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简力专 | 用栀子豉汤治感冒的往事

 网络剽客 2022-07-25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导读:本文作者回忆了从小用伤寒论中的经典名方栀子汤治病的经历,并感念与中医的深厚缘分。末尾附有该方的方义和用量等信息,供需要的人参考。

图片

小时候,我们感冒很少去医院,即便发烧也不去。每次都是母亲用绿豆在蒜臼子里打碎,放到碗里,加一点儿冰糖,用开水冲后让我们趁热喝下去,然后盖好棉被,待发汗后,烧也随之而退。第二天就能正常去上学。

上小学时,有一次父亲发热数日,卧床不起。据说,当时父亲得的是流感,母亲也用生绿豆、冰糖冲水给他喝,结果没有效果。于是母亲对我说,“你到万和堂给你爸爸抓两服栀子汤来”。我正纳闷什么是栀子汤的时候,母亲接着说:“你到药房就说,我要栀子、淡豆豉、生甘草,一样三钱就行。”

当年的万和堂在老北京西门外,故衣市街中段路北,离我家只有十分钟路程。这是我第一次进中药店。一进门就见一个高高的柜台,大约有十米长。柜台内,中间有一张大写字台,那是账房先生算账的地方,东西靠墙两排是药斗子。

图片

这时有一个胖店员笑眯眯地操着北京话问我,“小孩儿你买什么?”我说要栀子、淡豆豉、生甘草一样三钱,可能我吐音不清,他没有听清楚,想了想问我:“有处方吗?”我说没有。他正为难之际,另一个店员在旁边解释了一下,胖店员好像明白了,转身去抓药。

那时每一味中药都用印有药名和药物图的纸单包,然后外加一个包装。这些包装纸挂在柜台上面,外面用一个装饰很漂亮的木板遮住。药包好了,一算账,一服药只有五分钱,两服药用了一角钱。十几年后,我在医院里抓一服栀子汤是一元二角五分。现在这个价格也买不来了。

父亲喝了栀子汤后,次日体温正常,很快身体就恢复健康。从此我知道了栀子汤治感冒的妙处,每当家人感冒,我就去万和堂抓药,万和堂的店员都认识我了。

我母亲是一个家庭妇女,只有小学文化,并没有学过中医,她怎么知道中医处方栀子汤呢?后来母亲告诉我,这个处方是我的外祖父告诉她的。

在我母亲小时候,感冒了经常由我外祖父带着她去找一位老中医看病。外祖父和这位老中医关系很好,后来家里的人再去找老中医看感冒,老中医就说,感冒没必要来,自行到药店抓服栀子汤就行了。从此,我母亲就记住了栀子汤。她还告诉我,这位老中医名叫王兰斋,对伤寒病很有研究。后来我才知道王兰斋是民国时期济南四大名医之一。

我从医之后,治疗感冒常在银翘散或桑菊饮的基础上配合栀子豉汤。记得有一次,朋友何大夫的儿子感冒发热,我用桑菊饮和栀子豉汤加甘草汤治疗,共抓了三服药,只用两服就好了。

图片

后来,何大夫的爱人春节前感冒发热,数日不退,大年三十晚上,外面鞭炮声不断,大家欢欢乐乐过春节,只有她老公仍然高烧躺在床上。这时何大夫想起上次我给她儿子抓的药还剩下一服,随即找出来给她老公服用,当晚热退身凉。

学习中医以后我才知道,母亲说的栀子汤,实际是张仲景《伤寒论》中的栀子甘草豉汤。张仲景讲到栀子豉汤可以治疗身热不解,《伤寒论》第八十条说:“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伤寒误下后,邪热入里,身热不去者,也要用栀子豉汤治疗。

其在《伤寒论》中屡屡被提及,可谓药简力专的经典名方。这个处方在生活中方便实用,几乎伴随我长大。回忆从小用栀子汤治病的经历,不禁感叹我与中医的缘分竟如此之深。

用法用量


①清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五合,纳豉,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二服,得吐者止后服。

②以水800ml,先煮栀子、炙甘草,取500ml,再加人豆豉,煮取300ml,分为两份,温服一份。


主治


栀豉证之若少气者。

虚烦不得眠,心中懊侬,或反复颠倒,卧起不安,或身热,兼少气等证候。

伤寒、温病,经汗、下后,心中懊依,虚烦不得眠,短气。

方义


本方由栀子豉汤加甘草而成,为清热除烦补虚之剂。方中栀子豉汤以清胸膈之烦热,甘草甘温,补中益气,以扶正虚。

栀子色赤象心,味苦属火,性寒导火热之下行,豆形象肾,色黑入肾,制造为豉,轻浮引水液之上升,阴阳和水火济,而烦热懊侬结痛等证俱解矣。栀、豉解见上。

汗、吐、下后中气虚,不能交通上下,故加甘草以补中。呕者汗、吐、下后胃阳已伤,中气不和而上逆,故加生姜暖胃解秽而止逆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