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冬天寒 小雪地坼 冬令进补有讲究

 碧海云天是我家 2022-07-26 发布于河北

前段时间在门诊碰到一个阿姨,碰到我就很着急的问我:才立秋,我就开始上火了,这可怎么办啊?

确实,很多朋友一到秋冬就上火,特别是身体虚弱需要滋补的朋友,稍微吃了一些滋补品就开始上火!

今天,我会教大家3个冬季进补的小窍门,同时还会手把手教大家做3道老少皆宜、吃了也不上火的补品!

 做到这三点,秋冬进补不上火

一、调畅情志

这个节气里,天气时常阴冷晦暗,此时朋友们的心情也容易受其影响而抑郁,不妨吃些能让你情绪愉悦起来的食物。

比如富含色氨酸的香蕉能振奋精神、增加信心

牛奶能舒缓紧张焦虑情绪

富含微量元素硒、锌、铜的坚果类核桃、花生或者杏仁,也可改善情绪。

 二、科学进补,两个差异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也是进补的好时机,但要提醒大家的是,进补时,要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做引补!

一般来说,可先选用炖牛肉红枣、花生仁加红糖,亦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来吃,以调整脾胃功能。

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所以我们要因地制宜

1、冬季的西北地区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狗肉等;

2、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西北地区要温和的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如鸡、鸭、鱼类;

3、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为宜。

除此之外,还要因人而异

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辩,遵循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为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

 三、滋阴少辛

这个节气里,要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

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乌鸡、鲫鱼,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

现在,北方开始供暖,南方的朋友也开起了空调,天寒地冻,大家出门穿得严实,体内的热气散发不出去,就容易生“内火”

比如经常有朋友感到口舌干燥,或者出现口腔溃疡,甚至脸上的疙瘩也此起彼伏的冒了出来,这些可能都是内火的表现。

建议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以多喝点应季蔬菜炖煮的清汤,比如白菜豆腐汤、菠菜豆腐汤、羊肉白萝卜汤等,既暖身又能滋补津液。

 3道秋冬进补圣品,老少皆宜不上火

在我国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今天我教大家做一款宫廷糍粑百果贺糕,当然还要配上滋阴润燥、香甜可口的饮品杏仁露或者芝麻糊。

 宫廷糍粑百果贺糕

百果贺糕是古代皇帝寿辰时,御膳房制作的甜点,因装饰鲜艳,有大吉大利的寓意,且口感软糯香甜而广为流传,它的做法其实并没有宫廷点心的繁琐:

1、圆糯米300克洗净,沥干水分入锅

2、加入300毫升水,大火煮熟,方式同煮白米饭

3、将煮熟的糯米饭倒入钢盆中,趁热应用擀面杖捣至还残留有米粒的感觉

4、待稍晾凉即可铺在保鲜膜上,成为长方形厚度约3毫米的糯米饭片

5、将豆沙馅擀成薄片铺在上面,再铺一层糯米饭片,再铺一层擀好的枣泥片,再铺一层糯米饭片

6、放入冰箱冷藏1小时,取出表面撒上切成细丁的装饰材料,如芒果干、蔓越莓干、葡萄干、坚果类等,切成菱形块即可食用。

 儿时的味道,妈妈手工做的芝麻糊

步骤:

1、糙米50克洗净沥干,放入锅中,小火干炒至微黄有香味即可取出

2、低筋面粉30克,放入锅中,小火干炒至微黄有香味即可取出(面粉过筛备用,注意一定要耐心拌炒,不要炒糊)

3、将炒香的糙米和面粉、熟黑芝麻粉100克,鲜奶100毫升,冰糖适量,300毫升左右水一起放入破壁机中,打成芝麻糊。

俗话说“芝麻是个宝,凡人吃不了”,所以还是建议芝麻要破壁打碎更有利于营养吸收,香醇的自制黑芝麻糊一上桌,真是勾起很多朋友的儿时记忆。

 营养满分的核桃露

步骤:

1、将250克核桃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上下火150度烤10-20分钟至香酥可口

2、烤香的核桃与60克糯米粉,40克藕粉,1000毫升水、适量冰糖一起放入破壁机,打成糊状过筛即可饮用(加入适量花生调味也可)

以上三道美食既营养又容易制作,而且老少皆宜喔,大家可以在家试试。

我国10%的人受肝病困扰,医生:2个食疗方案,养肝就是养命

手脚冰凉气血不足?医生:这个配方每日食用,滋养五脏面色红润

阳气不足肾虚?老中医:4个进补原则,2个中医方子,补肾不用吃药

如何养肝护肝?中医研究员:教你做2款养肝茶,疏肝理气简单有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