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家观察 | 沈勤:不在艺术圈的艺术家

 太行山石 2022-07-25 发布于河北

《画廊》杂志第248期封面人物 沈勤

沈勤:

不在艺术圈的艺术家

采编:魏婷婷

按:“85思潮”时期沈勤因为具有超现实主义风格的水墨画而成为水墨革新派的代表,这是他与艺术圈最深的一次羁绊,之后的三十年他主动远离艺术圈,深藏功名,在石家庄隐居作画。这一方面是他不慕荣利的性格所致,另一方面是他的艺术追求使然。在他看来,中国画是出世的,是游离于现实和具体之外的。他的艺术,是个人化的,旨归在于内心。与其说沈勤在画画,不如说他在创造自己的灵性世界,一个能与宇宙同一的世界。

《黑水墨·村》纸本水墨 41.5cm×138.5cm 2015

《画廊》:“85思潮”时期你因为画实验水墨而声名鹊起,为何没有趁热打铁,反而在90年代自动远离了主流画坛?

沈勤 :“85思潮”其实我是稀里糊涂介入的,本身对艺术界“闹革命”并没有太大的兴趣,20世纪90年代艺术市场渐渐升温,香港画商、台湾画商带着钱进来买画,“新文人画”变得炙手可热,老在那儿受刺激还不如躲开。

《田园》纸本水墨 50cm×72cm 2015

《画廊》:你是南京人,又是江苏省国画院的专业画家,为什么会搬去一座与“水墨”关联不大的北方城市石家庄?

沈勤 :完全是被逼无奈一步一步掉到坑里去了,在坑里坐井观天,逼着你心静下来,定定心心地画了十几年的画,因祸得福。

《园1506(3)》纸本水墨 138cm×68cm 2015

《画廊》:学国画一般都要经历大量的临摹,很多人可能一直都难以跳脱出来,导致很多水墨作品面目雷同。你肯定也经历过临摹学习的阶段,那你是如何跳脱出来建立自己的个人风格的?

沈勤:我的经验是先从西画的方法入手,从素描速写的写生方法入门,它套路少,让你直接面对问题找出答案,你脑子不会闲着。而临摹基本是动手不动脑,你面对的古画是死的,你可以心无旁骛地去画,特别是临摹工笔画,很快活。但要是养成了不走脑子的习惯,就麻烦了,这也就是大多数画中国画的人走不出来的问题所在。但临摹好的古画的好处是,有一天你的悟性到了就会突然开悟:哦,原来可以这么处理!

左《山》纸本水墨 176.5cm×84cm 2018

右《山》纸本水墨 190cm×98cm 2018

《画廊》:有人说你叛逆,说你反抗,有人说你骨子里还是传统的,虽然使用当代水墨语言但是画面呈现的空灵境界还是中国精神的,你如何看待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沈勤:我画的是国画,但又不用传统中国画的方法。不用中国画的方法吧,画的又不像西画,而确实是中国的画。是有些不伦不类。

《水田·皖南风景》纸本设色 51cm×65cm 2009

《画廊》:你的作品大多采用单色,用墨非常淡,且线条和色块分离,为何会采用这样一套水墨语言?

沈勤:在宣纸上画色彩很难看,特别是和墨搅在一起。我现在画的很黑!至于线条和色块分离,则是因为这样不会把人带入太过实际的思考,中间隔着距离,可以营造一个纯粹的精神空间。

《水田》纸本水墨 25cm×174cm 2016

《村》纸本水墨 61cm×47cm 2017

《画廊》:你最近几年画了不少山水园林,但好像跟其他人画得不太一样,符号性、抽象性会比较强,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沈勤:前面已经谈到这个问题,不同从一开始就出现了,艺术家要做自己的艺术。我的画不会介入到一个具体的生活中,因为中国画一定要跟“具体”拉开距离,才能够产生诗意和美感,不同于其他画园林的人,他们喜欢画窗棂、回廊、花栅,而我笔下的园林其实跟园林没多大关系,我只是取了园林作我的符号。技术上的必要条件可能是我做过几年设计、广告和电影。

《山2》纸本水墨 52cm×66cm 2018

《画廊》:你现在的作品相比以前的实验性和革新性,似乎温和了许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沈勤:岁数大了,脾气小了,没时间实验了,记得我南京的朋友杨志麟开玩笑说,我们应该做一个“水墨试验成功”展。

《地平线·椅子》水墨设色纸本 100cm×145cm 1985

《画廊》:当代艺术一般都是“入世”的,主张介入社会、介入现实,而你好像对“入世”没什么兴趣,你的创作是非常个人的,为什么会这样?

沈勤:我一直认为中国画是不能入世的,出世是它的宿命。中国画的评级标准,顶级的叫做“逸品”。逸,就是逃离的意思。

《园1506(5)》纸本水墨 138cm×68cm 2015

《画廊》:“新水墨”这几年无论是创作上还是市场上热度都很高,作为一个水墨画家,你如何看待它的前景?你觉得当代水墨的出路在哪里?

沈勤:看不见什么前景,全民运动式的玩法,来得猛去得也快,普世价值的时代只有个人化的艺术才有价值。

《村001》纸本水墨 46cm×61cm 2015

《画廊》:作为江苏省国画院的画家,交画院的作业和做自己的创作之间有没有冲突?

沈勤:没什么冲突,交了心定,现在退休了心更定了。

《一棵树》纸本水墨 139cm×69cm 1985

《画廊》:你通常是如何开始一个新系列的创作的,是有计划的,还是随性而发?

沈勤:随性而为,兴趣大了就画的多,然后就成系列了。

《树下打牌》纸本设色 50cm×68cm 1998

《画廊》:接下来有没有什么创作或者展览计划?

沈勤:多画画,少办展。

▶特别推荐

“一意孤行·沈勤”个人作品展将于11月10日在湖北美术馆展出,策展人由冀少峰担任,展览总监由傅中望、李和清共同担任。本次展览将带我们进入沈勤的水墨世界,感受和品味他那由黑而灰而白层出叠现,独一无二的水墨世界。展览公众开放时间为2019年11月10日-12月20日。

展览名称:“一意孤行·沈勤

策展人:冀少峰

展览总监:傅中望、李和清

执行策划:夏梓、张茜

展览时间至2019年12月20日

展览地点:湖北美术馆,4-7号展厅

开幕时间:2019年11月23日,16:30

开幕地点:湖北美术馆,一楼公共大厅

沈勤|Shen Qin

沈勤,男,1958年生,南京市人

1978年至1982年江苏省国画院研究生班学习

现为江苏省国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

参展经历|Exhibition Experience

1982年《南京艺术学院举办个展》 南京艺术学院 南京

1989年《89中国现代艺术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1992年《后"89"中国现代艺术展》 香港汉雅轩 香港

2001年《实验水墨20年展》 广东美术馆 广东

2011年《风月同天—井上有一书法,沈勤水墨画展》 广州美院美术馆 广州

2015年《洇 氤 霪 滢-沈勤个展》 苏州博物馆 苏州

2016年 《叁拾年 — 沈勤个展》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南京

2017年 《空远 — 沈勤的空间 》 玉衡艺术中心 上海

2018年 《“玄”沈勤个展 》 UNAC TOKYO 东京

采编:魏婷婷

图片提供:艺术家

© GALLERY 本文原刊于248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