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牟世雄‖陇西古地名“南安赤亭”考略

 微美陇西 2022-07-25 发布于甘肃

姚弋仲

中国古代历史巨著《资治通鉴》,从始至终无数次记载:羌族姚弋仲、姚苌是南安赤亭人。古代南安赤亭在今陇西县境内,具体地点在何处,各种史册记述确有差别。笔者翻阅了大量史册和历史文献,现就多种论述论点分述如下。

亭之名称可上溯至商周时期,是国与国之间为了战略防御在边境上设亭,用于观察敌情,传递烽火。后发展为多功能使用,设在交通要道上的亭为驿站,设在城内的亭一般为行政管理机构,具有治安的作用。

《楚汉春秋》曰:“五户为伍,十户为什,百户五里一邮,十里一亭,十亭一县。”秦汉时期的亭多设于道路两旁的高地上,一面通大道,一面是防护堑壕,是既便利又安全的军事防御设施。西晋时期,郡下设县,县下有乡,乡下统亭。亭是最基层的行政区划,赤亭当为两汉遗留的地名,故为驿站。

公元前145年迁那率部降汉,被安置在汉阳郡獂道赤亭,后世西羌大酋长姚柯迴接受魏国册封为镇西大将军、绥戎校尉、西羌都督,史称“赤亭羌”。东汉中平五年(公元188年)设立南安郡,郡治獂道(现今原三台乡)。魏文帝黄初年间(公元220年),陇西郡治从狄道(今临洮)迁到襄武县(今陇西县)。南安郡獂道位于渭河东岸,与渭河南岸的陇西郡襄武县城遥相斜对。

公元312年羌酋姚弋仲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另寻生活出路,即率羌人离开生活了160年的南安赤亭,东迁至榆眉(今陕西千阳县)。姚弋仲自称护西羌校尉、雍州刺史、先后投靠前赵、后赵、授予冠军大将军、大单于,迁居清河(今山东)一面努力生产,一面增强军事实力,为姚氏兴邦打下了基础。公元384年姚苌建立了后秦帝国,经姚兴、姚泓三代君王共计34年,这是陇西人在历史上写下的最为隆重的一笔。

南安赤亭讹误的原因

两个不同行政区地名,因一字之差导致历史错写误记而影响后世334年。

清朝纪元主编《巩昌府志》载:“赤亭在县西三十里”。乾隆年《陇西县志》、1990版《陇西县志》等照抄不变。导致南安赤亭之争延续至今。按照现在实际地理状况,陇西县西三十里科羊沟口有一红山头,历史典籍名称叫“赤咀站”或“赤嘴镇”,与历史上的南安赤亭仅一字之差。从历史古籍记述来看,南安郡獂道、赤亭之名自隋朝以后再未出现。陇西郡名自唐代以后而消失。但陇西县名已一千多年了却始终未变。笔者推断《巩昌府志》编纂者认为“赤亭”既然在陇西境内,而南安郡和陇西郡都在陇西县境内,大清顺治年间的兵燹,毁灭了陇西所有历史记载,所以无文字记载作参考,就理所当然的将红山头“赤咀”认为是“赤亭”而写在《巩昌府志》中。这明显是历史知识性的错误,现在应彻底改正过来。

南安赤亭记述

经查阅各种史册记载,审视六幅历史地图,还原真址。用十项论点指导赤亭学术研究再深入。

1.乾隆年《陇西县志》卷之二第五页边旁双行文字标注:“渭水赤亭水出东山赤谷流经南入渭水,据此则赤亭在县东非西也。”

2.光绪年《陇西县志》:“赤山关在城东十里”(即赤亭)。

3.清朝《嘉庆一统志》二五五巩昌府载:“赤亭。水名。在甘肃陇西县东北,南入渭水。东晋乞伏炽磐遣将讨南羌于赤水。”

4.清朝《嘉庆一统志》二五六巩昌府载:“赤亭,山名,在甘肃陇西县北,山色正赤,上有堡甚险。”

5.清朝《嘉庆一统志》二五六巩昌府载:“赤亭,古地名。在甘肃陇西县东北,汉时,燒当羌来降,汉置之赤亭,后遂为赤亭羌,东晋列国后秦始祖姚弋仲即其后裔。”

6.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王海帆诗集》215页载:“赤亭在渭水北,即今东二十里,俗称谓红山头也,立望有感”。

云黯中原万木凋,
红崖一角认前朝。
铜驼陌上相逢日,
说着沧桑魂便消。


7.中国科学研究院出版,以谭其譲为主编150多位专家共同研究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共八册,用精准细微的比例标出古代历史上南安郡“赤亭”,陇西郡“赤咀”的实际地理位置。这是一部新中国成立后最权威的古代历史地图集。现分别细述如下:

①《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33页—34页,西晋时期全图。标出了陇西国(即陇西郡)。第43页—44页西晋雍州、秦州地图。赤亭的地理位置在渭水北岸(即今红山头)(见上图)。以渭水为分界,东北岸为南安郡獂道县;南岸为陇西郡襄武县。地图比例尺为二百四十五万分之一。按比例尺标准计算,从南安郡獂道至赤亭正好是十里路的距离。

②《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57—58页,巩州地图。图中详细标注熟羊寨(今首阳)、赤嘴镇(今西三十里铺)、宁远寨(今武山)、来远寨、盐川镇(今漳县)(见上图)。地图比例尺为二百四十五万分之一。按比例尺标准计算,陇西县城至“赤嘴镇”为15公里,赤嘴镇至熟羊寨为5公里的距离,于现今实际路程相符合。

③《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17—18页,元朝陕西行省图。图中明确标注:赤亭水、通安站、首阳站、赤咀站(见上图)。比例尺为二百九十万分之一。按比例尺测量120毫米等于60公里,从现今赤山村到马河镇西边,计有50多公里。赤亭水源头在马河镇境内。2016年笔者写《陇西姚苌创建的后秦帝国》时,去马河镇调查,据村中老人讲山脚下有一泉水叫“五眼泉”,水质甘甜,清澈,从六十年代开始干枯,咸河源头就是五眼泉。从而得知现在的咸河就是古代的赤亭水流域,赤亭水发源于马河五眼泉。

④《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56—60页,明朝陕西省地图。特别注明为明朝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巩昌府全图。图中标注五竹山、首阳山、首阳关、陇西、赤亭水(见上图)。比例尺为三百五十万分之一。

⑤《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八册28—29页,大清时期甘肃图。图中巩昌府境内标注有:陇西、五竹山、三岔镇、通安驿、七麻堡、赤亭水、马家河、漳水、渭河。赤亭水的流域与今咸河大体相符。

8.原陇西中学教师吕金铭先生,多年来从多种历史资料中反复查对,认为文峰红山头侧面的赤山子村,就是古代南安赤亭遗址。

9.对中国古代历史,特别是陇西古代历史研究较深的罗仲武先生和陇西师范王利仁先生,曾对南安赤亭故址做过实地调查和研究,共同认为现在的赤山子村就是古时南安赤亭。两位老先生曾讲过《陇西县志》存在多处错误,希望后学者研究纠正。

10.解放初期火焰山红山头有一座巍巍雄立的古刹“赤岩寺”,宏伟壮观,香火旺盛,东川汪家门、刘家巷及三台金家门、黄家门、米家门一代民间传说:此庙是五湖十六国时期后秦帝国司马大将军姚硕得,按皇帝姚兴的旨意创建的。西域高僧鸠摩罗什从凉州(今武威)去长安途径此处时,曾食宿于古庙并讲经传道。1954年山体滑坡时被毁灭。1992年东川群众集资重建在龙凤山腰与白马庙合为一起。

综合以上论据共同指向一地,现今火焰山红山头侧赤山子村就是古南安赤亭遗址。从地理位置看:前有咸河(赤亭水),后有渭河(渭水),临水而建;红山头又高又险,古依重险,山根盘道,上山是盘旋弯道一面通大道;以上记述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赤山子村就是南安赤亭故址。史册详实记载,地理位置没变,真是岁月流逝,山河常在。古人曰:“世上烟云任变幻,山中甲子自春秋”。有人想篡改历史名称,但山河地理无法改变。

最后强调一点:陇西华盛集团董事长柴彦章在创建“古莱坞”之前,曾数次去陕西西安、千阳、陇东庆阳、平凉以及甘谷等地考察调研,并邀请专家研究后秦历史,大家一致认为后秦帝国是陇西人创建的。遂在景区内塑造了姚秦三位君王的巨像,并在赤山子村南面建造“红石寨”以纪念历史赤亭。还投巨资在“赤岩寺”北面台地上修建了一座三层佛塔,彰显姚兴和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的贡献。为提高知名度,在景区中心建有“龙翔宫”,并计划用壁画形式展现后秦帝国的发展过程,但因资金周转困难,“龙翔宫”还闲置着。为了宣传陇西古代历史,宣传陇西人创建的后秦帝国,笔者希望县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呼吁社会人士企业家及全县人民大力支持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

二○二一年十月十日三稿于成都
牟世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