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我国心梗人数在涨,欧美却在变少?几种伤血管食物,少吃点

 逍遥_书斋 2022-07-24 发布于河南

“三高”。一直都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疾病类型之一,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代表的是血液和血管的不健康状态,血栓的形成风险增加,心梗的形成风险也在增加。我国每年的心梗患者人数,依旧不太乐观。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21的统计,我国每年新发的心梗患者超过60万例,潜在的心血管病患者,则超过了3亿之多,大约15%的心梗患者死亡。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个数据依旧在增长之中。

可能不少朋友会觉得,心梗属于常见高危疾病的一种,我们国家患病人数多,其他国家也一样。但其实并不是这样,根据美国人类健康统计中心数据,无论是日本,还是欧美,他们的心梗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处于下降的水平。

为何我国心梗人数在增加,而欧美却处于下降的趋势?

可能很多朋友觉得不可思议:欧美国家经常吃汉堡,炸鸡等高热量,高脂肪食品,按理来说三高风险更高,为何心梗死亡率却在下降?但实际上,欧美在防治心梗方面,也是做好了相应的举措。

欧美心脏支架的普及程度更早

相比于我国,欧美医疗方面对心梗的治疗技术,的确要更先进。就以心脏支架来说,至少比我国早10年进行普及,根据美国癌症协会提供的数据,5年来,美国心脏支架使用率提高了15%。心脏支架在治疗急性心梗方面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心梗患者大多被抢救过来,死亡率也会有所下降。

但现如今,我国对心脏支架的普及程度也在慢慢变高,相信对心梗的发病势头,也能起到不小的抑制效果。

文章图片1

对有氧运动关注程度更高

要知道,在30年前,欧美的心血管病风险,是所有疾病中更高的,但在有氧运动之父,肯尼斯库伯博士的影响下,美国开始出现有氧运动的风靡热潮,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有氧运动的行为中来。

积极的运动,也让他们的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得到改善,从而总体降低了心梗的风险。根据统计,美国的心梗死亡率曾一度下降到37%,的确值得佩服。

吸烟的人数比我国更少

我国一直是世界上吸烟人数最多的国家,长期吸烟,毒素物质会增加血管炎症风险,让血液变得黏稠,从而增加心梗隐患。

相比之下,因为“50年限烟政策”的影响,欧美吸烟人数有明显下降,这和心梗风险减少是呈现正相关的,心梗死亡人数也会有所降低。

由此可见,欧美心梗率之所以下降,和上述3种原因分不开,虽然总体的数据并不能代表个人。但医疗检查、有氧运动、限烟戒烟的做法,依旧值得我们学习,从日常生活中进行改善,从而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文章图片2

除此之外,我国之所以心梗人数居高不下,饮食也是一大主要原因: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曾经就全球疾病负担数据进行统计发现,因不健康饮食招致的心血管死亡风险,占据全因的40%左右。虽然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但为了血管健康着想,一些食物还是少吃为妙。

这3种传统食物“伤血管”,平时少吃一些比较好

第一种:腌渍食物

腌渍工艺是我国传统的食物制作方式,通过高盐处理,让食物在不易变坏的同时,别具一番风味。

但长期食用腌渍食物,意味着盐分摄入量高,大量钠离子摄入,会导致血管紧缩,容积减少,从而增加心血管病风险。例如中式咸鱼,泡菜,臭豆腐等,浅尝辄止即可,切勿贪多。

第二种:动物内脏

虽然欧美人对于动物内脏等食物“避而远之”,但在我国精湛的厨艺背景下,即便是动物内脏,也可以烹饪成一道道别具风味的食物。但是,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动物内脏中胆固醇含量,也是比普通的肉类要更高的。

长期食用动物内脏,身体胆固醇水平升高,血脂升高,血液也会变得浓稠,心血管健康同样会受到威胁,建议少吃。

文章图片3

第三种:长时间煲的肉汤

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肉汤煲的时间越长,越有营养。但实际上,长时间煲制的肉汤,其中并不会析出更多的营养物质,反而是脂肪会被温度分解成小分子,融进汤里。

因此,长时间煲的汤,其实反而是“热量炸弹”,喝得越多,肥胖风险也就越高,胆固醇水平也会越高,从而增加心血管病风险。

总而言之,我国心梗人数居高不下,和多方面因素有关,不能片面地断定欧美人就比我们更健康。但是,一些预防心梗的方式,以及在饮食方面的谨慎,依旧是宝贵且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防治,从而更好地为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资料:

[1]:《为什么美国心血管病死亡率下降这么多?原来是这样!》健康界,2019-10-9

[2]:《男子心梗说美国支架已淘汰!绝不放!辟谣:美国5年增加16%!》新医院报,2020-10-13

[3]钱良融. 有害血管的食物[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9(5):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