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忆山芋

 淮阴语文 2022-07-25 发布于江苏

忆山芋

骈国华


      在小区门口看到邻居家的小女孩把爷爷买的炸鸡腿扔在地上,哭闹着要吃烤山芋,不由感叹。鸡腿,我们小时候,在过年时能吃到一次,那就很幸运了。而我们老辈人从前吃厌了,吃腻了,吃够了的山芋,现如今倒成为孩子们追求的美食。这不禁让我想起六七十年代山芋当粮的那段艰苦岁月。

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农业科技不发达,农作物优良品种匮乏,粮食作物产量很低,小麦亩产一般只有三四百斤。家乡人多地少,要让社员一年四季都能填饱肚子,生产队只能少种玉米、大豆等旱谷,腾出土地来多种山芋。那时还没有旱改水,生产队种几亩旱稻,只为社员过年时能吃上一顿大米饭。



山芋生命力极强,耐旱耐涝耐贫瘠。雨天前后把苗栽上垄,不要浇水灌溉就能成活。从栽到收,无需施肥,不要治虫打药,种植成本低,产量却很高。因此,山芋成为家乡秋季的主要农作物。

从第一担山芋挑进家,家家户户,一日三餐几乎都离不开山芋。每天早晚,一般都是棒面(玉米)山芋稀饭,中午,不是棒面饼就山芋汤,就是蒸山芋,吃的人发腻,尤其是胃不好的人,吃多了就会呕酸水,呕的见了山芋就厌烦。



山芋受冻,就会腐烂。冬季到来之前,气温逐渐降低,要让山芋安全过冬,就必须窖藏,这是关系到温饱的大事。冬前,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挖地窖储藏山芋。除了窖藏新鲜山芋外,还会晒一些山芋干,储藏起来。山芋干可以煮稀饭,也可以煮干饭,还可以卖给酒厂酿酒。



那个年代,山芋是农民家孩子最顺手的零食。肚子饿了,就拿个山芋,洗洗啃下肚。特别疼爱孩子的大人,在每天烧早饭的时候扔两个山芋在锅塘里,饭烧熟了,锅塘里的山芋也就基本烧熟了,将它焐在尚未燃尽的热灰里,孩子饿了的时候就掏出来给他吃,那是上好的零食了。我上学时候,时常抓一把山芋干放进衣服口袋里,肚子饿了,就嚼几块。



那个年代,物质匮乏。山芋粉丝是一般人家过节、过年的必备品。桌上有盆粉丝烧肉,大人孩子都眉开眼笑。记得有年春节前,爷爷说要熬些山芋糖稀过年时包汤园,我高兴得跳了起来。因为那时糖是凭票供应的,家里没有糖票,平时吃不上糖。熬糖稀是很费事的,首先要把山芋洗净切碎,在锅中煮烂后倒在缸里用木棍搅成稀糊,然后用做豆腐的吊幅布反复挤吊出汁水,再将汁水上锅熬制,蒸发掉水分,才能熬成粘稠的糖稀。



感恩改革开放。如今,家乡的农民丰衣足食,都过上了小康生活。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眼下很少有农户在大田种植山芋了,只有少数人家在零星隙地栽植一些,所以山芋变得金贵了。山芋虽然淡出了餐桌,但那段艰苦的岁月难以忘怀,它提醒我常怀知足之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