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腹者, 五脏六腑之宫城, 阴阳气血之发源。” ——《黄帝内经》 腹部是养生必不可少的部位,人的五脏肠胃消化系统都在这里。尤其是女性,现代女性妇科病频发,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于对腹部的不重视。 尤其是夏天,空调冷气泛滥,如果长期暴露肚子,寒气容易从肚脐窜进腹内,引起肠胃虚寒、宫寒妇科问题。 01 三伏灸透肚子,远离妇科病 01 任脉 任脉起源于小腹胞宫,胞宫即女性蓄藏阴血、产生经期的地方。包括女性的雌激素分泌都与此有关。 说明任脉是女人的一大根本,女人之阴主滋润及营养,关系到女性的经期及孕育新的生命,而这些,都要取决于女子任脉经气是否充盛、通畅,故有“任主胞胎”之称。 不仅如此,任脉也与女子健康息息相关,《素问》提到:“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瘕聚。” 任脉可调节女性月经不调、孕育胎儿,为女性生养之本。任脉如果病了,女人妇科那块就容易得结块,积聚之类的病。 自古以来,中医都有“妇女以血为本”的观点,认为女子以血为养,以血为用,血对女人非常重要。那怎么要怎么“养血”呢? 太冲脉的盛衰,直接影响到女子阴血的运行,女子经期能不能顺利来到就是最好的体现。 太冲脉是哪条脉呢?就是通子宫、卵巢的这条脉,女性很多耗血的生理活动都依赖它。 而太冲脉又受到任脉管辖,只有任脉通,太冲脉才能盛,“月事”才按时来潮,才有了女子种种标志性的气血活动。 因此任脉可以说是女人的一个血库,阳化气,阴成形,血是有形,任脉又是阴脉之海,没有哪个女人离得开它! 02 神阙穴 艾灸神阙也被称为脐灸,三伏天有4种脐灸方法较为主流: 1、艾条温灸! 将燃烧的艾条直接放在脐中上方施灸,以觉得有温热感为度。每次灸15~30分钟,每日1次,可连灸10天,休息2-3天,主要调理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问题用此法防治效果较好。 2、神阙隔姜灸! 生姜置于肚脐正上方,再用艾条悬灸,以感温热且舒适为度。每次灸15~20分钟,隔日1次,每月灸10次。 对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诸症有预防调理作用。如果、不方便用艾柱,可以用艾条温和灸并在肚脐上放姜片,效果类似。 3、神阙三伏贴! 三伏贴是由天灸概念演化而来,唐朝孙思邈提出了天灸的概念,传统天灸就是通过一些中草药贴在穴位上,从而渗透吸收起到经络、血脉而起效。 4、神阙隔盐灸! 仰卧,暴露脐部,取纯净干燥之细白盐适量,可炒至温热,纳入脐中,使与脐平,而后艾条温灸即可。 一般灸20-30分钟,本法有回阳救逆之功,多用于急性腹痛、吐泻、痢疾、淋病、脱症等。 02 三伏天灸肚子还有这三大好处 1、促消化! 肚子是人体脾胃小肠大肠所在,艾灸肚子上的章门、中脘等穴,有助于脾胃运化、小肠吸收、大肠排泄等一系列过程,真正促进食物消化吸收,滋养身体。 2、驱寒! 十女九寒,现代女性大多存在腹寒宫寒的问题,身体怕冷,容易腹泻痛经等等,这种时候也很适合艾灸关元、气海等穴,把艾的温热之力渗透经穴腑脏,化解寒凝之气。 图片 3、减肥! 人的肚子上,有一条横向运行的脉络,名为“带脉”,带脉的主要功能是像腰带一样,将其余纵向运行的经脉统束,使之井然有序。 但有时候腰带紧了,毫无疑问会影响其他经络运行,气血无法通畅,堵在肚子里,时间长了就会发胖。 三伏天灸腹部好处多多, 抓紧剩下的每一天, 都灸起来吧! 尤其是肠胃虚寒、有宫寒妇科问题 的女灸友!! 肚子是女人很重要的部位,一定要保护好,不可受凉。除了艾灸外每天早晚推腹也能达到养生的作用。 推腹,顾名思义就是推肚子,用手指、手掌、拳头皆可,由心窝向下推到小腹。 每天早上起床时要推一次,晚上临睡前推一次,平常无聊时也可推推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