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秦陵博物院公布了秦陵K9901陪葬坑出土的4号和28号百戏俑的最新研究成果,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广泛关注。为此,该院在文物陈列厅推出4号、28号百戏俑特展,让观众近距离欣赏这两尊“明星俑”,展出时间为7月24日至8月24日。 一 直播引发“百戏俑”话题 考古工作部付建等多位工作人员,从百戏俑的考古发掘、保护修复,到文物的展示和活化,全方位、立体化诠释解读了这两件 刚刚修复完成面世的百戏俑,并在直播间为网友们实时答疑解惑。专家学者们严谨的工作态度,详实的工作资料,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的直播方式,在直播间吸引好评无数。 二 两次发掘“百戏俑”坑 三 两尊“百戏俑”各有特色 K9901陪葬坑出土的4号百戏俑上半身装饰有类似明清时期皇宫大门上的圆形泡钉,暂被称为泡钉俑。在已发掘出土的秦代陶俑中,泡钉俑是保留秦代艺术信息较多的一件艺术精品。其呈站立姿势,通高1.57米(不含头),双腿分离,略呈小弓步,身体稍微向侧面扭转,左臂上举,右臂搭手于胸前,双臂残缺。陶俑通体彩绘,是目前发掘百戏俑中残存彩绘最好的一件文物。 泡钉俑上身着衣,布满泡钉,泡钉间饰以太阳八角纹;下身着裳,绘有大量精美纹饰。残存的彩绘图案主要集中于泡钉俑的上衣、领缘、袖缘和裤子腰带等部位,主要有八角星纹、几何纹饰和云气纹三种图案。上衣为黑色的八角星纹,中间为黄色连珠纹装饰。领缘、袖缘和腰带为几何纹饰,间或装饰有草叶纹,肉眼可观察到白色、黑色、黄色和紫色。 研究人员分析泡钉俑服饰是丝绸面料的可能性最大。秦陵博物院联合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展了泡钉俑彩绘纹饰的纺织品复原工作,较为完整地展示了泡钉俑服饰的基本原貌。 历时9个月修复完成的28号百戏俑与秦陵出土的陶俑姿态都不一样,呈两膝着地,两脚收于臀下,两臂向后舒展,暂被称为仰卧俑。值得一提的是,在修复过程中,研究人员在其腹部彩绘表面上发现了三枚连续的指纹痕迹。专家研判,这尊陶俑上残留的指纹很可能为青少年的指纹。 据悉,秦陵博物院在对4号百戏俑和28号百戏俑做好科技保护修复工作的同时,积极联合国内科研机构和专业团体,开展文物信息的采集、分析和活化利用工作。 文字 | 汉唐三三 编辑丨赵建兰 校对 | 汉唐三三 审核丨屹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