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语典故班第九课 从周礼、仪礼中的成语,了解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一)

 巴蜀辞赋学院 2022-07-26 发布于四川

成语典故班第九课

从周礼、仪礼中的成语,了解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一)

主讲:绝谷画蝶

中华有懂礼、习礼、守礼、重礼,所以被称之为“礼仪之邦”。礼仪在古代社会规范着人的道德和行为,也是文明的象征,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礼仪在历史上被不断的修正、完善、继承和发扬。《周礼》、《仪礼》、《礼记》三部专门阐述礼的经典著作在中华文明史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礼深含人类对宇宙天地的敬畏,对德性的追寻,对和谐的追求,对人本身的期望和宽容,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审美情趣的重视和培养,以及对社会秩序的协调。《左传·隐公十一年》所谓:“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那么,什么是礼呢?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礼是天地法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所谓“礼以顺天,天之道也。”(《左传·文公十五年》)等。礼还成为文明与野蛮的界标,古人以礼分夷夏(即野蛮与文明),而不以血族分内外。礼是秩序,礼对社会秩序、上下尊卑关系有严格的规范。礼是典章制度,《周官》中的官制设计在古代一直是政府机构的主要蓝本。  礼还是日常生活的准则,其根据仁义文行忠信的要求制定的仪礼包罗万象。

礼能让人区别于动物,例如食礼中的种种规矩。礼也是人与人交往的方式,例如其对称谓、迎送、仪容、宴饮、书信交往等都有相应的规范。以大类划分,它包括吉、凶、军、兵、嘉五礼,以小类划分,则有数十种,以至于《礼记·中庸》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之说。     

为何要学礼重礼呢?《礼记·曲礼》有云:“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今晚我们的学习内容是《周礼》、《仪礼》

一、周礼

(一)周礼的基本介绍及内容

《周礼》是儒家经典,相传为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但是实际上是西汉末王莽时期大儒刘向和其子刘歆的伪作。今从其思想内容分析,则说明儒家思想发展到战国后期,融合道、法、阴阳等各家思想,春秋孔子时对其发生了极大变化。《周礼》所涉及的内容极为丰富,用来维护分封制。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堪称为上古文化史之宝库。

1.基本简介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礼乐文化,不能不提到《周礼》、《仪礼》和《礼记》,即通常所说的"三礼"。《三礼》是古代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

《周礼》又称《周官》,讲官制和政治制度。《仪礼》记述有关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礼仪制度。《礼记》则是一部秦汉以前儒家有关各种礼仪制度的论著选集,其中既有礼仪制度的记述,又有关于礼的理论及其伦理道德、学术思想的论述。

以人法天(天生万物,为而不害,人从天道则以人类为本)的理想国纲领《周礼》,西汉的景帝、武帝之际,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征得一批古书,其中一部名为《周官》。原书当有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等六篇,冬官篇已亡,汉儒取性质与之相似的《考工记》补其缺。王莽时,因刘歆奏请,《周官》被列入学官,并更名为《周礼》。东汉末,经学大师郑玄为《周礼》作了出色的注。由于郑玄的崇高学术声望,《周礼》一跃而居《三礼》之首,成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

2.周礼主要内容

《周礼》是一部通过官制来表达治国方案的著作,内容极为丰富。《周礼》六官的分工大致为:天官主管宫廷,地官主管民政,春官主管宗族,夏官主管军事,秋官主管刑罚,冬官主管营造,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在上古文献中实属罕见。《周礼》所记载的礼的体系最为系统,既有祭祀、朝觐、封国、巡狩、丧葬等等的国家大典,也有如用鼎制度、乐悬制度、车骑制度、服饰制度、礼玉制度等等的具体规制,还有各种礼器的等级、组合、形制、度数的记载。许多制度仅见于此书,因而尤其宝贵。

3. 书籍目录

周礼·天官冢宰第一  

周礼·地官司徒第二  

周礼·春官宗伯第三  

周礼·夏官司马第四  

周礼·秋官司寇第五  

周礼·冬官考工记第六

4.制礼名目繁多

周礼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它的名目繁多,有吉礼、嘉礼、凶礼、宾礼、军礼等。他是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如周礼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

王九鼎(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猪肉、鲜鱼、鲜肉干)、

诸侯七鼎(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猪肉)、

卿大夫五鼎(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

士三鼎(乳猪、干鱼、干肉)。乐舞数量也有差异。

礼乐制度自周公制定后,任何人都不能修改。周王有权惩罚违礼的贵族。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西周时期。为了加强统治,周王朝初期的统治者实行了“封诸侯,建同姓”的政策,把周王室贵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西周的属国。周武王死后,年幼的成王继位,武王的弟弟姬旦即周公辅政。周公旦是位德才兼备并且忠心耿耿的臣子,曹操曾于《短歌行》中曾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来赞扬他的忠诚与认真。周公在“分邦建国”的基础上“制礼作乐”,总结、继承、完善,从而系统地建立了一整套有关“礼”“乐”的完善制度。

主要有“畿服”制、“爵谥”制、“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和“乐”制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和贵贱等级制。在殷商时,君位的继承多半是兄终弟及,传位不定。周公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即以血缘为纽带,规定周天子的王位由长子继承。同时把其他庶子分封为诸侯卿大夫。他们与天子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小宗与大宗的关系。周公旦还制定子一系列严格的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的礼仪制度,以调整中央和地方、王侯与臣民的关系,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这就是所谓的礼乐制度,孔子一生所追求的就是这种有秩序的社会。西周的礼乐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相传由周公制定。

周公所制定的“礼”,是维护统治者等级制度的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和各项典章制度的总称,后来发展为区分贵贱尊卑的等级教条。“乐”则是配合各贵族进行礼仪活动而制作的舞乐。舞乐的规模,必须同享受的级别保持一致。西周的礼乐制度,形成了西周特色的礼乐文化与礼乐文明,对后来历代中国文化都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礼”强调的是“别”,即所谓“尊尊”;“乐”的作用是“和”,即所谓“亲亲”。有别有和,是巩固周人内部团结的两方面。  

“礼”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尊卑贵贱的区分,即宗法制,进一步讲是继承制的确立。在当时的具体条件下,无疑形成了一种以华夏族为主体的层次分明的政权机构,一种远较殷人的统治为进步的机构。由宗法制必然推演出维护父尊子卑,兄尊弟卑,天子尊,诸侯卑的等级森严的礼法。这种礼法是隶属关系的外在化。反过来,它又起到巩固宗法制的作用,其目的是维护父权制,维护周天子统治,谁要是违反了礼仪、居室、服饰、用具等等的具体规定,便视为非礼、僭越。  周天子能授民授疆土,则必以土地国有为前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在周公文治武功盛极一时的时代,并非虚构。

5.理想治国典制

周礼展示了一个完善的国家典制,国中的一切都井然有序,富于哲理。三读之后,令人顿生"治天下如指之掌中"的感觉。例如,国家的行政规划有以下表述:

①国都。

《周礼》国都地点的选择,是通过"土圭"来确定的。《周礼·大宗伯》云:

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影),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影)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制其畿方千里而封树之。

解读:土圭是一种测日影长短的工具。所谓"测土深",是通过测量土圭显示的日影长短,求得不东、不西、不南、不北之地,也就是"地中"。夏至之日,此地土圭的影长为一尺五寸。之所以作如此选择,是因为"地中"是天地、四时、风雨、阴阳的交会之处,也就是宇宙间阴阳冲和的中心。

②九畿(jī)。

《周礼》以土圭测日影,在地中建王城,既是哲学寓意的需要,也是"体国经野"的需要。王者划分国野和野外之地,都以王城为中心。如方千里的王畿,就是以王城为中心建立的。王畿之外有所谓"九畿"。《周礼·夏官·大司马》云:

方千里曰国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蕃畿。

可知九畿的分布,是以方千里的王畿为中心,其四外的五千里之地,依次划分为侯畿、甸畿、男畿、采畿、卫畿、蛮畿、夷畿、镇畿、蕃畿等九层,大小相套,依次迭远。相邻之畿的间隔都是五百里。《尚书》中确有侯、甸、男、卫、采等外服的名称,却没有如此类似于同心圆的分布。

③居民组织。

《周礼》的居民组织有两类:国都之外的四郊之地称为乡,郊外之地称为遂。乡之下细分为州、党、族、闾、比等五级行政组织。遂之下细分为邻、里、酂、鄙、县等五级行政组织。

④《周礼》记载的两个系统。

一是农田系统,二是沟洫系统。

农田以""为基本单位,一夫受田百亩。夫田与夫田之间有称为""的水渠,遂上有称为""的道路。每十夫之田之间,有称为""的水渠,沟上有称为""的道路。每百夫之田之间,有称为""的水渠,洫上有称为""的道路。每千夫之田之间,有称为""的水渠,浍上有称为""的道路。每万夫之田之间,有称为""的水渠,川上有称为""的道路。如此通达于王畿。

仅就以上数例,就不难发现《周礼》的制度有相当的理想化的成分。将国都建在"地中",其理论色彩十分鲜明,实际上是无法操作的。整齐划一的九畿制度、居民组织、沟洫道路系统,遑论古代中国,就是移山填海的大跃进时代也没有实现过。因此,我们说《周礼》是理想国的蓝图。

6. 周礼的原则    

“亲亲”指必须亲爱自己的亲属,特别是以父权为中心的尊亲属,子弟必须孝顺父兄,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分封和任命官吏必须“任人唯亲”,使亲者贵、疏者贱,并按嫡长继承制代代世袭下去。    

“尊尊”指下级必须尊敬和服从上级、特别是作为天下大宗的天子和一国宗主的国君,严格上下等级秩序,不得僭越,不许犯上作乱。    

“长长”指小辈必须敬重长辈。    

“男女有别”指男尊女卑、“男女授受不亲”和同姓不婚。    

7.周礼的作用    

西周时期,周礼具有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具备法的性质和作用。    

首先,周礼完全具有法的三个基本特征,即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和强制性。无论是抽象的精神原则还是具体的礼仪形式,都对社会成员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很明显地具有规范性。周礼经过西周初年掌握实际政权的周公制定,为后世各代君主所认可和遵循,所以毫无疑问具有国家意志性。西周时期一切对礼的违反,都会导致国家强制力的制裁,强制性也明显地体现在西周礼制之中。    

其次,当时上至国家根本方针、组织制度,下至社会成员的生活,都与礼密切相关,都受到礼的制约。周礼已经渗透到各个社会领域,起着广泛的调整作用。   .

8.作者介绍

周公旦,西周政治家。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亦称叔旦。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当国。武王死后又平定“三监”叛乱,大行封建,营建东都,制礼作乐,还政成王,在巩固和发展周王朝的统治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周公在当时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个多才多艺的诗人、学者。其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等人勾结商纣子武庚和徐、奄等东方夷族反叛。他奉命出师,三年后平叛,并将国家势力扩展至东海。后建成周洛邑,作为东都。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其言论见于《尚书》诸篇。

(二)读《周礼》,了解儒家思想

    1. 《周礼》人法天的思想

《周礼》作者的立意,并非要实录某朝某代的典制,而是要为千秋万世立法则。作者希冀透过此书表达自己对社会、对天人关系的哲学思考,全书的谋篇布局,无不受此左右。儒家认为,人和社会都不过是自然精神的复制品。战国时期,阴阳五行思想勃兴,学术界盛行以人法天之风,讲求人与自然的联系,主张社会组织仿效自然法则,因而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说。《周礼》作者正是"以人法天"思想的积极奉行者。  

《周礼》以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等六篇为间架。天、地、春、夏、秋、冬即天地四方六合,就是古人所说的宇宙。《周礼》六官即六卿,根据作者的安排,每卿统领六十官职。所以,六卿的职官总数为三百六十。众所周知,三百六十正是周天的度数。《周礼》原名《周官》,所谓《周官》,其实就是"周天之官"的意思。作者以"周官"为书名,暗含了该书的宇宙框架和周天度数的布局,以及"以人法天"的原则。其后,刘歆将《周官》更名为《周礼》,虽然有抬高其地位的用心,但却是歪曲了作者的本意。

今从其思想内容分析,则说明儒家思想发展到战国后期,融合道、法、阴阳等家思想,与春秋孔子时思想发生极大变化。《周礼》所涉及的内容极为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堪称为上古文化史之宝库.,广义的周礼指宗法制度,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宗庙祭祀制度。

狭义的包括: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

吉礼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嘉礼是和合天人之际,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如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主要指天子与诸侯国以及诸侯国之间的往来交际之礼。也有民间相见礼,军礼是军队操演、征伐之礼.。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

在儒家的传统理念中,阴、阳是最基本的一对哲学范畴,天下万物,非阴即阳。《周礼》作者将这一本属于思想领域的概念,充分运用到了政治机制的层面。《周礼》中的阴阳,几乎无处不在。

《天官·内小臣》说政令有阳令、阴令;

《天官·内宰》说礼仪有阳礼、阴礼;

《地官·牧人》说祭祀有阳祀、阴祀等等。

王城中"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布局,也是阴阳思想的体现。南为阳,故天子南面听朝;北为阴,故王后北面治市。左为阳,是人道之所向,故祖庙在左;右为阴,是地道之所尊,故社稷在右。如前所述,《周礼》王城的选址也是在阴阳之中。所以,钱穆先生说,《周礼》"把整个宇宙,全部人生,都阴阳配偶化了"(《周官著作时代考》)。  

战国又是五行思想盛行的时代。阴、阳二气相互摩荡,产生金、木、水、火、土五行。世间万事万物,都得纳入以五行作为间架的体系,如东南西北中等五方,宫商角徵羽等五声,青赤白黑黄等五色,酸苦辛咸甘等五味,等等。五行思想在《周礼》中也得到了重要体现。

在《周礼》的国家重大祭祀中,地官奉牛牲、春官奉鸡牲、夏官奉羊牲、秋官奉犬牲、冬官奉豕牲。众所周知,在五行体系中,鸡为木畜,羊为火畜、犬为金畜、豕为水畜、牛为土畜。《周礼》五官所奉五牲,与五行思想中五畜与五方的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具有明显的五行象类的思想。

与此相呼应,地官有"牛人"一职,春官有"鸡人"一职,夏官有"羊人"一职,秋官有"犬人"一职,冬官有"豕人"一职。  

综上所述,《周礼》是一部以人法天的理想国的蓝图。这样说,丝毫不意味着《周礼》中没有先秦礼制的素地。恰恰相反,作者对前代的史料作了很多吸收,但不是简单移用,而是按照其哲学理念进行某些改造,然后与作者创新的材料糅合,构成新的体系。  

蕴涵于《周礼》内部的思想体系,有着较为明显的时代特征。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诸家本各为畛域,《易》家言阴阳而不及五行,《洪范》言五行而不及阴阳;儒家讳论法治,法家讥谈儒学。阴阳与五行,经由邹衍方始结合;儒与法,经由荀子才相交融。儒、法、阴阳、五行的结合,肇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

《周礼》以儒家思想为主干,融合法、阴阳、五行诸家,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点。其精致的程度,超过《吕氏春秋》,因而其成书年代有可能在《吕氏春秋》之后,而晚至西汉初。  

2.治国思想:

《周礼》含有丰富的治国思想,《天官》概括为"六典""八法""八则""八柄""八统""九职""九赋""九式""九贡""九两"等十大法则,并在地官、春官、夏官、秋官的叙官中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详密严谨,宏纤毕贯,对于提升后世的行政管理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周礼》对官员、百姓,采用儒法兼融、德主刑辅的方针,不仅显示了相当成熟的政治思想,而且有着驾驭百官的管理技巧。管理府库财物的措施,严密细致,相互制约,体现了高超的运筹智慧。书中有许多至今犹有生命力的,可以借鉴的制度。

历史上每逢重大变革之际,多有把《周礼》作为重要的思想资源,从中寻找变法或改革的思想武器者,如西汉的王莽改制、六朝的宇文周革典、北宋的王安石等,变法无不以《周礼》为圭臬。清末,外患内忧交逼,为挽救颓势,孙诒让作《周官政要》,证明《周礼》所蕴涵的治国之道不亚于西方。朝鲜时代后期的著名学者丁若镛(号茶山),曾撰作三十万言的《经世遗表》,主张用《周礼》改革朝鲜的政治制度。

任何一位空想家都不可能脱离现实来勾画理想国的蓝图,《周礼》也是如此,在理想化的框架之下,作者利用了大量历史材料加以填充。不过,作者在使用时往往根据需要作了加工和改造,这是读《周礼》时必须注意的,这也正是此书的复杂之处。

(三)学术与治术兼包

《周礼》一书,体大思精,学术与治术无所不包,因而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后儒叹为"非圣贤不能作",诚非无稽之谈。所谓"学术",是说该书从来就是今古文之争的焦点。如此,《周礼》依然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唐人为"九经"作疏,其中最好的一部就是贾公彦的《周礼疏》,受到朱熹的赞赏。清儒为"十三经"作新疏,孙诒让的《周礼正义》冠绝一世,至今无有出其右者。历代学者围绕《周礼》真伪等问题所作的种种考索,更是浩繁之至。

所谓治术,是说《周礼》作为一部治国纲领,成为历代政治家取法的楷模。古人言必称三代,三代之英在周。古人笃信《周礼》出自周公,书中完善的官制体系和丰富的治国思想,成为帝王、文人取之不尽的人文。

《周礼》的许多礼制,影响百代。如从隋代开始实行的"三省六部制",其中的"六部",就是仿照《周礼》的"六官"设置的。唐代将六部之名定为吏、户、礼、兵、刑、工,作为中央官制的主体,为后世所遵循,一直沿用到清朝灭亡。

历朝修订典制,如唐《开元六典》、宋《开宝通礼》、明《大明集礼》等,也都是以《周礼》为蓝本,斟酌损益而成。又如"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都城格局,成为历代帝王向往的楷模。但历朝都城,大都沿用前朝旧址,故其格局难以刷新。元始祖忽必烈建在北京建立元大都时,得以在金的上京附近重新规划,乃以《周礼》为范本,建立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格局。

以后,明、清两朝不仅沿用不废,还仿照《周礼》,建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等,形成今日的布局。朝鲜的汉城,同样有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格局,乃是海外依仿《周礼》建都的典范。  

(四)学习周礼的意义    

《周礼》原名《周官》,乃西汉景、武之际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征得的先秦古书之一。贾公彦《周礼正义序》指出:“《周官》孝武之时始出,秘而不传”;“既出于山岩屋壁,复入于秘府,五家之儒莫得见焉。至孝成皇帝,达才通人刘向、子歆校理秘書,始得列序,著于《录》《略》。然亡其《冬官》一篇,以《考工记》足之”。此书直到刘向、刘歆父子校理秘府文献才发现,并加以著录。

王莽时,因刘歆奏请,《周官》被列入学官,更名为《周礼》。东汉初,刘歆门人杜子春传授《周礼》之学,一时注家蜂起,郑玄序云:“世祖以来,通人达士大中大夫郑少赣名兴,及子大司农仲师名众,故议郎卫次仲,侍中贾君景伯,南郡太守马季长,皆作《周礼解诂》。”(《周礼注疏序》)到东汉末,经学大师郑玄为之作注,《周礼》一跃而居“三礼”之首。    

关于《周礼》的作者及其年代,历代学者进行了长期的争论,正如《四库提要》所说:《周礼》“于诸经之中,其出最晚,其真伪亦纷如聚讼,不可缕举”。古代名家大儒,近代梁启超、胡适、顾颉刚、钱穆、钱玄同、郭沫若、徐复观、杜国庠、杨向奎等著名学者,都介入这场大讨论,大致有西周说、春秋说、战国说、秦汉之际说、汉初说、王莽伪作说等六种说法。

关于这些争论的具体意见,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只需确定《周礼》的文献性质便足矣。    

(五)出自《周礼》的成语

《周礼》是周朝的礼仪教材,后人把周代的所有礼仪习惯称为“周礼”。

1.〔鸟兽行〕《周礼·夏官·大司马》:“外内乱,鸟兽行,则灭之。”

释义:像飞禽走兽一样的行为。比喻乱伦

2. 安富恤贫 〕《周礼 地官 大司徒》:“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

释义:使富有的人安定,贫穷的人得到救济。

3. 贩夫贩妇 〕《周礼·地官·司市》:“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释义:旧称小商小贩。

4. 各有所职 〕《周礼·天官·冢宰》高官分职注:“各有所职,而百事举。”释义:各人有各人负责的事。比喻分工明确。

5. 乌焉成马 〕《周礼 天官 缝人》:“丧,缝棺饰焉汉 郑玄注:“故书焉为马,杜子春云'当为焉...

释义:指文字因形体相似而转写错误。

6. 利害相关 〕《周礼·夏宫·职方氏》:“周知其利害。”

释义:指有密切的利害关系。

7. 利害攸关 〕《周礼·夏宫·职方氏》:“周知其利害。”

释义:利害所关。指有密切的利害关系。

8. 生杀予夺 〕《周礼 春官 内史》:“五曰杀,六曰生,七曰予,八曰夺。”.

释义:生:让人活;杀:把人处死;予:给予;赏赐;夺:剥夺;处罚。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大权。 

9.  坐而论道 〕《周礼 考工记序》:“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

释义:论道:谈论道理、学说、主张。坐着谈论各种事理。形容脱离实际;空谈理论。

10.  朱槃玉敦 〕《周礼·天官·玉府》:“若合诸侯,则共珠槃玉敦。”...

释义:珠槃:用珍珠装饰的盘子;玉敦:玉制的盛器。特指古代天子、诸侯歃血为盟时所用的礼器。

11.  朱盘玉敦 〕《周礼 天官 玉府》:“若合诸侯,则共珠盘玉敦。”.

  释义:珠盘:用珍珠装饰的盘子;玉敦:玉制的盛器。特指古代天子、诸侯歃血为盟时所用的礼器。

12. 进贤兴功 〕《周礼·夏官·大司马》:“进贤兴功,以作邦国。”贾公彥疏:“以臣有贤有功举之与...

释义:谓荐举贤士功臣。 

13. 贵游子弟 〕《周礼·地官·师氏》:“凡国之贵游子弟学焉。”

释义:贵游:无官职的贵族。贵族或达官贵人的子弟

14.  安富恤穷 〕《周礼 地官 大司徒》:“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

释义:安:安定;恤:体恤。安定富有者,振济贫苦者。指统治者治国安民之道

15. 暴内陵外 〕《周礼 夏官 司马上》:“贼贤害民,则伐之,暴内陵外,则坛之。”...

释义:暴:残害;陵:同“凌”,侵犯,凌侮。对内残害百姓,对外欺压弱小

16. 肺石风清 〕《周礼·秋官·大司寇》:“凡远近茕独老幼之欲有复于上而其长弗达者,立于肺石三日...

释义:百姓可以站在上面控诉地方官。比喻法庭裁判公正。

17. 体国经野 〕《周礼 天官 序官》:“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高官分职,以民为极。...

释义:体:划分;国:都城;经:丈量;野:田野。把都城划分为若干区域,由官宦贵族分别居住或让奴隶平民耕作。泛指治理国家。

18. 三槐九棘 〕《周礼·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后。 ...

释义:《周礼 秋官 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后。”郑玄注:“树棘以为位者,取其赤心而外刺,象以赤心三刺也。槐之言怀也,怀来人于此,欲与之谋。”后以“三槐九

19. 审曲面势 〕《周礼·考工记序》:“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

释义:“审曲面埶”。原指工匠做器物时审度材料的曲直。后指区别情况,适当安排营造。

20. 宋斤鲁削 〕语出《周礼 考工记序》:“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

释义:宋国产的斧头和鲁国产的曲刀。比喻当地特产的精良工具。

21. 询迁询谋 〕语出《周礼·秋官·小司寇》:“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

释义:谓国家的安危、国都的迁徙、国君的拥立,都要征求人民的意见。语本《周礼·秋官·小司寇》:“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

22. 一献三酬 〕《周礼·考工记·梓人》:“梓人为饮器,勺一升,爵一升,觚三升,献以爵而酬以觚,献以爵而酬以觚,一献而三酬。 

释义:《周礼·考工记·梓人》:“梓人为饮器,勺一升,爵一升,觚三升,献以爵而酬以觚,一献而三酬。”后因以“一献三酬”谓人臣过蒙宠幸。亦作“一献三售”。

23. 珠槃玉敦 〕《周礼 天官 王府》:“合诸侯则供珠槃玉敦。”郑玄注:“敦,槃类,珠玉以为饰。...

释义:古代诸侯盟誓时用的器具。引申为订立盟约。

24. 许友以死 〕《周礼·曲礼上》:“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 释义:许:应许。朋友以死相许。形容重友谊

25.. 昭穆伦序 〕《周礼·春官·冢人》:“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

释义:昭穆: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始祖居中,二、四、六世居左称昭,三、五、七世居右称穆;伦序:伦常次序。泛指家族辈分

二、仪礼

《仪礼》为儒家十三经之一,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共十七篇。内容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各种礼仪,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秦之前篇目不详,汉初高堂生传仪礼。

(一)仪礼简介

   1.仪礼简介

在宗教意识不甚发达的古代中国,中华民族的祭祀等原始宗教仪式并未象其他一些民族那样发展成为正式的宗教,而是很快转化为礼仪、制度形式来约束世道人心,共有一百多卷的《仪礼》便是一部详细的礼仪制度章程。告诉人们在何种场合下应该穿何种衣服、站或坐在哪个方向或位置、第一第二第三……每一步该如何如何去做等等。据《仪礼》载,天子、诸侯、大夫、士日常所践行的礼有: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礼、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士丧礼、丧服、既夕礼等等。

《仪礼》文字艰涩,内容枯燥,治史者对它望而生畏。而且是“三礼”中成书较早的一部,据考古材料及古文献所知,商、周统治者有名目繁多的典礼,其仪节日益繁缛复杂,非有专门职业训练并经常排练演习者,不能经办这些典礼。儒生掌握的可能创行于西周并在春秋以后更加通用的各种仪节单,经不断排练补充,整齐厘订,成为职业手册。他们要为天子、诸侯、士大夫举行各种不同的礼,因此保存的仪节单很多,曾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的记载。但传到汉代只剩了十七篇,包括冠、婚、丧祭、朝聘、射乡五项典礼仪节,由高堂生作为专供士大夫阶层施行的“士礼”传授,称作《礼经》,为“五经”之一。

2.历史来源

《仪礼》中记载的一套礼仪, 带有极其明显的阶级烙印。但还不能说所有的仪节全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因为其中有些形式是从氏族制时期传袭下来的礼俗。所以通读这书,不仅能了解周鲁各国贵族生活的一些侧面,还可以从中窥探远古的史影。

比如冠礼,就是由远古氏族制时期的成丁礼变化而来的。可见《仪礼》书中不仅反映了周代贵族冠婚丧祭、饮射朝聘的生活,而且它还保留了一些远古礼俗的外壳。

再如乡饮酒礼,据杨宽论证,认为它起源于氏族聚落的会食制度。这种礼节主旨在于尊长和养老。“周族自从进入中原,建立王朝,多数成为统治阶级,其父系家长制已转化成为宗法制度,原来习惯上应用的礼仪也转化为维护宗法制度和贵族特权的手段”。乡饮酒礼就变成在基层行政组织中分别贵族长幼等次的礼节了。

可见《仪礼》书中不仅反映了周代贵族冠婚丧祭、饮射朝聘的生活,而且它还保留了一些远古礼俗的外壳。

刘邦建立汉王朝,朝仪出于叔孙通之手,他本是秦朝的博士,多采用秦朝的礼仪。

4.文献记载

中国历代王朝很重视礼制,从殷周到清代,几千年来中国都有自己的一系列礼仪制度。在漫长的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里,礼制是一种很特殊的上层建筑,了解礼制,就能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认识更为具体。

礼是儒家学说中的核心部分:先秦的六经中有《礼》,汉代立五经学官,其中也有《礼》。唐立九经,中有“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宋代立十三经,中间也有“三礼”。礼一直是古代贵族子弟和一般士人的必修课程。过去的三千年里,大多数士大夫的知识结构中,礼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仪礼》原来就叫《礼》,汉朝人称为《士礼》,对《礼记》而言,又叫《礼经》。到了晋代才称《仪礼》,比如《晋书·荀崧传》就有请立郑玄《仪礼》博士的话。其实,改称《仪礼》也不无道理,因为《仪礼》十七篇,全是礼仪的详细记录,这书一般光记仪节,不讲礼的意义。

《仪礼》是儒家传习最早的一部书。以前人们说这书是周公姬旦做的,不大可信。《史记》和《汉书》都认为出于孔子。《史记·孔子世家》上说:“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述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足,则吾能徵之矣。’观殷夏所损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故《书传》《礼》记自孔氏。”《汉书.儒林传》上说孔子“论《诗》则首《周甫》,缀周之礼”。司马迁说《礼》记自孔氏,班固说孔子把周代残留的礼采缀成书。《礼记·杂记下》上也说:“恤由之丧,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士丧礼》于是乎书。”显然,《仪礼》成书于东周时代。

孔子本人是位礼学大家,《史记》上说孔子从小就好礼:“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他特别留意各代各国的礼,曾“适周问礼”,注意采辑搜访,《论语·八佾篇》上说“子入太庙每事问”,他时刻是注意礼事的。他编辑的《礼》,是传授弟子们的一项重要课程。这门课程不光是讲授,尤其重视实习。《礼记·射义》上说“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这是在演习《乡饮酒礼》。他在鲁国是这样,周游列国也是这样,《史记·孔子世家》上说,“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于大树下”。可见他颠沛造次都不忘《礼》。

(二)仪礼内容

现存《仪礼》的篇次,是郑玄采用刘向《别录》所定的次序,即士冠礼第一,士婚礼第二,士相见礼第三,乡饮酒礼第四,乡射礼第五,燕礼第六,大射礼第七,聘扎第八,公食大夫礼第九,觐礼第十,丧服第十一,士丧礼第十二,既夕第十三,士虞礼第十四,特牲馈食礼第十五,少牢馈食礼第十六,有司彻第十七。

按照郑玄注本的篇次,十七篇内容如下:

第一篇士冠礼:古代贵族子弟到了二十岁,可以作为本族一个正式成员,为此而特别举行一种加冠典礼,从而使本人和宗族都明确认定他已成人,人生的一个崭新的重要的阶段开始了。这篇礼文记载了这项礼节的详细经过。

第二篇昏礼:古代贵族把结婚看成为上事宗庙、下继后世的神圣责任,这篇礼文就是记载男女双方在家长主持下,从纳采到婚后庙见的一系列礼仪。

第三篇士相见礼:是记载贵族与贵族第一次交往,带着礼物登门求见和对方回拜的礼节。

第四篇乡饮酒礼:记载的是古代基层行政组织定期举行的以敬老为中心的酒会仪式。

第五篇乡射礼:记载的是古代基层行政组织定期举行的射箭比赛大会的具体仪节。

第六篇燕礼:记载的是诸侯和他的大臣们举行酒会的详细礼节,酒会上有宫廷艺术家的演奏和歌唱。

第七篇大射礼:记载的是在国君主持下举行的射箭比赛大会的具体仪节,参加比赛大会的人都是各级贵族。

第八篇聘礼:记载的是国君派遣大臣到他国进行礼节性访问的具体细节。

第九篇公食大夫礼:记载的是国君举行宴会招待来访外国大臣的礼节。

第十篇觐礼:记载的是诸侯朝见天子的礼节。

第十一篇丧服:记载的是人们对死去的亲属,根据亲疏远近而在丧服和服期上有种种差别的制度。

第十二篇士丧礼、第十三篇既夕,这两篇记载的是一般贵族从死到埋葬的一系列的详细仪节。

第十四篇士虞礼:记载的是一般贵族埋葬其父母后,回家所举行的安魂礼。

第十五篇特牲馈食礼:记载的是一般贵族定期在家庙中祭祀祖祢的礼节。

第十六篇少牢馈食礼、

第十七篇有司彻;

这两篇记载的是大夫一级的贵族在家庙中祭祀祖祢的礼节。

(三)仪礼的社会价值及作用

1.仪礼的社会价值

《仪礼》作为一部上古的经典,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此书来源甚古,涉及面广,从冠婚飨射到朝聘丧葬,无所不备,犹如一幅古代社会生活的长卷,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史料之一。书中记载的古代宫室、车旗、服饰、饮食、丧葬之制,以及各种礼乐器的形制、组合方式等等尤其详尽,考古学家在研究上古遗址及出土器物时,每每要质正于《仪礼》。

《仪礼》还保存了相当丰富的上古语汇,为语言、文献学的研究提供了价值很高的资料。《仪礼》对于上古史的研究几乎是不可或缺的,古代中国是宗法制社,大到政治制度,小到一家一族,无不浸润于其中。《仪礼》对宗法制度的阐述,是封建宗法制的理论形态,要深刻把握古代中国的特质,就不能不求于此。此外,《仪礼》所记各种礼典,对于研究古人的伦理思想、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其次,尽管宋代以后,《仪礼》一书在学术界受到冷落,但在皇室的礼仪制度中,《仪礼》始终是作为圣人之典而受到尊重的。从唐代的开元礼到宋代的《政和五礼新仪》、《大明集礼》,乃至《大清会典》,皇室主要成员的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以及聘礼、觐礼等,都是以《仪礼》作为蓝本,加以损益而成的。

再次,由于佛教的传入,使民间的传统生活习惯发生很大变化,如果听之任之,则中国的传统文化将有全面佛教化的可能。宋代的有识之士如司马光、朱熹等,意识到《仪礼》中的礼制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典型,如果它从中国社会彻底消失,那将是儒家文化的彻底消失。他们顺应时势、对《仪礼》进行删繁就简,取精用弘的改革,摘取其中最能体现儒家人文精神的冠、婚、丧、祭诸礼,率先实行,并在士大夫阶层中加以提倡,收到了比较积极的成效。可见,《仪礼》在宋代时还起过捍卫民族文化的作用。

《仪礼》在今天,我们应该利用《仪礼》礼义中的合理内核。《仪礼》中的许多礼仪,是儒家精心研究的结晶,有许多思想至今没有过时。对于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该保持应有的尊重,并以科学的态度加以总结,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用。今礼之中有古义,人们不自知罢了;古礼也可以今用,这正是我们应该象王安石、朱熹那样,认真研究的课题。

2.如何读《仪礼》,了解它的社会作用

《仪礼》在中国古籍中属于很枯燥难懂的一种书,但只要认真,讲求方法,利用学者的学习经验和研究成果,对我们的学习有帮助的。

第一,对书里提到的各种名物礼器,如笾豆爵俎之类,既要细看注文,也要找有关书籍看看图,这就更能加强印象。如果把书中提到的各种器物分类(如衣着、射具、饮食、器皿、宫室等)记出,自然更好。此外对一些常出现的比较抽象的词汇,要弄清其含义。

第二,辨明行礼的处所以及人和物所在的方位。阅读时可以随手画画示意图。弄不清这点,就往往看不懂礼文。

第三,一套礼是由许多仪节组成的。例如,一篇《士昏礼》是由纳采,问名及礼使,纳古,纳徵,请期,陈馔,亲迎,成礼,妇见舅姑,醴妇,妇馈舅姑,舅姑飨妇,飨送者,庙见等十三个小节组成的。如果不分节,即使读后也会没有头绪。

第四,《仪礼》中有许多礼例贯穿各篇礼节当中,礼文虽不明说,而其仪节都无不符合这种内在的规定性。如凡室中房中之拜以西面为敬,堂下之拜以北面为敬;凡升阶皆让,宾主敌者俱升,不敌者不俱升;凡礼盛者必先盥……。仔细阅读,就可以归纳出许多条礼例来。礼例理解的越多,对这书的理解就越透。

(四)仪礼成书和传授

历代王朝很重视礼制。每个王朝的建立,都要物色一些精于礼学的专家,来制定一整套礼仪。朝廷之所以重视这项工作,是因为礼制对于巩固尊卑的等级制度,维护阶级对立的社会秩序,都有很大的作用。从殷周到清代,几千年来中国有自己的一系列礼仪制度。现存的古籍中关于礼制的,仍然有一大批。在漫长的奴隶制和封建制的社会里,礼制是一种颇为特殊的上层建筑。了解些中国历史上的礼制,就能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认识更为具体。
    礼是儒家学说中的核心部分。先秦的六经中有《礼》,汉代立五经学官,其中也有《礼》。唐立九经,中有“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宋代立十三经,中间也有“三礼”。礼一直是古代贵族子弟和一般士人的必修课程。过去的三千年里,大多数士大夫的知识结构中,礼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仪礼》原来就叫《礼》,汉朝人称为《士礼》,对《礼记》而言,又叫《礼经》。到了晋代才称《仪礼》,比如《晋书·荀崧传》就有请立郑玄《仪礼》博士的话。其实,改称《仪礼》也不无道理,因为《仪礼》十七篇,全是礼仪的详细记录,这书一般光记仪节,不讲礼的意义。《仪礼》是儒家传习最早的一部书。以前人们说这书是周公姬旦做的,不大可信。《史记》和《汉书》都认为出于孔子。

《史记·孔子世家》上说:“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述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观殷夏所损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故《书传》、《礼》记自孔氏。”

《汉书“儒林传》上说孔子“论《诗》则首《周甫》,缀周之礼”。司马迁说《礼》记自孔氏,班固说孔子把周代残留的礼采缀成书。《礼记·杂记下》上也说:“恤由之丧,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士丧礼》于是乎书。”显然,《仪礼》成书于东周时代。

 《仪礼》一书形诸文字是在东周时期,而其中所记录的礼仪活动,在成书以前早就有了。也就是说,《仪礼》一书所反映的礼节形式,不仅有东周时代周鲁各国的,也含有更早一些时候的。因为礼仪也好,礼俗也好,都有很大的因袭性。就拿跪拜礼节来说,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盛行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而它并没有随封建社会的结束而绝迹。据《孔子世家》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授弟子有好几千人,身通六艺的有七十二人。孔子死后,“而诸儒亦讲礼乡饮大射于孔子冢。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至于汉二百年不绝”。甚至在残酷的战争年代里,孔门的儒生弟子们对于诗书礼乐的学习也没有中断。

《史记·儒林列传》上说,楚汉相争时,刘邦“举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次厄运,但这种野蛮措施并没有也不能阻止住诗书礼乐的流传。西汉的史学家司马迁,说他自己亲眼看到“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的情景,而留连忘返。

《汉书·儒林传》上说,汉兴,鲁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而萧奋以《礼》至淮阳太守。孟卿事萧奋,以授后仓、闾丘卿。仓授闻人通汉、戴德、戴圣、庆普。从此传授不断,《汉书》、《后汉书》上都记录了传授关系。到东汉时,学者郑玄给这十七篇礼文作了精当的注解,达既更有助于此书的广泛传习了。

三、《礼记》中的名言名句

(一)《礼记》中的名言名句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集成。

《礼记》在儒家经典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礼记》在曹魏时期升格为“经”,并在唐代进一步升格为“五经”之一,取代了《仪礼》的地位。《礼记》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并列,被尊为“四书”之一。书中大量记载了包括称谓、辞令、服饰、家教、尊老、丧祭、教化、礼俗等在在儒家“十三经”中,《礼记》最集中、最全面、最系统地记述、阐释了儒家思想学说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学习儒家思想的重要教材。

1.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2.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4.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5.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6.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7.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8.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9.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

10.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2.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13.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14.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15.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6.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

17.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18.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19.举大事必慎其终始。

20.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21.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

22.诚者,物之终绐,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23.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24.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25.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26.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27.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28.君子慎独。

29.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30.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31.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32.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33.听于无声,视于无形。 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爵位相先也,患难相死也,久相待也,远相致也。

34.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

35.仁者义之本也。

36.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37.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38.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

39.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40.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41.仁者莫大于爱人。

42.择不食之地而葬 。

43.其德薄者其志轻。

44.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其声不如察。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45.择师不可不慎也。

46.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君学 。

4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8.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49.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50.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51.古之建国,教学为先。

5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53.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54.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55.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56.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5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58.诚者,物之终绐,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59.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60.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八目)

61.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62.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二)《礼记》中的名言释义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译文】玉不雕琢,不会成为好的器物人不学习,不会懂得道理。   

2、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礼记·曲礼上》)  

【译文】遇见财物,不要随意占有遇到危难,不要随意逃避。  

3、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礼记·曲礼上》)  

【译文】鹦鹉虽能说话,终归还是飞鸟猩猩虽能说话,终归还是走兽。  

4、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译文】礼所崇尚的是有往有来。得到恩惠而不予报答,不合乎礼的要求;得到报答而不予恩惠,也不合乎礼的要求。  

5、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  

【译文】到一个地方时要问清当地的禁忌,到一个国家时要问清当地的习俗,到别人的家里要问清这家的避讳。  

6、曾子曰:“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礼记·檀弓上》) 

【译文】曾子说:“君子爱人是使之有德行,小人爱人则是姑息迁就。”  

7、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礼记·檀弓上》)  

【译文】生前要做有益于人的事,死了以后也不要危害别人。(这是成子高说的话,接着他还说,我死后,找一块不能耕种的土地葬了我。)  

8、夫子曰:“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译文】孔夫子说:“繁重的赋税和徭役比老虎还厉害啊!”  

9、苟无礼义、忠信、诚悫(què)之心以莅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礼记·檀弓下》)  

【译文】如果不用礼义、忠信及诚实之心对待百姓,即使百姓勉强结合,难道他们就不会离散了吗?  

10、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  

【译文】孔子说:“大道通行的时代,天下都是公正无私的,选拔贤能的人主持政事,讲究信用,推行和睦。”  

11、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礼记·曲礼上》)  

【译文】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意志不可自满,欢乐不可以走向极端。  12、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礼记·学记》)   

【译文】虽有美食,不去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有极高明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  

1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  

【译文】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授以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相长。  

14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礼记·学记》) 

【译文】凡是求学的过程,尊敬老师是很难做到的。老师受到尊重,然后他所传授的道理才可能受到尊重道理受到尊重,然后百姓才知道敬重学业。  

15、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  

【译文】一个人单独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切磋,就会学识短浅,见闻不广。  

16、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 政以一其行, 刑以防其奸。(《礼记·乐记》)  

【译文】礼仪用来引导人们的志向,音乐用来调和人们的声音,政令用来统一人们的行动,刑罚用来防止人们的奸邪。  

17、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  

【译文】一切音乐,都产生于人们的内心情感在心中激荡,便通过声音表现出来声音组合成条理,就叫做音乐。  

18、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礼记·乐记》)  

【译文】音乐是圣人所喜欢的它可以使民心向善,深刻地感动人心,使民风习俗改变。  

19、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  

【译文】只紧张而不松弛,即使周文王、周武王也做不到只松弛而不紧张,则周文王、周武王不会这样做有紧张有松弛,这才是周文王、周武王治理民众的办法。  

20、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礼记·祭义》)  

【译文】恶意的语言不从口中说出来,就不会招致别人用忿恨的语言回击你。  21、君子约言,小人先言。 (《礼记·坊记》)  

【译文】有道德的人注重干实事而并不多说话,品德低下的人总是抢先说大话,而不注重干实事。  

21、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 (《礼记·坊记》)  

【译文】孔子说:“有好事就称是别人的功劳,有过失就称是自己的过失,这样百姓对你的怨恨便逐渐消失了。”  

22、子曰:“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礼记·中庸》)  

【译文】孔子说:“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掌握过与不及这两端的意见,而采纳适中的用于百姓。”  

23、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礼记·中庸》)  

【译文】一个人能做到忠恕,就离道不远了;什么是忠恕呢?就是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24、子曰:“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礼记·中庸》)  

【译文】身居高位,不欺凌下面的人;身居下位,不攀附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抱怨了。遇事上不怨恨老天,下不归咎他人。  

25、子曰:“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礼记·中庸》) 

【译文】管理政事首先要得到人才,得到人才取决于他自身的品德修养,品德修养取决于是不是遵循正道,遵循正道又取决于有没有仁爱之心。”  

2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译文】任何事情,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  

2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译文】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  

28、居上不骄,为下不倍。(《礼记·中庸》)  

【译文】身居高位不骄傲跋扈,身居低位不自暴自弃。  

29、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记·表记》)

【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人的举动没有不得体的地方,对人的表情没有不合适的地方,对人的言语也没有失礼的地方。”

30、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礼记·大学》)  

【译文】聚集财富需遵循一条大道理:生产的人要多,耗财的人要少,谋财的人要勤奋,用财的人要节俭,这样财富就会经常保持充裕了。

31、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报者天下之利也。(《礼记·表记》) 

【译文】仁是天下行为的表率,义是天下行为的准则, 知恩图报是天下互惠互利的交往方式。  

32、君以民存,亦以民亡。” (《礼记·缁衣》)  

【译文】君主因为有民众而存在,也因为人民的叛离而灭亡。  

33、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礼记·缁衣》)  

【译文】孔子说:“说话实在而行为有法度,所以活着的时候志向坚定不移,死了以后也不会影响他的好名声。”  

34、言必先信,行必中正。 (《礼记·儒行》)  

【译文】说话一定先有信用,行为一定合乎正道。  

35、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 (《礼记·儒行》)  

【译文】儒者不看重金玉,而是以忠信为宝贵不希求土地,而以确立道义为土地不希求多有积蓄,而以多有学问为富有。”  

36、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礼记·儒行》) 

【译文】儒者可以亲近而不可威胁,可以接近而不可逼迫,可以杀害而不可侮辱。  

37、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礼记·儒行》)  

【译文】身体可以加害,而意志却不可动摇。   

38、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礼记·儒行》)  

【译文】荐举人才对内不排除自己的亲属,对外不排除对自己有怨恨的人。”  39、儒有澡身而浴德。(《礼记·儒行》)  

【译文】儒者用道德沐浴以使自身保持纯洁。  

40、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逊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礼记·儒行》)  

【译文】温和善良是仁的根本,恭敬谨慎是仁的基础,宽容余裕是仁的体现,谦逊待人是仁的能力,礼貌节义是仁的外表,言谈论说是仁的文采,歌舞音乐是仁的谐和,分财散物是仁的施予。  

41、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礼记·大学》)  

【译文】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叶,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结束。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4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大学》)  

【译文】只有对事物进行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才能使天下太平。  

4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礼记·大学》)  

【译文】财富可以装饰房屋,道德却可以修养身心。心胸宽广,身心自然舒泰安康,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44.治国必先齐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礼记·大学》)  

译文要想治理好国家, 首先要管好自己的家, 若家人尚且不能管教好却能去管教好别人, 这是没有的事啊。

45、以和为贵,忠信之美,优游之法。(《礼记·儒行》)  

【译文】以和为贵,以忠信为美,以从容宽厚为法则。  

46、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礼记·大学》)  

【译文】民众喜欢的他也喜欢,民众厌恶的他也厌恶,这样才可以称之为民众的父母了。  

47、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礼记·大学》)  

【译文】治国的道理是:得到民众就能得到国家,失去民众就会失去国家。  

48、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礼记·大学》)  

译文道德是根本,财富只是枝节。  

49、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 骄泰以失之。(《礼记·大学》)  

【译文】君子治国有条大道理:必须忠诚守信,才能得到它;骄纵奢侈,便会失去它。

50、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译文】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每天都新,新了还要更新。

51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曲礼上》  

【译文】对有德才的人要亲近而且敬重,畏服而且爱慕他。对于自己所爱的人,要能知道他的缺点,对于自己所憎恶的人,要能看到他的好处。  

52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礼记·曲礼上》  

【译文】那些能博闻强识而且能礼让的,修身行善而且不懈怠的,可以称之为君子。  

53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礼记·王制》  

【译文】凡是选用人材,须先考察他的德才,考察明白之后,才分派工作,胜任工作后才铨定爵位,然后给予相应的俸禄。  

54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礼记· 文王世子》  

【译文】能知道作一个好儿子,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父亲;知道作一个好臣下,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的君主;明白如何为人做事,然后才能使唤他。  

55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礼记 ·学记》

【译文】君子如果想要教化人民养成良好的风俗,他一定要从教育入手。  (教育是强国之根本。从古到今,教育都是人通向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催化剂。)  

56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礼记·礼运》  

【译文】食欲和性欲,是人最基本的欲望死亡和贫苦,是人最厌恶的事情。(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为了追求崇高的理想,为了保持清白的节操,可以不顾饮食男女,不避死亡贫苦,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正是我们应该继承的传统美德。)  

57、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礼记·中庸》  

【译文】君子身处上位,不作威作福,欺凌处于下位的人。处在下位,不巴结奉迎处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的作为而不去苛求别人,那么就不会产生怨恨。  

58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礼记·表记》  

【译文】君子在别人面前举止应慎重,容貌庄重姿态端庄,不要说错话和说不该说的话。  

59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礼记·杂记下》  【译文】处于一定的职位,而没有在那个职位上所应该提供的意见,君子为其感到羞耻(或:是君子的就应当感到羞耻);有那样的言论,却没有那样的行为,君子为其感到羞耻(或:是君子的就应当感到羞耻)。  

60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译文】礼节贵乎有来有往。只有往而无来或其有来而无往,都是不合乎礼数的。  6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学记》  

【译文】只有认识到了自己的学问不够,然后才能自我反省;只有认识到了自己对某些知识困惑不解,然后才能奋发自强。  

6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礼记·中庸》  

【译文】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词穷理屈站不住脚;做事先有准备,就不会遇到困难挫折;行事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发生错误后悔的事;做人的道理能够事先决定妥当,就不会行不通了。

63、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出自:《礼记·中庸》 虽属极幽隐、细微之处,实际上没比这更明显、具体的了。见(xiàn) 从最隐蔽、最细微的言行上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所以,君子要学会慎独。所谓“慎独”,就是要人前人后一个样,就是要时时叩问自己良心是否有愧。  

本讲提纲:

一、周礼

(一)周礼的基本介绍及内容

(二)读《周礼》,了解儒家思想

(三)学术与治术兼包

(四)学习周礼的意义

(五)出自《周礼》的成语

二、仪礼

(一)仪礼简介

(二)仪礼内容

(三)仪礼的社会价值及作用

(四)仪礼成书和传授

三、《礼记》中的名言名句

(一)《礼记》中的名言名句

(二)《礼记》中的名言释义

成语典故班第九课作业

一、填空题

1. 《周礼》是()经典,相传为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所著,今从其()分析,则说明()思想发展到()后期,融合()、()、()等各家思想,春秋()对其发生了极大变化。

2.中国古代的()文明,()文化,不能不提到()、()和(),即通常所说的"三礼"。《三礼》是()的理论形态,对()、()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的影响最为深远。

3.西周时期,周礼具有法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和()。无论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都对()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很明显地具有()。

4.《仪礼》为()十三经之一,是中国()时代的礼制汇编。共()篇。《仪礼》原来就叫(),汉朝人称为(),对《礼记》而言,又叫。到了晋代才称《仪礼》,比如《晋书·荀崧传》就有请立郑玄《仪礼》博士的话。

二、问答题

1.简答《周礼》从那些方面体现出儒家思想?

2.简答仪礼的社会价值及作用?

三、三、请为以下成语,释义、注明出处,包括同义、反义及例句。
敖不可长、博闻强记、啜菽饮水、砥厉廉隅、独学寡闻、
记问之学、教学相长、困知勉行、美轮美奂、师严道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