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效率红利》前言(效率红利)书评

 靠岸1 2022-07-26 发布于云南

“C轮死”魔咒

根据IT桔子《2020~2021中国新经济创业投资分析报告》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数据,中国新经济创业项目中获得B轮融资的公司,有近70%都无法拿到C轮融资,这就是我们在投资圈内经常听到的“C轮死”。

为什么会有“C轮死”现象?

按理说,A轮看产品,B轮看模式,能拿到B轮投资的创业公司,大多数公司的产品已经获得了市场认可,并且基本都找到了自己的盈利模式,业务算是步入了正轨,但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大比例的公司倒在这里呢?

因为团队走到这里,比的不仅仅是产品和模式,更重要的是效率。

比如共享专车、共享单车、网上团购等业务模式,当年在市场上都同时并存着几十乃至上千家公司,它们的产品类似,模式一致,公司本身都没什么大问题。

一开始,它们的差别不大,市场处在群雄逐鹿的“均衡态”,各自都拥有一定数量的用户。

但市场上的用户总量是有限的,同类型的产品,他们只会选择其中的1~2款,选择了A产品,就没必要去用B产品,而一旦用户发现身边的人都在用C产品了,就会立刻弃旧图新,放弃A产品转而去使用C产品。

结果就是,使用C产品的人越来越多,其他产品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少,再接着,大鱼吃小鱼,差距不断扩大,市场最终形成“7/2/1”的格局—第一名占有70%的市场份额,第二名20%,剩下的所有玩家瓜分仅剩的10%。

你发现了吗?在这种竞争格局下,最关键的是谁能率先打破“均衡态”,成为市场的领先者,一旦取得领先,就能因为“规模效应”或者“网络效应”而受到市场上更多用户的青睐,然后引来更多的资本注入,获得更强的市场推广能力,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最后,赢者通吃。

这就是“C轮死”最重要的原因,打破平衡取得领先的公司永远是少数,而剩下的所有“落后者”都很难再获得资本的青睐,因为它们不会在一个“胜负已分”的比赛中继续支持输家,那些落后的公司会在弹尽粮绝后倒在此处。

那么关键点来了,大家的产品都差不多,模式都一样,该如何打破“均衡态”取得领先呢?

答案是两个字:效率。

在大鱼吃小鱼之前,这里的游戏规则是快鱼吃慢鱼,谁能更快地组建起一支团队,谁能第一个把产品做出来,谁能迭代得更快,谁能率先占据有利的资源位置,谁能更早地被用户熟知……谁就有可能打破平衡,脱颖而出,然后赢下比赛。

这就是效率带来的红利。

效率红利

不仅团队之间的竞争需要拼效率,个人也需要。

在我的上一本书《认知红利》中,我说在这个时代,普通人要想脱颖而出,得升级自己的认知,因为我们眼里的世界和能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由我们的认知决定的,认知不改变,现状也不会发生改变。

但就算认知改变了,现状也不一定就能改善,为什么?

因为中间还差着“行动”。

认知是改变的起点,但如果不能转化成行动,将一个好想法、一个好计划变成现实,那一切都是白搭。

不仅要行动,你还得提高行动的效率。

一项工作,别人用一周的时间才能做完,而你只需要花三天,剩余的时间,你用来继续提升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做事的效率,进一步拉开与同事们的差距,当公司有升职的机会时,不给你给谁?

除了个人与团队,当你回看历史长河,你会发现效率也在推动着我们的文明从落后走向先进。

更高效的生产技术,将刀耕火种变成了机械智能;

更高效的信息传递,将远隔万里变成了触手可及;

更高效的协作方式,将手工作坊变成了跨国企业;

更高效的组织形式,将封闭僵化变成了开放共生;

……

可以说,整个文明史,其实就是不断用“高效率”替代“低效率”的过程。

谁能提高效率,谁就能给自己,给团队,乃至给整个人类文明带去红利。

那怎么提高效率呢?

怎么提高效率

在讲具体的方法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什么是效率。

比如你要从上海去北京,怎么衡量你的效率呢?

首先,你的方向得正确,不能心里想着北京,车却开向了南京,那永远也到不了。

其次,你的动作得正确,比如你开车去,那开车熟不熟练,道路选择是否正确,行程安排是否妥当……如果这些动作不正确,或者你的开车技术不佳,路上经常擦碰追尾,那么你就得花更多的时间才能抵达北京,甚至根本到不了。

最后,在以上都正确的情况下,你才能加速,从平均30km/h的速度提升到100km/h。

怎么衡量效率?

效率 = 方向的正确率 × 行为的正确率 × 行动的速率

简化成更直白的词语就是:

效率 = 目标 × 能力 × 速度

本书内容简介

如果我们把效率分成个人效率和团队效率,那么按照公式“效率 = 目标 × 能力 × 速度”,就可以得到一个2×3的矩阵(见图0-1),本书的核心知识点就落在这个矩阵之中。

图 0-1

具体我将会把这些知识点分成三大模块,分别是:个人效率升级、协同力升级、团队效率升级(见图0-2)。

图0-2

第一模块:个人效率升级

我将用“三思三线”来校准你的个人目标,也就是在出发之前,你要问自己三个问题,画出三条线,它们是你提高效率的基础、成事的前提,不然你踩一脚油门,可能会让你撞上南墙!

有了目标,你需要的也不是立刻行动,而是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先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手,因为现在是一个强者通吃的时代,高手们获得了比以往更大的优势,我将会告诉你一套“精进循环”的修炼方法,助你快速提升自己的技能。

有了正确的目标,具备了相应的能力,然后才是提升做事的速度。

你可以使用“八段加速”的方法,来逐级提升完成单一任务的工作速度;而面对多任务时,你可以运用“FOTA”这套时间管理技巧,让事情多而不乱,做到有序高效。

第二模块:协同力升级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当目标超出了个人能力所及,你就需要召集天下英雄好汉,和你一起并肩作战。

虽说人多力量大,但如果彼此的“目标”不一致,就会变成一群乌合之众,三个诸葛亮也抵不过一个臭皮匠。因此,想要提高团队的效率,你得先拥有协同力,将大家的目标统一起来。

首先,你需要的不是说服力,而是获得“权力”,因为它能改变你和他人的沟通模式,让协同变得更加简单。

但获得权力需要时间,如果现在你的权力不够大,那么你可以运用“说服攻略”来增强自己的说服力,达成协同。

其次,“屁股决定脑袋”,人的社会角色也会影响他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因此你还需要“调整角色”的方法,来帮对方换个身份,重新思考。

最后,我会把以上三种方法结合在一起,形成强大而有效的协同力工具—“协同三角”,助你实现大规模协同。

第三模块:团队效率升级

统一了团队目标,接下来就是提高团队的能力与速度了。

团队的能力,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获得:第一,“组建团队”,我将告诉你如何通过四个步骤,快速组建起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第二,“培育团队”,我将告诉你如何通过五个步骤,打造一个有利于员工成长的环境,然后让他们自己成长。

团队的速度,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提高:第一,“个体产能”,我将告诉你如何通过回答三个问题,让每个员工都全力以赴;第二,“团队协作”,我将告诉你从哪三个视角观察并改进团队,能有效地提升它们之间的协作效率。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这个世界缺的从来都不是有想法的人,而是那些能更快地把想法变成现实的人。

希望你能通过本书12章的内容,迅速提升个人以及团队的效率,更快地将梦想变成现实,取得属于你的“效率红利”。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我们书里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