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天津过年期间的“吃”

 三自之我 2022-07-26 发布于天津

老天津过年期间的“吃”

胡荣华

  民以食为天,“吃”是过年期间的要事之一。种种“年食”,在各地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地处九河下梢的天津,物产丰饶、移民会聚,包含各种元素的美味,在过年时“有序”地传递到人们的舌尖,内化为一种习惯和风俗,为天津的年节文化添加了几抹生动又充满个性的色彩。

  忙年的序曲——熬腊八粥

  旧谚有云“送信的腊八”,传统中天津人的“年”,从腊月初八就已经开始了。天津早年间有句俗语“馋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后演变为“大嫂大嫂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再后来大概是为体现对妇女的尊重,又变为“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无论怎么改,都没离开腊八的年节意蕴,即进入腊月初八就闻到年味儿了。

  “腊八粥”是天津人过旧历新年的第一丝“年味”。为了让家人喝上热乎乎的腊八粥,一些人家凌晨三更便起床,开始熬粥。作家林希先生曾撰文提到“每年一到腊月初八,从夜半三更,满天津城就沸沸扬扬地闹了起来,给各家送腊八粥的大多是各家的孩子,他们拿着一只碗,把自家煮的粥送到邻居家去,同时,再把邻居家煮的腊八粥带回来。他们跑在路上还要大声地喊着:'圆儿了,圆儿了!’以表示日子的兴旺。”

  煮腊八粥、喝腊八粥、送腊八粥、收腊八粥,构成天津过年市井人情的热闹景象,而这景象与天津人传统中乐善好施的性情有关。腊八最早是佛教信徒结缘行善的日子。旧时天津寺庙众多,各佛寺有在腊月初八这一天用米、豆、果实熬粥供佛的传统,叫“结缘粥”。此外,还有与“结缘豆”有关的习俗,清代天津诗人樊彬在《津门小令》中有所记录,“腊八日舍结缘豆,痘愈者,愿舍道童”,又赋诗云:“津门好,积善散多财。舍豆结缘陀佛念,谢花还愿道童来,庵院岁修开。”

  随着岁月更迭,在普通百姓中也形成了用豆熬粥并馈赠左邻右舍的风俗,用“结粥缘”换取邻里团结。慈善团体、商户、公所、大户人家则在这一天天未亮就在门前摆好桌案,准备舍粥,为的是结善缘、积福报。据《天津县志》记载,“初八日,以米豆枣栗杂煮之,曰腊八粥,兼伺贫人”。用腊八粥扶贫救困,是传统中天津官商富户关怀底层民众的一种方式。

  即便是旧俗遭遇抵制最烈的年月,天津老百姓也难舍“腊八粥”情怀。比如1933年1月4日,天津《益世报》以《国难紧急市民依然过腊八》为题,报道国难当头之际“津市各地住户,施放腊八粥及豆等,仍然多有。天方初晓,一般贫民及幼童等,奔跑讨要,因之各粥厂前往食粥人数,较诸平时减少,又各地理门公所,亦循例举行,故各公所门前,大有车水马龙之势”。从中可见腊八这一天,富人施粥济困和底层民众讨粥迎春的传统生活真相。

  天津传统的腊八粥和华北多数地区相似,都是就地取用常见食材。对于食材的构成,《燕京岁时记》有下列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百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馕、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到了20世纪初,天津人有了自己的腊八粥食材的选用方案,1934年的《年俗展览会专号》对此介绍为:“江米、青豆、薏仁米、黄豆、黍米、白米、小米、黄米、珍珠米、豇豆、吉豆、支圆、桂圆、莲子、百合、白果、栗子、鸡头米、菱角米、花生米、榛子、小枣、杏仁、桂花、小料、红糖、白糖。”

  食材的选择是有讲究的,比如红枣花生比喻早生贵子,核桃表示和和美美,莲子象征恩爱连心,桂圆象征富贵团圆,百合象征百事和睦。话里话外,全是好彩头,蕴含着民众对来年的美好祝愿。具体选用哪些原料,根据口味和经济能力来,可多可少。熬粥先把难熟的豆类入锅煮成半熟,再加入米类和果品,慢火煮烂。出锅盛碗,根据口味放入白糖,象征甜甜蜜蜜。

  天津有句俚语“腊七腊八,冻死俩仨”。腊八节正处于数九寒冬最难熬的时段。天津地处北方,冬季寒冷,旧时没有暖气,在天寒地冻的腊八节,来一碗腊八粥,正应了天津老百姓常说的那句话:“腊八粥甜巴丝丝的,又浓乎又热乎。”

  周期最长——泡腊八蒜

  天津旧历新年还有一项大众饮食选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开始制作,即腊八蒜。由于前后历时需二十余天,腊八蒜应该是天津民众过传统春节制作周期最长的食品。

  泡腊八蒜是中国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民俗。天津本地居民沿袭这一风俗,在腊八节这一天,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在一个可以密封的坛子、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在阴凉的地方。早年间玻璃瓶子还没流行开来,一般人家泡蒜用的容器多是喝酒“退休”下来小口大肚的瓷坛子,废物利用,经济实惠。

  做腊八蒜食材简单,仅需蒜和醋即可,但是也有讲究。蒜要用紧实饱满的紫皮蒜,因为紫皮蒜瓣大小合适、硬崩瓷实,不仅容易泡透,而且泡出的蒜香更浓郁、口感更生脆。天津人泡腊八蒜喜欢选用宝坻紫皮大蒜“六瓣红”或静海红皮大蒜“四六瓣”,因为品相好、有口碑。有经验的人家一般用米醋泡蒜,而不选用老醋或熏醋。因为米醋色淡,泡过蒜色泽如初,橙黄翠绿,口感香甜。老醋熏醋色重,泡过蒜色泽发黑,口感较差,尤其是熏醋,略带煳味儿。也有一些有特殊口味偏好的人,在泡蒜时加盐、糖、胡椒面等作料提味儿。

  选择腊八这一天泡蒜,体现着老百姓的生活智慧和经验。从腊月初八入坛到大年三十开坛,二十余天的时间,是蒜在醋里起化学反应的最佳时机。泡在醋里的蒜慢慢变得湛青碧绿,如同翡翠碧玉,悦人眼目。蒜和醋的味道相互融入,醋味变得鲜辣,蒜味变得酸爽,酸辣结合,口味极佳。

  有人说,泡腊八蒜是为了等待大年三十晚上那一顿热气腾腾的饺子。其实不仅如此,腊八蒜还与天津商业城市的文化性格有关。旧时有句谚语:“腊八粥、腊八蒜,放账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天津是五方杂处的城市,水陆交通发达,自古至今各路商贩、买卖人家云集,相互拖欠钱物的情形很普遍。“蒜”“算”同音,泡腊八蒜不仅为自己吃,也为清账。腊八蒜一般都是各家各户自己动手泡,自己先做到心里有数,年要怎么过,债要怎么收,账要怎么还。临近过年,当面催逼债款显然不是君子所为。于是,聪明的债主提着提前准备好的腊八醋、腊八蒜登门赠送欠债者,言下之意:过年了,拖欠到年底的账该清了。和气含蓄间,货款两清,既维护了体面,又留住了过年的融洽。

  除了隐喻成分,对喜欢闲适悠居的传统天津人而言,腊八泡蒜,体现的是一种仪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两样甜食——糖瓜和糖堆儿

  早年间,天津老百姓忙年时会准备两样应景甜食,用来寄托对甜甜蜜蜜、美美滋滋的小日子的祈盼。

  一样是糖瓜。旧时天津有句妇孺皆知的俗语:“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糖瓜是旧时天津人过年的“标配”,糖瓜祭灶对中国人而言是礼俗,天津人沿袭了这一传统。“二十三,糖瓜粘”,腊月二十三是旧历小年,天津人选择在这一天,或者是腊月二十四,用糖瓜祭灶。据清末的张焘在《津门杂记》中记载:“津俗每到腊月二十三日晚间,家家送灶神升天,备年糕饴糖(名曰糖瓜)宫之。”《新校天津卫志》则记载:“二十四日,相传灶君朝天,设糖果而饯之。”可见腊月二十三、二十四都是早年间天津人祭灶的日子。

  糖瓜是一种用黄米(或大米)和麦芽制成的糖,口感清脆,融在嘴里很黏。制作糖瓜需要拿捏好分寸,米和麦芽的比例是三比一。做糖瓜大都不是靠一家一户,而是靠一村一族。冬天放在屋外,靠寒冷的天气让糖瓜凝固得坚实,当里边出现微小的气孔,吃起来脆甜香酥时,证明糖瓜算是做好了。

  最早的糖瓜都是瓜状的,后来被富有生活趣味的人们改良为不同样式。由于制作较麻烦,天津人习惯买糖瓜祭灶。从腊月初八开始,各式各样的糖瓜就已经出现在大小商贩的店铺摊位上,供顾客选择。对于糖瓜,小时候在天津生活的评剧艺人新凤霞回忆:“有元宝形,有瓜形,有圆形,大小都有,还有带芝麻的;圆形叫金豆子,长条形叫金条。这种麦芽糖做的糖瓜在腊月初八这天满街铺面摊贩都有卖的,还有的粘上青丝、玫瑰,红红绿绿可好看了。”

  相传腊月二十三、二十四是灶王爷升天汇报的日子,为了让灶王爷在天帝面前多说好话、不说坏话,避免招灾引祸,天津老百姓家家买糖瓜,夜里十二点祭祀灶王爷。有的将糖瓜供于神前,有的则直接把糖瓜糊在灶王爷的嘴上,因为糖瓜的黏性很大,粘住嘴就说不了坏话了。对此,冯文洵在《丙寅天津竹枝词》中说:“祀灶日俗谓灶王升天,白人家善恶于玉皇,祭时用糖瓜粘其口,使之不言恶事。”

  正如张次溪在《天津游览志》中所言,天津年货中的“所谓吃的”,“虽名为供品,其实是预备给人吃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糖瓜祭灶这一充满神秘色彩的民俗,也让小孩儿们提前有了吃糖的机会。作家冯骥才先生曾这样回忆小时候家中过年祭灶的景象:“一年的年根底下,厨房一角的灶王龛里早就点亮香烛,供上又甜又脆、粘着绿色蜡纸叶子的糖瓜。”对孩子来说,摆在神龛上的糖瓜是多么诱人。

  另一样甜食便是糖堆儿。早年间,一到年三十,天津街头巷尾便充满了“堆儿、堆儿”的叫卖声。蘸糖堆儿的摊前挤满了孩子,采买年货的人们提着大包小包也不忘手举“糖堆儿”往家奔,因为糖堆儿是除夕颇受欢迎的零食。

  天津人过旧历年吃的糖堆儿通常以红果(山楂)为主。将山楂横着从中间用小刀切开,把核除尽后扣合在一起,一个个插在竹签子上。用水熬白砂糖,糖熬好后,放锅里一支支蘸,随手放在抹了油的石板或细木板上晾凉,所以天津人管制作糖堆儿叫“蘸糖堆儿”。天津人在乎糖堆儿的模样和口感,所以对制作手艺格外看重。熬糖的火候要适中,火大了色深发苦,火小了无色粘牙。蘸出的糖堆儿,上部还要多出一片薄薄的糖,好看又好吃。吃着不粘牙,入口甜脆,这才是糖堆儿的最高境界。

  对于大年三十吃糖堆儿的年俗,李金藻在《天津过年歌》中用“糖堆儿瓜子冰糖蘸”轻轻带了一句,老报人刘炎臣则揭示了隐藏其后的心理:“吃糖堆儿的意思也不外乎是一种迷信陋俗,而且一般妇女们在除夕这天吃糖堆儿的时候,还欣喜地说着'五更黑下吃个酸里红,到老了不受穷’吉祥歌,这无非是在此守岁之夜希望后来常走好运罢了。”但他们没有说的是,糖堆儿的主材红果,是帮助消化的。

  两样馅儿食——饺子和合子

  饺子和合子不仅是传统天津人过旧历年必吃的两样带馅儿的食品,而且上桌频率颇高。饺子、合子在春节期间轮番上场,搅动天津百姓的味蕾,唤醒过年的兴奋和愉悦。

  幽默乐观的天津人对饺子是有一种文化情结的,天津的许多方言歇后语都与饺子有关。比如,“大年三十吃饺子——没外人”“放着饺子不包——玩剂儿”“饺子皮儿——擀上了”“金刚钻包饺子——热闹得贴心”,张口就来的俏皮话,将饺子这一传统食品融入生活,充满趣味。

  20世纪初,有位笔名叫“仲”的作者在《大公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提到:“天津人过年,除夕讲究吃饺子,不管多么穷,哪怕当一票,也得吃过年的这顿饺子。”刘炎臣先生也说:“每届旧历年,无论穷富,总要兴高采烈热热闹闹地过一场,纵然是求亲告友,典当借贷,也要吃一顿过年的饺子。”实际上天津人春节吃饺子可不光局限在除夕,“初一扁食”“初五捏小人”的习俗都是由饺子来撑起场面的。春节吃饺子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此,学者谭汝为先生曾精辟地分析出饺子的多重寓意,即饺子象征辞旧迎新、团圆、财富、吉利和安定无忧。

  不同的时候吃饺子,有着不同寓意。先说除夕晚上的这顿饺子,《年俗展览会专号》上有一段说明:“旧历除夕那一天,本市居民差不多都要吃角子,一方面人吃,一方面供祖先。有的人说:'包角子可以把一年来的琐碎捏在里边。’这又含着一种送岁的意思在内。”其中的“角子”即“饺子”。

  早年间,年三十晚上的这顿饺子又被一些人称为“救命的饺子”。至于为什么有这个讲头,刘炎臣分析,每到年关是债主催债的节骨眼,如果大年三十晚上吃饺子的当口仍然偿还不了账,债主就不再逼索了,欠账的也不再东躲西藏避债了,就能够安安心心过个好年了。当然,这只是饺子对有债在身的穷苦人家的意义。

  对于一般人家来说,吃饺子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幸福感。一家人在一起包饺子,和面的和面,擀皮儿的擀皮儿,调馅儿的调馅儿……饺子煮好后,再倒上一些腊八醋,蘸热气腾腾的饺子吃,简直是一幅再温馨不过的团圆画面。

  除夕夜吃饺子也有为完成一系列仪式储备能量的实用成分。老天津有除夕守岁的风俗,有《天津县志》“有野饮不寐者,曰守岁”的记载为证。所谓守岁,就是从大年三十晚上到大年初一早晨一宿不睡。民谣“三十黑下熬一宿”,指的也是守岁。除夕夜吃饺子,吃饱了精力旺,所以周宝善在《津门竹枝词》中有“三更饺子夜通明”的形容。

  天津人春节期间的饺子有荤素之分。许多人家大年三十晚上吃荤馅儿饺子。守岁的工夫,不能参与祭神仪式的妇女就开始了包素馅儿饺子的工作,为大年初一的早饭做准备。所以天津有“三十灯下坐一宿,子夜素饺头一口”的民谚流传。初一饺子是素馅儿也有讲究,取新的一年素素净净的意思。初五也是天津人吃饺子的日子,天津人管这一天叫“破五儿”,全家的男女拿起菜刀,狠狠地在案板上剁饺子馅儿,叫做“剁小人”。包饺子时将饺子口捏得格外紧,叫做“捏小人嘴”。天津人仗义、疾恶如仇,对搬弄是非、造谣生事的小人是打心眼儿里看不上的。

  不论荤馅儿还是素馅儿,天津人喜欢在饺子馅儿里放上一点韭黄,这是天津过年包饺子的一大特色。旧时冬季的韭黄是在暖炕上培育出来的,颜色嫩黄、模样娇小、气味浓郁,非常受欢迎。据出生于天津的经济学家黄达回忆:“韭黄又细又短,但在寒冬腊月,首先就给人以生机盎然的视觉享受。天津卖韭黄的多是小贩,在春节前,背着一个用蒲草编的厚厚的小篓,沿街叫卖。买的人大多是买小小的一把,恐怕还不到十六两一斤的一两。切碎了,撒在饺子馅上,散着一股清香,特别诱人。”天津人喜欢韭黄的色,更爱它的味儿,撒上韭黄碎的饺子成为许多老天津难忘的年节回忆。

  天津民间有“初三合子往家转”以及“合子加八——初八、十八、二十八,合子加九——初九、十九、二十九”的说法。意思是正月初三、初八、初九、十八、十九、二十八、二十九都要吃合子。合子有面有菜、营养均衡,对下厨的人而言,既简单又省事儿。合子的馅儿,一般是加了韭黄或韭菜的肉馅儿或素馅儿,既有煮食的,也有下锅烙熟的。吃合子也有寓意,初三吃合子取往家赚(转)钱的好彩头,逢八逢九吃合子,则有“越过越发,越过越有”的讲头。

  图①腊八粥

  图②腊八蒜

  图③糖瓜

  图④糖堆儿

  图⑤饺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