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β8不合阴阳:五运一阴一阳,六气三阴三阳,不合阴阳之数,其故何也?

 黄帝内经参详 2022-07-28 发布于山东
黄帝前面铺垫了一大段话,天地之动静,无非是阴阳之升降,何以五运之阴阳不合六气之阴阳?黄帝问之于天师岐伯。
先附录原文如下:
不合阴阳,其故何也?
只有先弄清楚什么叫做“不合阴阳”,才能明白黄帝之问“其故何也”的意义。
一、什么叫“不合阴阳”
在黄帝的认知系统中,一阴一阳对举是天经地义的。
例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黄帝讲:“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黄帝讲:“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素问·天元纪大论》中鬼臾区也曾对黄帝讲:“阴阳不测之谓神。”
在文化传承上,《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易经·系辞上》讲:“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一阴一阳”之谓道,但鬼臾区却告诉黄帝,五运各有“一阴一阳”,例如甲己土运,甲岁为阳土之运,己为阴土之运,余者皆因而论之,而六气却将阴阳分之为“三阴三阳”。
如下对比图所示: 

五运讲“一阴一阳”,而六气却讲“三阴三阳”,三不合一,或谓,三阴三阳之数“不合”一阴一阳之数,是为“不合阴阳”
二、黄帝什么时候发现的三阴三阳“不合”一阴一阳?
《素问·上古天真论》作者讲:“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幼而徇齐,长而敦敏。”如果生而神明、长而敦敏的黄帝要在《素问·五运行大论》时才发现“三阴三阳不合一阴一阳”这个问题的话,显然不符合对黄帝“生而神明、长而敦敏”之定位。
实际上,黄帝早在《素问·阴阳离合论》中就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并问之于岐伯,可惜岐伯顾之左右而言他,黄帝对岐伯的回答并不满意,所以没有以“善”称之。但问题一直萦绕在黄帝的脑海中挥之不去,鬼臾区在《素问·天元纪大论》中又提起了三阴三阳之数,这个问题又成为了黄帝的显意识,才有了《素问·五运行大论》开篇的所谓“黄帝坐明堂,始正天纲,临观八极,考建五常”。但黄帝在理论验之以实践的过程中,仍然没有解开心中的疑惑,是以黄帝才会请岐伯而来,再次就同一个问题发问。
三、黄帝首次发现“不合阴阳”时之问及岐伯之答
在《素问·阴阳离合论》开篇黄帝和岐伯之间的一段对话,说明黄帝早就发现三阴三阳不合一阴一阳了。附录原文如下: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

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天复(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夫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天阳地阴,一阴一阳;日阳月阴,一阴一阳,而经络却讲三阴三阳,三阴三阳不应一阴一阳,“其故何也”?这是什么缘故呢?
四、其故何也?
黄帝两次追问“其故何也”,说明黄帝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这个所以然之“故”,岐伯在《阴阳离合论》和《五运行大论》中的回答大同小异。
到底其故为“何”?
明日将对照岐伯的两处回答详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