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密一个神秘的千年古国:周朝的第一个霸主——徐国

 北斗维斟 2022-07-26 发布于贵州

徐国,位于现在的徐州一带,是一个历史十分悠久的古国。夏朝初期,伯益因为辅佐禹治水有功,因此被分封为到徐,建立了徐国。徐国建立后,历经夏、商、周三代,直到春秋时期被吴国灭亡,可以说是存在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周朝时期,徐国强盛。徐偃王好行仁义,前来归顺的东夷国家有四十多个。徐国成为最早称王的诸侯之一。

徐偃王

徐国的历史

大禹建立了夏朝之后,很希望自己的儿子启能继承王位。但是大禹还不能公然废除古老的传统——禅让制。因此表面上还推举皋陶为继承人,不过皋陶不久便去世了,大禹又重新选择了益作为继承人。同时大禹也暗示启要自己去夺回王位。大禹死后,启和益发生了王位之争,古本《竹书纪年》记载:“益干启位,启杀之”,战国楚国上博简《容成氏》所记:“禹于是乎让益,启于是乎攻益自取”。最终启得到了胜利,但是启这种公然破坏禅让制的行为肯定会引起其他氏族的不满。为了安抚百姓,启又分封益的儿子若木分封于徐(今山东南部,江苏北部一带)。而后徐国就开始建立。

徐国建立后,一直经历了夏朝和商朝两个朝代,在徐州附近默默地发展,并成为东夷族的代表势力之一。徐夷成为淮夷的主要力量,商朝末期,帝乙和帝辛(纣王)多次和东夷族交战,其中徐国定卷入战争之中。本来商朝也是东夷的一支建立的,为什么商朝会和东夷发生战争呢?《左传·昭公四年》记载:“商纣为黎之搜,东夷叛之”,意思就是商纣王在黎举办阅兵式,但是东夷族却叛乱不参加。这无疑是引发双方的一个原因,但并非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应当是商朝长期掠夺东夷族的铜矿资源,双方矛盾早已存在。

周朝建立后,徐国才开始大量进入历史记载。周朝初期,徐国曾参与“三监之乱”,因此从周公东征之后,徐国和周朝经常发生战争,当时周人把徐国叫做“徐方”或者“徐夷”。徐国势力很大,对周朝分封到东方的鲁国产生了很大的威胁。《尚书·费誓》记载:“鲁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兴,东郊不开”,也就是鲁国东门受到威胁,甚至都不能打开。而后鲁国参与到了征伐徐国的战争中,“甲戌,我惟征徐戎”。在《诗经·常武》一诗中,就有对周宣王南征徐国的歌颂:“徐方绎骚,震惊徐方,如雷如霆,徐方震惊”,最终使得徐国臣服于周朝,“王犹允塞,徐方既来,徐方既同,天子之功”。徐国失败后,南迁到了淮河一线。

周公东征地图

在周穆王时期,徐国走向了强大。当时的徐国国军徐偃王称王,与周穆王分庭抗礼《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徐夷僭号,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侯,命徐偃王主之。偃王处潢池东,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从该文可以看出徐偃王不仅称王,而且还率领东夷军队进攻周朝首都,逼迫周穆王承认其霸主地位。当时臣服于徐国的小国达到了三十六国。

徐偃王成为霸主之后,用仁义来治国,最终失败。周穆王末年,周穆王联合楚国进攻徐国,最终攻破徐国,徐偃王被杀。《元和郡县志》记载“乘八骏之马,使造父御之,发楚师袭其不备,大破之”,杀偃王之后周穆王将数万徐国百姓迁徙到今天的徐州。清代徐时栋《徐偃王志》中记载了楚国关于对付徐国的对话:楚王孙厉谓楚子曰:“汉东诸侯三十六国,胥服徐矣,不伐,楚必事徐。”楚子曰:“偃王有道,好行仁义,不可伐。”王孙厉曰:“臣闻大之伐小,强之伐弱,犹石之投卵也,犹大鱼之吞小鱼也,犹虎之啖豚也,又何疑焉!且夫文不达德,武不任力,乱莫大焉。”楚子曰:“善。”

到了春秋时代早期,齐国强盛,徐国在次南迁。此时徐国国力大不如从前。公元前512年,吴王夫差北渡淮河伐徐,放泗水淹徐国。徐王章羽披发文面,绑缚自己,领着妻子跪求夫差保留国土,夫差不准。章禹带着王室族人逃奔了楚国,自此,徐国灭亡。徐国从夏朝到春秋时期,共经历了44代君主,1500多年。

徐国形势地图

徐国的出土文物

徐国的首都曾经长期在邳州。目前发掘出来的邳州梁王城,可以确定为规模最大、时间最久的古徐国后期都城。连续三次发掘,共发现灰坑122座,墓葬22座,房址11座,出土文物一千余件。本地曾有“金銮殿”地名,出土19枚宫廷器乐青铜编钟,并镌刻“徐王子孙永保之用”铭文。

徐国器物出土范围

徐国的出土青铜器非常多。其中,在二世纪50年代之前,有二四件。比如:徐王鼎、吮儿钟、徐髂尹钲、义楚钟、徐王义楚铺、王孙遗者钟、徐王庚儿钟、徐伯鬲、徐偃侯旨铭、徐偃王壶、豆形兽尊仪、徐宝蕴、大徐王寿铭、徐冠卑、 “环头大刀”的刀头等。这些多是春秋时期的产物。但是,徐国的鼎盛期是西周。那时候的徐器多已散失,目前没有出土。

1979年江西省靖安县出土了三件青铜器。这些都是徐国的产物,其一件铭文:雁君之孙徐令尹者旨型,择其吉金,自作炉盘。炉盆为火盘,雁同偃(通假字)。

1982年,绍兴发掘出一座春秋时期的坟墓,出土了六件青铜器。其中,三件有铭文。这三件分别是:鼎、炉、缶。缶肩部有周代铭文,但是因残损,没有办法分辨。炉底部的三行铭文中带有徐王之三个字。鼎的盖与器肩都有相同的铭文,都是44字。其中,标明了徐肴尹自作汤鼎。据考证认为,“肴尹”有可能是管理祭祀的官员。绍兴出土徐肴尹汤鼎。肴尹是商朝、徐国、楚国的祭祀官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