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阳病也可见心烦

 一得斋主人 2022-07-26 发布于山西

7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课前思考:

1.“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刺穴后却与桂枝汤则愈,说明开始服桂枝汤是正确的,为什么会烦?

2. 桂枝汤将息法:“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不效为什么不继续服桂枝汤?

3.风池是胆经的穴位,风府是督脉的穴位,太阳病为什么不刺太阳经的穴位?

7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太阳病,服桂枝汤,刺穴之后“却与桂枝汤则愈”,说明用桂枝汤是正治,肯定不是麻黄汤证或大青龙汤证等表实证,在治疗原则、治疗方向上没有问题。初服就是服第一剂药,桂枝汤将息法云:“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药后不汗,说明表不解,风邪仍在,可以服第二次药。说明后世中医概括的“无汗麻黄,有汗桂枝”是错误的,只要是太阳中风证,无汗也可以用桂枝汤!本条很可能无汗,喝了桂枝汤后还是无汗,里热透发不出去,郁而发烦。

“反烦不解者”,柯琴曰:“热郁于心胸者,谓之烦也”,太阳病没有烦证,服桂枝汤后才出现发烦,也不是内传少阳或阳明之烦躁。“反烦不解”说明不但太阳病诸证悉在,反而还出现热郁心胸的心烦。出现心烦的原因有二,第一是病重药轻,清代大家叶天士“药量轻灵”,后世医生学不到精髓,用什么药都是几克,使中医背上了“来的慢”的名声。有些老医生受盛名所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愿意坏了一世英名,开药时谨小慎微,既然“桂枝下咽,阳盛则毙”,那就用三五克,生姜用个三五片,用药特别轻,自然也没什么效果。第二是服药不如法,没有啜热稀粥或温覆取汗,无法把风邪排出体外,风为阳邪,郁而化热则心烦。

“先刺风池、风府”,在康平本中,风池、风府为旁注小字,说明“先刺”是指先用刺血疗法,而不是必须刺风池、风府。临床中治疗高热烦躁的患者,十宣穴放血,耳尖放血,大椎穴放血,或者针刺曲池穴、合谷穴、液门穴,都是验之有效的方法。但我依然认为“先刺风池、风府”是最佳选择。

《素问·骨空论》:“黄帝问曰:余闻风者百病之始也,以针治之奈何?岐伯对曰: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风为百病之始,不论是风寒、风热、风湿,都是从脑后的风池穴、风府穴,或后背的风门穴而入,风府相当于风邪盘踞之府邸,刺风池风府,使风邪外出,阳邪去,心烦自愈。可能有人会问,太阳病为什么不用太阳经的穴位,而是用胆经的风池穴,督脉的风府穴?胆经挟膀胱经,胆经郁热则膀胱经也不会舒服。风池穴是少阳阳维之会,风府穴是督脉阳维之会,阳维脉维系诸阳经,主一身之表,与维系诸阴经,主一身之里的阴维脉一起溢蓄十二经气血,“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当阳郁发烦之时,刺风池、风府可以迅速溢出多余的阳气,平衡太阳经的气血,使人不烦。

虽然说针法也有补法与泻法之不同,但针刺侧重于泻,艾灸侧重于补,《伤寒论》三阳篇有很多针刺的条文,体现了实则泻之的原则。除本条外,还有第14条:“针足阳明则愈”,第123条、124条:“刺期门”,第173条:“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第206条:“耳前后肿,刺之小瘥”,没有一条艾灸的方法。三阴病多属虚证、寒证,所以三阴篇只有298条是刺法:“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剩下的全都是灸法,体现了虚则补之的原则。仲师深恐后学乱用灸法,多次强调不可灸之理,如第380条:“脉浮热盛,而反灸之”,381条:“微数之脉,甚不可灸”,383条:“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牢记的地方。

“却与桂枝汤则愈”,虽然针刺风池、风府,既泻热治烦,也可以迅速缓解头项部的拘急状态,但是,其他的太阳病症状仍在,如汗出恶风,继续服用桂枝汤,调和营卫则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