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6.舌 肿

 学中医书馆 2018-11-25

126.舌 肿
  舌肿是指舌体肿大,或兼木硬、疼痛。甚至肿大满口而妨碍饮食、言语及呼吸。本症<诸病源候论)名以“舌肿强”, (干金方)称“舌胀”

,宋以后则将舌肿而木硬不舒者专名“木舌”、“木舌胀”、“木舌风”等。

  古籍尚载有。重舌”(重,音chbng)或子舌者,其定义不一,多数说是舌下肿胀突起如生一小舌,故名。舌下肿起数处如莲花者则称莲花舌

。少数将舌根肿起或舌肿急症称为重舌,本书从第一种说法。
  常见证候   
  外感风寒舌肿:舌头肿痛,恶寒发热,周身肌肉疼痛,口中乏味,不思饮食,腹中冷痛泄泻,心中悸动不安,言语不清,脉象浮紧。
  心经积热舌肿:常呈暴肿,舌体胀大满口,色红疼痛,甚则不能饮食言语,面色红赤,心中烦躁,坐卧不宁,夜寐不安,小便短黄,口苦

。脉象数,左寸洪大。
  心脾积热舌肿:舌体赤色,肿大潸口,心情焦躁,.手心与肌肤灼热,喜凉爽而不多饮水,怠惰乏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脉象滑数。
  脾虚寒湿舌肿:舌体肿大,边有齿痕,舌色暗淡,面色黄白,肢体沉重,怠惰乏力,腹中胀满,食后益甚,不欲饮水,小便清长。大便溏

薄,脉象沉缓。

  外感风寒舌肿与心经积热舌肿:来势均较急骤,但心火暴盛者其势尤急,书中有一夜之间肿大满口甚至不数时而肿至不能言语的记载。外

感风寒者因外邪侵袭,心脾两经受肌心开窍于舌,脾脉连舌本,因风性善行,挟寒邪侵及于舌,寒主凝滞,致令血脉凝涩不通,形成舌体肿大

。其辨证特点:一为有风寒外症,恶寒发热,肌肉疼痛。脉呈浮紧;二为血脉凝涩,其肿大之舌颜色每暗紫不红,舌体肿硬不舒,闷痛不已。

心火舌肿则或有重大心事萦怀,或变故起于非常,致思虑太过,心火暴盛,上攻于舌而成。所以舌肿必伴口苦,因苦为火之味,舌肿必锨红,

其痛亦如针扎火燎,令人难耐o.治疗亦因之而异:风寒伤心脾舌肿须疏散心脾之邪,金沸草散水煎,半漱半咽,邪去肿自退。心经积热舌肿宜

苦寒清泄心经暴盛之火。黄连一味浓煎内服,外以生蒲黄敷舌上,有火极似水现象者佐生姜从治。 .

 金沸草散
荆芥穗12克 旋覆花9克 前胡9克 麻黄9克 炙甘草3克 姜半夏3克 赤芍3克
(《博济方》卷1)  荆芥穗四两  旋覆花三两  前胡三两  麻黄去节三两  甘草一两炙 
半夏一两洗净,姜汁略浸  赤芍药一两  上七味,同为末。每
服二钱(6R),水一盏,人生姜、枣同煎至六分,热服。如汗出,并三服。功用:发散
风寒,降气化痰。主治:伤寒壮热,风气壅盛,头目心胸不利,妇人血风朝发,丈夫风
气上攻,状如中脘有痰,令人壮热头疼,项筋紧急,时发寒热,皆类伤风,有寒气则出
汗,如风盛则解利。
    本方与止嗽散都为风邪犯肺的常用方。止嗽散以紫菀、白前、百部、桔梗等利肺止
咳药为多,而解表宣肺之力不足,故主治外邪将尽,肺气不利的咳嗽不止;本方则以旋
覆花、麻黄、荆芥穗等宣肺解表药为主,而佐以化痰之品,故主治风邪犯肺初起,而咳嗽痰多者。

  心脾积热舌肿与脾虚寒湿舌肿:前者系心脾热盛,火邪上壅,故舌肿且赤。又因脾主肌肉,故手心与肌肤灼热.脾为阴土.喜燥恶湿,故

热虽盛而常不喜饮水。后者则是脾虚兼挟寒湿,肿大之舌色多暗淡,边呈齿痕,淡因阳气不足,暗是血瘀不畅,齿痕更是脾气不足,故见肢体

沉重,怠惰乏力,腹胀食少,大便溏薄等脾虚湿盛之象。治法心脾积热者外用蓖麻子油纸捻烧烟熏,内服导赤散、泻黄散合方。

 导  赤  散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异名]  导赤汤(《外科证治全书》卷5)。
    [组成]  生地黄  生甘草  木通各等分(各6g)
    [用法]  上药为末。每服三钱(9g),水一盏,人竹叶同煎至五分,食后温服。
    [功用]  清热,利水。
    [主治]  心经火热证。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饮冷,以及口舌生疮;或心热移
于小肠,症见小溲赤涩刺痛,舌质红,脉数。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本方为清心利水的常用方剂。临证以心胸烦热,口渴,口舌生疮或
小便赤涩,舌红脉数为证治要点。    。
  2.加减法  若心火较盛,可加黄连以清心泻火;心热移于小肠,小便不通,可加
车前子、赤茯苓以增清热利水之功。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口腔炎、鹅口疮、小儿夜啼等心经有热者;急性泌尿系感
染属心经之热移于小肠者,亦可加减应用。
  [使用注意]  本方中木通苦寒,生地阴柔寒凉,故脾胃虚弱者慎用。

泻黄散      
藿香叶21克 山栀子3克 石膏15克 甘草90克 防风120克   
1.小儿属脾胃积热者,去藿香,加赤茯苓、木通。
2.对脾胃郁热之口疮、弄舌,治以清热为主,无需要重用防风,应减防风。
3.若口疮、口疳兼有血热者,可加生地、赤芍。
4.口舌赤裂疼痛,可加黄连、黄柏。
5.舌下肿痛者,可加栝蒌、贝母。
 泻  黄  散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异名]  泻脾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泻黄汤(《痘疹会通》卷4)。
    [组成]  藿香叶七钱(2.1g)  山栀子仁一钱(3g)  石膏五钱(15g)  甘草三两(90g)
防风四两(120g)去芦,切,焙    。
    [用法]  上药锉,同蜜、酒微炒香,为细末。每服一钱至二钱(3—6g),水一盏
(200 m1),煎至五分,温服清汁,无时。
    [功用]  泻脾胃伏火。    ,
    [主治]  脾胃伏火证。口疮口臭,烦渴易饥,口燥唇干,舌红脉数,以及脾热弄舌
等。  1.证治要点  本方为治脾热口疮之常用方,以口疮口臭,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法  小儿“滞颐”属脾胃积热者,去藿香,加赤茯苓、木通以清热利湿;
对脾胃郁热之口疮、弄舌,治以清热为主,无需重用防风;若口疮、口疳兼有血热者,
可加生地、赤芍;口舌赤裂疼痛,可加黄连、黄柏;舌下肿痛,可加栝蒌、贝母等。
  3.现代常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小儿鹅口疮等属心脾积热者。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之口疮口臭,不宜使用本方。    .

脾虚寒湿者可用六君子汤与理中汤合方。

六君子汤 
人参3克(焗服) 白术4.5克 茯苓3克 炙甘草3克 陈皮3克 半夏4.5克 生姜3片 红枣2枚 
1.气虚较甚者,重用人参、白术;
2.痰多壅盛者,重用半夏、陈皮;
3.畏怕冷者,加炮姜、附子以温中祛寒;
4.痰多清稀者,加干姜、细辛以温肺化饮。
六君子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录自《医学正传》卷3)
    [组成]  陈皮一钱(3g)  半夏一钱五分(4。5g)  茯苓一钱(3g)  甘草一钱(3g)  人
参一钱(3g)  白术一钱五分(4.5g)
    [用法]  上切细,作一服。加大枣二个,生姜三片,新汲水煎服。
    [功用]  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主治]  脾胃气虚兼痰湿证。面色痿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咳嗽痰
多色白,恶心呕吐,胸脘痞闷,舌淡苔白腻,脉虚。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本方为治疗脾胃气虚兼痰湿证的常用方剂。临床以食少便溏,胸脘
痞闷,咳嗽痰多色白,舌淡苔白腻,脉虚为使用要点。
    2。加减法  气虚较甚者,重用人参、白术;痰多壅盛者,重用半夏、陈皮;畏寒
怕冷者,加炮姜、附子以温中祛寒;痰多清稀者,加干姜、细辛以温肺化饮。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及慢性肠胃炎、妊娠呕吐等辨
证属脾胃气虚挟痰湿证者。
    [使用注意]  本方性较温燥,真阴亏损者忌用。

理中汤(丸)     
人参9克 甘草9克 白术9克 干姜9克   
1.如果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白术,加肉桂12克
. 2.心悸者加茯苓6克
3.呕吐者去白术,加生姜9克
4.口渴者,白术加至14克
5.腹中痛的加人参至14克
6.寒冷的加干姜至14克
7.腹满的去白术,加附子5克
8.若脾肺虚寒,咳嗽不止者,加半夏、茯苓、细辛、五味子以温中化饮止嗽;
9.寒湿发黄;阳虚失血,加黄芪、当归、阿胶以益气养血摄血;
10.兼喘满浮肿,小便不利者,合五苓散以温阳化气利水。
 理  中  丸
    (《伤寒论》)
    [异名]  四顺理中丸(《备急千金要方》卷2)、白术丸(《圣济总录》卷171)、调中
  丸(《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大理中丸(《世医得效方》卷5)、顺味丸(《普济方》卷
  159)、人参理中丸(《疠疡机要》卷下)。
    [组成]  人参  干姜  甘草炙  白术各三两(各9g)
    [用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子黄许大(9g),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粉,
  温服之,日三四服,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按上丸
  药量为一剂量),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
    1.脾胃虚寒证。呕吐下利,脘腹疼痛,喜温喜按,不欲饮食,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
    2.阳虚失血证。吐血,衄血,便血,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脉弱。
    3。小儿慢惊,病后喜唾涎沫,霍乱及胸痹等由中焦虚寒而致者。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本方为温中祛寒的代表方。凡中焦虚寒所致诸症,并见肢体不温,
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者,均可以本方加减治疗。
  2.加减法  若脐上筑者,为肾虚水气上凌,去白术之壅滞,加桂枝以平冲降逆;
吐多者,为气壅于上,去白术加治呕圣药生姜以降逆止呕;悸者为水饮凌心,加茯苓以
化饮宁心;渴欲得水者,为脾不化湿,津液不布,加白术以培土制水,健脾运湿;虚寒
较盛,四肢逆冷者,加附子、肉桂以温补脾肾;脾肺虚寒,咳嗽不止者,加半夏、茯
苓、细辛、五味子以温中化饮止嗽;寒湿发黄,加茵陈以利胆退黄;阳虚失血,加黄
芪、当归、阿胶以益气养血摄血;兼喘满浮肿,小便不利者,合五苓散以温阳化气利水。    .
    3.本方现代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浅表性胃炎、胃窦炎、胃下垂、胃扩张、
慢性结肠炎、痢疾、泄泻、肾下垂、慢性肾炎、崩漏、便血、吐血、鼻衄、过敏性紫
癜、小儿慢惊风、小儿肠痉挛、慢性口腔溃疡、慢性支气管炎、胆道蛔虫症、胸痹等辨
证属于中焦虚寒的多种疾病。
    [使用注意]  本方药性温燥,阴虚内热者忌用。

  本症若来势急骤,常会影响气道,有窒息的危险,可用三棱针于舌尖或舌边部点刺放血,挫其肿势,通利气道,使饮食及药物得下,再用

冰片、麝香、百草霜等为末敷舌。

  [文献别录]
  (医彻。舌论): “湿热甚则舌肿大,肾液亡则舌亦肿大,若干且厚语言不清者,难治。”
  “只如舌黑焦枯,或肿或刺,群工视之不辨,而知其热症,非黄连解毒,则大小承气下之也。
小承气汤
(《伤寒论》)  大黄四两(12g)酒洗  厚朴二两(6g)去皮,炙  枳实三
枚大者(9g)炙  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当更衣,不尔者,
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功用:轻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轻证。大便秘结,潮热
谵语,脘腹痞满,舌苔老黄,脉滑而疾。以及痢疾初起,腹中胀痛,里急后重。
    本方即大承气汤去芒硝,减枳、朴之量而成,为治阳明腑实证之轻剂,因肠胃积滞
与热邪相搏,津伤肠燥,腑气不通,故脘腹痞满,大便秘结;浊气上攻,心神被扰,而
发谵语。故徐大椿云:“谵语由便秘,便秘由胃燥,胃燥由汗出,汗出由津液少,层层相
因,病情显著”(《伤寒论类方》卷2)。潮热系由里热炽盛所致。腑实证虽具,而证势
轻缓。故用大黄泻下实热;虽腑实而肠中燥结不甚,故不用润燥软坚之芒硝。因痞满程
度较轻,故枳实、厚朴之用量亦较大承气汤为少。三药合用,共奏泻热通便,消胀除满
之功,为轻下热结之剂。
殊不知脉虚数,或微细,胸腹无胀满,舌虽黑虽焦枯,虽肿虽生刺,乃真水衰竭,不能制火,惟以六味地黄大剂饮之。虚寒,加桂、附、五味

子,则焦黑肿刺,涣若冰释。”
  《望诊遵经.诊舌形容条目》:“舌肿大者,或因热毒,或因药毒也;舌紫且肿厚者,酒毒上壅也;耳干舌肿,下血不止,脚浮者,六日

死,足肿者,九日死,肾绝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