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有效开展一次团队会议? | 社工课

 阿福根 2022-07-25 发布于上海

    推荐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顾正品 社工客创始人

    来源 | 品说(ID:pinshuo123)

  • 本文最早发布于2021年3月3日

“这点事儿,又要开会?”

“今天很忙,要参加好几个会!”

“有这开会的时间,我倒不如多跟进几个个案呢!”

……

以上心声,也许是我们常见的吐槽。坦率讲,我也不喜欢开会。

开会很累,费神费时,一群各种想法,节奏不一的人呆一房间里,而且还要呆上一到两小时,面面相觑,或沉默不语,或振振有词……

如果会议其中有哪个环节跟进不到位,最后的结果有可能是会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不了了之。

如果期间大家没有共鸣与共识,开会就变成一种形式,到点交功课的应付。这就变成一件十分无聊的事情。

因此,也有很多机构以“不开会”为团队文化。最有名的便是网上流传,微信之父张小龙,很不喜欢开会,即使什么场合,能不发言就不发言。他想把更多精力聚焦在产品本身。

如果说参加外部的会议不在我们可控范围内,而内部会议则是我们自己须操心的事情。

如何有效地开会,是团队每一个成员面对的,这也是我一直学习的议题。

图片

Everything
1.开会的意义

既然大家都觉得开会费神费时,还不一定有成效。一个团队为什么还要开会?开会的意义何在?

是领导为彰显自己权威,在会议上训个话?还是别人这么干,我也这么干的例行操作?我想以上都不是呢。

个人看法是,开会是为了找到团队的最大公约数,让大家的认知与行动同步。

试想一下,一个团队无论大小,每人各司其职,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苦干,你知道旁边这位同事在做些什么吗?TA遇到了什么困难?TA有什么新的反思与体会呢?

开会也许可以让大家暂时停下手头上的工作,一起在同一频道上观察、反思、讨论,从而在同一件事情上找到最大公约数,达到认知与行动的同步,有效推动事务开展。

2.开会的成本

之前,我也分享过一个体会:会议的成本很贵,不要轻易开会,要开就要开出同等的价值。

比如,我们要开个一小时的会议,本机构平均个人的时薪是50元。

10人会议的人力成本是500元,100人会议的人力成本是5000元。当然,这仅仅是人力成本。

如果再加上参与人员的误工费、场地费、器材消耗费、资料费等,这个成本也许会让大家大吃一惊!

主管财务会计的同事可以出一份统计表给领导,想必领导对于会议的有效性也会重视三分。

更重要的是,如果大家都无视会议的成本与意义,大家多半会敷衍了事,不重视自己的发言,不聆听他人的发言,不在乎议题是否有成效,这样在彼此消耗各自的自尊与价值感,从而导致团队各种形式主义与内卷化。

3.会议的类型

既然我们都已经意识到开会的意义与成本,那就好好地开会吧。在开会前,我们最好了解下各种会议的类型,以便做好相关的准备与跟进。

A.例会

例会是指依据约定的惯例每隔一定期限举行一次的会议。例会适合于小团队作战进行,在一定的期限内带领团队做复盘与计划。

每天早上,你上班路过某一家餐馆门口、发廊门口、房产中介门口,一个领班带着十几个人一起叫口号,开会。这种就叫例会,他们叫早会或晨会。

比如,小王是某一中心主管,团队一起协定开周例会,他们选择在每周一上午进行。小王是主持人,带领团队小伙伴一起回顾上周工作,总结复盘,同时为本周计划作安排,促进同事了解彼此工作进度,达成协作。

也有团队以月例会形式进行,可以在月初开展,以月为单位作复盘与规划。
 
B.专题研讨会
 
专题会是指专门针对某一主题开展的会议。比如研发一个新项目/产品,策划一场活动,或者针对性地讨论解决一个问题。
 
专题会有“一事一议”的意思,通常是该项目或活动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参与,大家约定在同一时间,一起探讨该主题的相关事宜。
 
专题会可以帮助我们高效率理清专题的逻辑架构,垂直深度探寻专题的前因后果。区别于其他会议,可以免受不同主题事宜的干扰。
 
比如,小王计划开展一个“垃圾分类”的项目,他计划在周三下午,约定相关的人员,一起针对这个主题展开讨论,最终形成一个解决方案。
 
C.总结复盘会
 
复盘,围棋术语,也称“复局”,指对局完毕后,复演该盘棋的记录,以检查对局中招法的优劣与得失关键。据说,将这“围棋术语”正式引进管理学的是联想的柳传志先生。
 
当我们做完某一场活动,完成某一个项目,运营某一款产品……我们可以适时开展总结复盘会。
 
就像已经下了一盘棋,我们要通过回顾,检视何以一步步至此的原因,从而找到规律,为下一次开局提供经验。
 
复盘一般分以下四步:
 
(1)回顾目标
 
首先,我们要再回头看看当初定下的目标。
 
我们也许觉得这一步很简单没必要,很多人经常犯的一个毛病,那就是做着做着就忘了当初定下的目标,导致最后的结果与当初的目标相差甚远,于是美其名曰“计划赶不上变化”敷衍了事。
 
有些人宁可事后不断补救,也不愿重拾最初目标的意义,从而导致目标一再偏离,恶性循环。
 
(2)评估结果
 
把最终结果与最初目标作比较,哪些目标已达到?完成的程度如何?哪些目标未达到?如可以,用百分比量化或其他可视化的图表呈现,结果的状况一目了然。
 
(3)分析原因
 
分析目标完成的原因,是做对了什么动作?没完成的原因,是什么没做到位,还是做错了哪些动作?
 
(4)总结经验
 
了解影响目标达成的原因,我们需要总结出经验。失败的经验很重要,成功的经验也很重要。

把失败的经验做成一本“错题集”,以免在同一地方跌倒两次;把成功的经验提炼成“思维模型”,迁移到下一次的行动中。
 
D.动员部署会
 
动员的意思是发动大家参与某项行动,部署的意思是把既定主题及事项安排落实下去。
 
比如,小王接到上级的通知,本周内要组织团队参与总部组织的项目大赛。小王要面对的工作是,马上开展动员部署会,把上级的通知事项知会团队成员,同时动员大家参赛,并且安排好团队成员各自的分工。
 
动员部署会议,比较强调上级指令的传达与贯彻,让团队能够及时领会其中精神并落实行动。适合于组织战略性、单向性、效率性的信息传播与任务安排。
 

4.开会的要点



(1)时间

我们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开会,是指与会人员都适合的时间段,以不干扰与会人员紧急事件处理为前提。
 
组织者须提前告知与会人员,以便预留时间。开会时间尽量选择上午(上午时段,大家的头脑较为清醒,精力较为充沛)。
 
开会时长,视乎会议主题及内容而定,一般以90分钟左右为宜,如会议深入探讨需要较长时间,中间最好设置休息时间。
 
(2)地点
 
如果是内部封闭性会议,为确保会议有效进展及讨论的质量,最好选择安静、有一定私密性的室内场所开展。
 
注意光线的明亮度,以免昏暗容易让人产生昏睡感;注意空气畅通性,调节适合的空调,或者开窗通气,以免让人产生郁闷感。
 
同时,注意准备会议过程中需要准备的物资设备,比如,投影设备、音响设备、板书设备、相关资料等。
 
(3)与会人员
 
在发布会议通知时,列明与会人员,让大家了解自己的角色及职责。各自有任务,各自有准备,而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被动参会草草了事。
 
一般一场会议会有以下几种角色:
 
A.主持人。把握整个会议的进程,熟悉议程及相关事宜,并且掌握引导会议有效开展的规则及技巧,比如罗伯特议事规则。
 
B.参与者。作为会议的参与者,需要清楚自己汇报事宜,以及聆听其他参与者的表达,从而碰撞出不同的火花,推动问题的解决或事务的进展。
 
C.决策者。经过会议讨论后,大家有一定的共识,需要决策者做最后决策。决策者可以是会议主持人,或者团队领导。所以,领导最好是聆听所有与会人员发言后,再发表意见,以免过早发言,左右其他人员的意见。
 
D.记录员。会议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那就是记录员。也许我们在会议上,大家都谈得口水横飞,吵得不可开交,信息高密度地输出。但是,记录员的作用在于默默地记录下有价值的内容,并以列清单的形式呈现,让会议讨论的成果留下痕迹。
 
(4)议程
 
关于会议议程的拟定,在发布会议通知时,我们可以提议或附议的形式进行增补。以确保议程有关顾到每位与会者的意愿及想法。
 
主持人需要控制好会议进程,确保会议效率,最好一会一事一议。一次会议的议题三到五个为宜,如议题内容较多,可单独以专题研讨会开展。
 
(5)总结
 
每个议题结束时,主持人最好来一个小结,在会议结束之前,来个概要式总结,以便大家高效回顾会议讨论的成果,同时确定最后补充的内容。
 
(6)会议记录
 
会议结束后,记录员需要及时整理会议记录,当天完成为宜,发给主持人或领导审核确认,打印存档,以便日后总结复盘之用,同时再抄送一份给所有与会者,让大家清楚明了各自跟进事项。
 
开会真是一个技术活,需要不断的总结反思再实践,希望我们都可以通过开会营造可以碰撞火花创意的氛围,以及坦诚相待、相互促进的高效协作环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