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经临床运用 (疾病)10.1.诊法

 昵称1Z7nN02j 2022-07-24 发布于福建

第六章   诊法

诊法,是诊察疾病的方法。《素问·方盛衰论》曰∶“诊合微之事,追阴阳之变,章五中之情,其中之论,取虚实之要,定五度之事,知此乃足可以诊。”说明《内经》最早创立了诊法学说,而且理论深刻,内容丰富。《内经》较系统全面地讨论了中医诊法的内容,所提出的诊法理论和具体方法,为中医诊断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医诊法之所以能够诊断疾病,其基本原理是“以表知里”和“以常衡变”。“以表知里”,是根据“有诸内必形诸外”的理论而确立的诊法原则,人体内在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必然反映到体表,因而根据外在的征象,就可推测内在脏腑的病变,这就是察外知内,不打开黑箱的诊病方法。“以常衡变”,是知其常才能达其变,如《内经》提出的色诊,五色分属五脏,以五色含蓄不露,光泽明亮为有神,属正常,而五色暴露,呈现枯槁暗晦之象则为变,变则为病,察五色之变,而知病在何脏,知其常才能测其变,即所谓比类奇恒之意。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及各种体征,与正常生理做比较,从而发现病变所在,这就是《内经》“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其所病矣”及“以不病调病人”等诊法理论的基础。

察色是通过观察面部色泽变化来推断五脏疾病及其预后,《内经》认为面部五色是内脏精气的外荣表现,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精微五色者,气之华也。”《灵枢·五色》曰∶“以五色命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五脏精气内充,则颜面光泽明润,含而不露,是五脏安于胸中,真色以致的正常色泽;反之,颜面气色晦暗枯槁,夭而不泽,即为病色。《内经》还指出了色诊的要领和方法,如《灵枢·五色》说∶“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察其泽夭,以观成败;察其散抟,以知远近;视色上下,以知病处;积神于心,以知往今,故相气不微,不知是非,属意勿去,乃知新故。”

视形是通过望身形姿态来推测五脏的强弱和疾病的轻重。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五藏者,身之强也。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得强则生,失强则死。”说明望形体动态可以测知脏腑组织的强弱。

在闻诊方面,《内经》创立了五脏与五音、五声相应的闻诊基本理论,指出不同脏腑可闻及不同的病理声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素问·脉要精微论》说∶“五脏者,中之守也。中盛藏满,气盛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

问诊是全面了解患者信息的重要途径,通过询问患者的自觉症状来判断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预后情况。如《灵枢·师传》说∶“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素问·征四失论》说∶“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内经》这些论述奠定了问诊发展的理论基础。

脉学理论方面,阐述了诊脉的部位和方法,各部脉候及四时与五脏的平、病、死脉,并把胃气的有无作为其识别的要点,这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意义。提出“诊法常以平旦”的原则要求,其精神实质就是内外环境安静,以排除各种干扰因素,提高脉诊的准确性。《内经》提出的诊脉部位就有3种,即三部九候遍诊法,人迎寸口对比诊法,以及独取寸口诊法,特别是寸口诊法,因“独取寸口,以决死生”,以及诊察方便等优势,一直延用至今。《内经》记载的脉法内容,为脉诊的规范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内经》重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综合诊断的原则,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只有把四诊所得资料,综合起来分析,才能以避免片面而造成误诊。正如《素问·五脏生成》所言∶“能合色脉,可以万全”,都是强调四诊合参的重要性。另外,《内经》还提到虚里诊、尺肤诊和腹诊等。

本章选取《内经》诊法内容,包括《素问·脉要精微论》、《素问·平人气象论》、《素问·玉机真藏论》、《素问·疏五过论》、《素问·动输》、《灵枢·五色》等篇。学习《内经》诊法学说,既能掌握中医诊察疾病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直接为临床诊治疾病服务,又有助于了解这一学说的特点和学术源流,为学习和继承诊法学说,发扬中医传统特色打下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