国在这里兵精粮足,顺便还能监视齐国。


因为土地贫瘠,所以粮食产量不高,粮食产量不高就不能换到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去持续提高生产力,无法持续提高生产力就无法提高粮食产量,这是一个很难解开的循环。除非外部有大量的资金扶持,才能改善生产力。

这也是管仲治理齐国的时候,并不是靠种田去迅速提升国力,而是靠经商迅速提升国力的原因。因为齐国靠海,海边不产粮食,但产海盐,故而齐国主要以食盐产业链为国家的经济支柱,这种情况一直到三国曹操大力发展屯田之后,才变成了“粮盐两手抓,两手都很硬”的情况。

所以,在春秋时代的齐国,这个农耕文明框架下的诸侯国,天然的羡慕有肥沃土地,亩产更高的中原之地。所以齐国的战略发展一直都是“西进、西进”,这是地缘决定的。

此时,与周王室交恶的中原小钢炮郑国正面临国际上孤立无援的情况,心虚的递上了橄榄枝,这正是齐国可以将手伸到中原之地的好机会,齐僖公会错过吗?肯定不会。

我想,齐僖公大概率是用这种理由说服了国内的一些贵族。当然,肯定还有一些贵族认为齐国靠鱼盐之利就可以称雄山东半岛,为何还要费力费钱,冒天下之大不韪,去结交一个连周王室都敢惹的疯子诸侯?割据一方不好吗?

但齐僖公想仅仅称雄山东半岛吗?不是的。别的齐国国君不清楚,至少在齐僖公之后,大多数的齐国国君是致力于称霸天下的,山东半岛太小了,看过大海的齐人,是看不上一个半岛的。

任何国家都会有鸽派和鹰派,鸽派永远觉得天空太大,太高,每天费时费力去找食物太费劲,不如让人豢养着,每天定时投喂,晒晒太阳,谈谈情说说爱,生活不要太幸福哦。

鹰派永远觉得天空很大,所以要去翱翔,天空很高,所以要去挑战,每天被人投喂是屈辱的,端什么样的碗,吃什么食物,要由自己决定,而不是别人,谈情说爱是闲暇时的调剂,但不是生活的全部。

这两派本身没有不对,治国就像生活,有紧张也有松弛,关键是在正确的时间选择的正确的方式。

春秋是大争之世,高山为谷,深谷为陵,是乱世。乱世,是雄鹰翱翔的时代,是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时代,不是只盯着一亩三分地的时代,不是请客吃饭和和气气的时代。剑柄要握在自己手里,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吃什么要自己说了算。否则,就有人要逼你顺从他的意愿了。

齐僖公很明白这个道理,郑庄公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这两位终其一生都在维护齐郑联盟。

03

公元前717年夏,齐国与鲁国结盟于艾。郑齐鲁联盟初见雏形,被这个联盟所影响的大国有周王室、卫国、宋国,小国有许国、曹国、陈国、蔡国、纪国、莒国等等。


公元前715年,齐国以大国身份调停宋殇公和卫宣公之间的矛盾,为“瓦屋之盟”,调停会议地点在温地瓦屋,这个地方是之前郑国割周王室麦子的地方。然后齐僖公在郑庄公的引见下朝见周桓王(郑伯以齐人朝王)。

公元前713年,郑庄公和宋殇公的矛盾激化,借口“宋公不朝拜周桓王”,“郑庄公为周王室的左卿士,以王命讨之,伐宋”,这一战,齐鲁郑三国联军伐宋。齐国将手伸入中原地区。

公元前712年,郑庄公、鲁隐公和齐僖公伐许国,迫使许庄公出奔,立其弟吕郑为君,是为许叔。齐僖公使齐国以大国形象出现在中原地区,并首次攻灭中原诸侯国。

公元前710年,宋华督之乱,齐僖公、鲁桓公、郑庄公和陈桓公组成维和部队,平宋乱。齐国变成了中原地区的常客。

公元前709年,齐僖公将次女齐姜嫁于鲁桓公,齐鲁联姻。提升了齐国的政治地位。

公元前706年,齐国被北戎攻击,郑国太子郑忽率军救援,大败北戎。

公元前705年,郑庄公、齐僖公、卫宣公迫使周桓王迁盟、向之民于郏。

公元前701年,齐僖公、卫宣公、郑庄公盟于恶曹。齐卫郑联盟隐现,齐国西进策略凸显。

从公元前720年,齐僖公与郑庄公结盟开始,20年间,齐国从东部边疆之地的一个诸侯国慢慢变成了在中原地区可以影响宋、卫等老牌诸侯国的地区大国。并且从最初的借助郑国进入中原地区,与郑国同进同退,慢慢变成了可以独立决策。

公元前699年,郑庄公去世之后,齐国联合宋国、卫国、南燕与鲁郑纪三国联军来了一场七国大群殴。虽然以齐军败绩为结局,但齐国完成了从借助郑国到摆脱郑国的转变,在中东,啊,说错了,在中原地区不但有了话语权,还有了一定军事威慑力,有敌人也有朋友。

这,就足够了。


04

《谥法》中说:小心畏忌曰僖,刚克曰僖,质渊受谏曰僖,有罚而还曰僖,有过曰僖,慈惠爱亲曰僖,小心恭慎曰僖,乐闻善言曰僖。

齐僖公符合哪几条呢?

我认为“小心畏忌”、“刚克”、“质渊受谏”、“有罚而还”、“有过”、“慈惠爱亲”这几条都比较贴切。

在治国上,他做事谨慎、顾虑、有大志、善于听取大臣的劝谏、一旦决定就必须达到目的,这使齐国从东部海边的边陲之国慢慢成为中原诸侯不可忽视的大国。与有更显赫的公爵之位,割据北方800多年,萎缩但不发育的燕国对比,齐国的进取之心和进取行为对比更加鲜明。

但在对待诸子的态度上,他就分不清主次,在同母弟夷仲年死后,把夷仲年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侄子——公孙无知的待遇提高到太子级别(令其秩服奉养比太子),埋下了后来齐国祸乱的根源。

历史学家说,明实亡于万历,是说万历三大征把国库给折腾空了,后面连续两任皇帝即便是天纵英才,还不一定能把这辆破车修好,更不用说泰昌帝登基仅一个月便死于红丸,天启又是个木匠皇帝,等明帝国到了崇祯手里,他本来就是蹩脚的车夫,怎么可能使这辆哐哐乱响的破车飞驰电掣呢?

顺着这个思路,我们不妨想一下,如果没有齐僖公借助齐郑结盟,使齐国势力进入中原地区,使齐国军事力量得到一定锻炼,那么齐桓公的称霸之路会不会延长?

有人说,你为什么一口咬定齐僖公时代齐国势力才进入中原地区,难道之前齐国就不是大国?《史记·齐太公世家》不是记载了齐国在太公时代就是大国了吗?

我们认为我们看史书不要只看本国记录,因为儒家奉行的是“为尊者讳”,春秋笔法下,很容易就被儒家的文笔骗过去了。就像《三国志》一定要对照着看才能看出一些真相一样。看《齐太公世家》的时候也要结合其他的诸侯国的历史去看。

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的诸侯国历史中,在齐僖公之前,齐国基本上没有出现在各国的记载中,在齐僖公时代短暂的出现了几次记载,然后迅速就提到了齐桓公称霸的事情,好像齐桓公是开了挂突然称霸的一样。

但成年人都知道,事情的发展是需要过程的。一个国家要想称霸,那绝不仅仅是几年的事情,否则春秋时代该遍地霸主,而不是只有五个国家可以称霸了。


“越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称霸在范蠡和文种的鼎力协助下,用了二十几年才成功,而且到现在历史学界对勾践是否算是春秋时代的霸主还有不同的声音出现,但历史学界对齐桓公称霸是毫无疑义的。

而齐桓公是什么时候称霸的呢?公元前681年,齐桓公五年,齐桓公在北杏(山东东阿县境内)召集宋、陈、蔡、邾等国会盟,从此称霸,此为“桓公始霸”。

齐桓公继位五年,齐国综合国力就强大到可以号令宋国、陈国这种老牌诸侯国,要说没有齐国没有一点底子,那绝对不是不可能的。

还有一个反例我们可以证明齐国在齐僖公之前不一定是大国。公元前882年左右,西周天子周夷王听信纪侯的谗言,把齐哀公烹杀,就是扔进大鼎里煮死。纵观西周和春秋的历史,周天子杀诸侯只此一例,并且还是极其残忍的烹杀。然而齐国呢,毫不反抗,虐杀就虐杀了。周天子下令让齐哀公的弟弟为国君,齐哀公的弟弟吕静就当了齐侯,很平静。

如果是大国国君,周天子能这么虐杀吗?敢这么虐杀吗?

而且纪侯是纪国的国君,纪国一直都不是大国,且与齐国有领土纷争,以小国国君的一言之辞就杀一个大国国君,恐怕也是不太可能。

所以,齐国在西周时代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国家可能比较大,但因不是姬姓,国土也不在中原地区,所以地位并不高。这种情况一直到齐僖公时代才有好转。当然,在齐僖公时代可能已经转变了,但我们目前找不到历史记载来证实,等到某天有新的历史记录发掘出来,我肯定会根据新的记录修正自己的看法。


那么,上面一通阐述,无非是想说明一件事,齐桓公能够称霸,肯定是因为齐国综合国力已经超越了很多诸侯国。而齐桓公之所以能在继位五年就号令诸侯,肯定是之前已经有了打好的底子,他和管仲在这个好底子上一通操作,齐国国力迅速增强。

而给这一切奠基的,就是齐僖公以及齐僖公之前的可能一两代齐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不能因为齐桓公称霸,就把所有的功绩都算到他身上,没有他的先辈,他也不可能赢得那么轻松。

齐国很可能像秦国一样,奋六世余烈,定下一个长期国策,历代国君接力,最后终于达到了目标。秦国是“东出”,而齐国是“西进”!

就如同孔夫子称赞齐桓公尊王攘夷一样,后人也不能抹杀给齐国称霸奠基的几代国君,其中最重要的,以现有的资料看,莫过于齐僖公。

当然,齐僖公在其继承人的安排上犯了所有长辈都犯的错误,导致齐国内乱,因篇幅所限,我们下一篇再聊。

---   End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