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原则和过程

 65顽童 2022-07-24 发布于四川

       一、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基本原则

(一)计划性

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与语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的指导相联系,制订一个循序渐进的可行的培养计划。语文学习习惯要从小开始,主要集中在中小学阶段,因为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基础阶段和最佳时期。中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内容,主要以语文教材为凭借,包括了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内容。学校的语文学习活动,主要包括课内语文学习活动和课外语文学习活动。语文学习习惯培养计划,要依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紧密联系语文学习内容和活动,制订出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培养计划。

1.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语文课程标准包括课程总目标和各学段目标。在各个学段的阶段目标中,分别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几方面提出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要求。制订计划,要以这一学段目标中有关要求为依据,将这些要求分解细化为更具体的行为要求,在学习活动中予以培养。

2.以语文教材内容为凭借。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凭借。学生的识字写字学习、阅读学习、写作学习、口语交际学习等,都离不开语文教材。如指导学生的阅读学习,要以教材中的课文为凭借。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教给学生阅读知识,指导学生阅读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制订培养计划时,需要教师依据学段目标和教材内容作一番整理工作,使培养计划在目标、内容、要求、进度、措施、方法等方面具体明确,便于落实。

图片

                                图为在信阳师范学院讲学

(二)指导性

中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正确指导。一般来说,某一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一要有明确的思想认识;二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三要持之以恒,反复实践;四要逐步形成思维定势和稳定的行为倾向。在自我养成学习习惯上,中小学生的认识、知识、自制力等方面还不完全具备,需要有效指导。

1.系统的循序渐进的指导。教师要遵照培养计划,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循序渐进的指导。这是因为,语文学习习惯是一个大系统,包括成系列的子系统和次子系统。学生需要养成的是整个大系统的语文学习习惯,而不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学习习惯。每一种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系统的知识和方法,其形成过程也是一个逐步发展的动态系统。如果没有教师的系统指导,学生的学习习惯也不能很好的养成。教师系统指导的形式,可以是系列讲座、专题讲座,也可以是专题讨论、具体示范。

2.随机指导。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指导,最具体有效的方式是随机指导。随机指导,是指在学生具体的语文活动中,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相机予以学习习惯的指导。这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方法的许多场合,都可以相机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指导。情境性、针对性、灵活性、实效性是它的突出特点。

3.个别指导。在语文学习中,每一个学生都有与其他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表现在期望水平、兴趣爱好、学习方法、学习品格、思维方式、个性心理等方面。这些特点也必然表现在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上,教师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

4.延伸指导。教师在学校里的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应该延伸到家庭学习环境中,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得以巩固。为此,教师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使家长了解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基本知识和要求,对学生在家里的语文学习能够继续予以指导。防止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习惯一个样,而在家里的学习习惯又是另一个样。

(三)实践性

实践性是语文学习的突出特点。新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也必须以这一课程理念为指导。

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语文学习中持之以恒,反复实践,直至形成一种几乎自动化的行为倾向。如养成写作前打提纲的良好习惯,不仅需要认识打提纲的好处,而且能够认真实践,反复进行。这一习惯养成之后,只要是写文章,就会很自然地先打提纲后写作,成为固定化的行为倾向。

图片

                               图为在青岛大学讲学

(四)教育性

一切教育活动都具有教育性,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也不例外。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中,教育学生认识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好处,这是思想教育。指导学生掌握具体学习习惯的程序知识和方法知识,这是知识教育。教育学生怎样做得更快更好,这是集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创造力于一体的智力培育。通过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要达到培养学生、教育学生、发展学生和塑造学生的目的。

二、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一般过程

(一)明确意义

每一种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形成,都有其独特的意义。要使学生养成某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必须使学生明确养成这种学习习惯的意义。如培养学生默读学习的习惯,先要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养成默读学习的习惯,养成默读学习的习惯有什么好处等等。

(二)掌握知识

任何一种学习习惯,都可以以知识的形式予以概括。要养成一种学习习惯,就需要正确的知识为指导。一种学习习惯的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特点、基本要求等几方面。如默读学习习惯的知识,可以概括为:默读学习习惯,是阅读学习习惯中最主要的一种学习习惯;默读学习习惯具有稳定性、自动性、操作性等特点;养成默读学习习惯,要正确掌握默读的多种方法——通读、摘读、快读、思读、品读、浏览、跳读等;明确默读的基本要求——正确的读,快速的读,边读边思,边读边写,不带音动嘴,不指读等。在默读实践中要认真练习,反复实践,直至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

(三)认真实践

一种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要依据有关知识和要求,认真实践,反复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领会有关知识和要求。要求学习者具备坚定的自信心和顽强的意志力,在实践中主动自觉,坚持不懈,最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