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启功:此生宜乐不宜哀

 本钟 2022-07-26 发布于云南

文\本刊特约撰稿 张意薇

2022年7月26日,启功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作为一个在传统诗文书画各个领域都有深厚造诣的大家,他向来以仁厚谦逊、豁达幽默为世人所景仰和喜爱。他手书的北师大校训“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不仅树立了一个精神标杆,蕴含了对后学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盼,更是他一生深厚学养和卓越人格的写照。

仁爱与坚净:

相由心生 字以人传

大千世界,心相各异。知名书家大多珍视墨宝,以稀为贵,落笔慎重。而启功先生平易近人,但凡诚心求字,他从来不吝挥毫,甚至自嘲道,就差公厕没找他题字了!然而,面对以权势威逼或假他之名牟取私利者,他是怒目圆睁,拍案而起。正如他所言:“多目金刚怒,双眉弥勒开。馀生几朝夕,宜乐不宜哀。”启功先生倡导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而其根底又是为人处世的仁爱与宽厚。有一次,一人假称父亲病重弥留,来骗启功先生的字。启功发现后,表示自己愤怒归愤怒,但这人用德和善来行骗,写字赠他也是按照自己人生原则来做事,从这个角度来说,赠了也并不后悔。

启功先生的字自成一家,人颂之为“启功体”。但若用“见字如面”来套其人其书,那大有卯不对榫之感。从样貌上看,启功先生生得圆圆乎乎、形似弥勒、一团和气,声名大噪后友人曾以国宝“熊猫”喻之;而他的字,修美匀整、险拔挺俊,倒是和疏朗瘦劲的瘦金体颇有意境相通之处。书界讲究“字以人传”,“启功体”也倚赖启功先生高尚的风范人品加持而有口皆碑。灌注心血的诗文书画乃至钟爱的收藏品鉴之物,往往折射出人的心相。启功先生收藏过一方康熙御用端砚,上有铭文:“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他遂将书斋命名为“坚净居”(又取谐音为“简靖堂”),恰映照了他对磐石般坚忍笃定及清水般纯净简素的心驰神往。

名字与名声:

善自嘲而不苛责于人

启功(1912年—2005年),自称“姓启名功”,字元白。按照族谱往前捋,他是正儿八经的清代皇室血统,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为什么叫启功?还不许别人叫他“爱新觉罗·启功”或“金启功”?《启功口述历史》记载:“启”即夏启,是治水英雄禹的儿子。启功的一方闲章“功在禹下”,指的就是启。他另有一对“启予手”“启予足”的闲章,用的是《论语》中曾子生病的典故,字面意思是看看我的手、看看我的脚。按照儒家的道德规范,人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要避免损伤,这对闲章有保身自重的含义。

启功出生在清王朝大厦已倾的辛亥革命之后。他所在这一支早已家道败落,不仅没得什么皇族权势的庇荫,还自幼失怙、生活清贫,全家一度靠祖父的门生凑钱买的公债利息维持生活,他后来也为了养家糊口而中途辍学。这个学历上的硬伤也导致他三进辅仁、两次被解聘。启功先生曾有《自撰墓志铭》,提笔即称自己“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一代泰斗借自己学历和职称幽了大家一默。1984年,启功被北师大聘为博导,他对外在的荣誉和光环不以为意,还玩起了谐音梗:不知道啥“博导”,只知道“果导”(即酚酞片,一种泻药),老朽不拨不驳也倒。——估计在场的师生听了,也是要“绝倒”。

启功先生视名利如浮云,一生过着清简朴素的书斋生活。即便一度时不我济,但也逆风飞翔。相当长的时间里,他在借居的斗室中治学不辍,完成了很多有开拓之功的著述。比起各种响当当的职位与头衔,他说自己“少无宦情”,仅以读书人自居,教师才是他安身立命的身份。2015年教师节上映的电影《启功》,英译为The Calligraphy Master,即“书法大师/书法教师”之意。斯人已矣,若按照启功先生谦逊的性情,称他为“XX大师”“XX家”,他大约又要自我调侃一番了。他填过一首《踏莎行》:“美誉流芳,臭名遗屁,千千万万书中记。张三李四是何人,一堆符号A加B。倘若当初,名非此字,流传又或生歧异。问他谁假复谁真,骨灰也自难为计。”以启功先生沉实的古文底蕴填首小词抒发胸臆自然不在话下,然而夹杂着俚语和英文字母还能合辙押韵,也是令人忍俊不禁。对于名声名望,启功先生可谓自在超然。倘若有人自作聪明,称他“爱新觉罗·启功”,他直接回怼“查无此人”,要是再不信,那去公安局户籍科查查吧!改革开放后,同族人打算搞个书画展,且“犹以姓氏相矜”,启功先生觉得这种夸耀姓氏的行为不免无聊,真正有本事的人是像王羲之那样,不靠家族标榜自己,而靠自己的才华驰骋天下。

成名后,北京琉璃厂书画摊上常出现假冒他墨宝的赝品,他同情别人谋生不易,也不打假,还乐呵呵地揶揄:“这字比我写得好哇!”但也不免在摊上翻一翻,人家问他翻什么,他顽皮地说:“检查一下有没有反动标语,这些东西上面落着我的款、盖着我的章呢!”心头雾散,过往的一段坎坷,被化解成了一个一跃而过的小坑儿。

才华与情思:

知世故而守天真

历苦难而情弥笃,知世故而守天真。启功先生对家人、师友、学生,甚至萍水相逢的陌生人,都怀有一种博爱之情。在读中学时,虽然有族亲愿意为他继续读书甚至出国留学提供资助,但他顾念家中自己一岁就守寡的母亲和为了照顾他而未出嫁的姑姑,毅然而然地担负起家庭的重担。妻子章宝琛虽是遵从母亲意愿而结合的包办婚姻,但婚后二人相濡以沫,伉俪情深。妻子去世后,他写的悼亡诗《痛心篇》二十篇,语言浅白平易,情意深婉动人:“今日你先死,此事坏亦好。免得我死时,把你急坏了。”他尊师重谊,曾提携、教诲过他的恩师——北师大校长陈垣去世后,他写有挽联“依函丈卅九年,信有师生同父子”。为延绵恩师教泽,启功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以出售字画所得200余万元设立励耘奖学金。

也许是被爱环绕而催生了对弱者的同情,启功先生喜欢各种小动物,且不限于小猫小狗,还有兔子、老鼠、鸡、蛐蛐、蝈蝈等。他觉得这些动物们幼小、单纯,没有什么力量来抵抗风风雨雨。家里还专门设了一个玩具柜,摆一堆毛茸茸的动物玩偶。这些玩偶一律是“治愈系”萌物: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和主人一派天真的模样颇为相通。柜子上还有张“只许看,不许拿”的警示贴。据说也不是吝啬,而是塞太多了,拉开柜门会掉下来。因为钟爱造型别致的小铜驼镇纸,他将书斋命名为“小铜驼馆”,并书:“静伏金光满室,助吾含笑高歌。”心净无尘,自然充溢金光;天真烂漫,故成天纵之才。

或许正因心无藩篱与成见,启功先生教书法、论画境等皆呈现天真自然的气派。有人问他学习书法的经验和窍门,他直揭一些书家所推崇“古法”的可笑。比如,有人僵化地理解“回腕”法,执笔时手肘使劲往怀里收,非常不自然,启功先生现身说法,称之为“猪蹄法”;又指出,古人三指握管,是因没有高桌,现在还采取这样的书写姿势,并不便于书写;书写要用力的“握碎此管”法,也是行不通的谬论。

无论诗文书画,都要见性情。所以启功先生很推崇苏轼:“天仙地仙太俗,真人唯我髯苏。”启功画作以山水竹石见长。早年以《白石词意图》《秋山人在画中行》之类的山水画居多。后期以梅兰竹菊四君子为题材的画作非常出彩,尤其是其笔下的“朱竹”,神韵清逸,别具特色。据说苏轼为朱砂画竹的鼻祖,笔随心至,不重形似,开启了文人画朱竹的先河。其实,朱砂作画易沉滞,但启功的朱竹充满活力且有挺拔之气。他为《竹石图》题诗:“朱竹世所稀,墨竹亦何有?随意笔纵横,人眼听我手。”《四季竹石图》:“风标只合研朱写,禁得旁人冷眼看。”随性洒脱、风骨秀拔,朱是中国色中最热烈的象征生命之色,朱竹的笔意所点染的是中式美学的哲思与意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