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陈氏去癫汤加减治疗癫狂

 虚竹怀远 2022-07-25 发布于山东

陈氏去癫汤加减治疗癫狂

江志利,民间医生(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新溪口乡溪口村东坑邮编245241)。

主治

脾胃虚寒之癫狂。

处方

别直参、白术、茯神、菖蒲、炙半夏、菟丝子、炮附片各适量。

用法

水煎服,日1剂。

疗效

用上方治愈数例患者,疗效甚佳。

按语

金元以降,以朱丹溪为代表的“痰迷心窍”的论者,认为“痰”是癫狂的主要病理。明·虞抟《医学正传》谓“大抵狂痰火实盛,癫为心血不足”。是为心血不足论;李木梴《医学入门》认为月经期和产后精神病是血迷心包。清代名医陈士铎则在情感与脏腑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综合各家关于精神病的气、血、痰火机理,发扬“痰迷心窍”之论,提出“癫病之生也,多生于脾胃之虚寒,所食水谷不变精而变痰,痰凝胸膈之间不得化,流于心而癫证生矣”。痰对气分的影响至为明显,与精神病有关的主要病理为痰扰于心,而癫、狂、痫,究其原因,痰之所生,无不乎脾胃,脾恶湿,湿盛为痰,肾属水,水泛亦为痰。脾家有痰,有虚有实,不可不辨。虚痰宜扶助元气,使精血充旺,痰可自消,癫证可愈。治痰必须“健脾胃之气”。治失志之癫,由思虑过度,耗损心血,或哭或笑,或裸体而走,或闭口自言,喃喃不已者,思虑过度必伤于脾。脾者心之子也。脾病心必救援,犹子病母心扶持。故陈氏云

“心见脾气之伤,以至失志,则心中无主,欲救而无从,欲忘而不得,呼邻而不应,忌仇而相侵,于是自忘而其身,将为从井之事。见人而嚅嚅,背客而絮叨,遂至于癫而不自觉也,治法非急救其心不可。然而心病由于脾病也。补心以定志,更不若脾补以定志之为神”。真可谓癫病多由痰生,治痰非补虚而能奏效。笔者根据陈氏祛癫汤加减治愈数例,方用别直参、白术、茯神、菖蒲、炙半夏、菟丝子、炮附片治生于脾胃虚寒之癫证。参术专补脾胃、菖蒲引而开心窍,半夏以消顽痰。治癫并非专事攻痰,妙在注重于脾胃,采用温开化痰治法。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