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系列Ⅵ】为何婴儿能做到身心,形神合一

 小播读书 2022-07-26 发布于广东

我们继续老子的《道德经》,聊聊第十篇:抱一

上一期,我们分享了“上善若水”,老子在道德经里面,经常用水来隐喻道,这里,老子再次用“婴儿”来隐喻道,老子说:“载营魄pò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01

如何理解身心合一,形神合一

这一段其实不是很好理解,老子在这里大概意思是说,人的精神是依附于身体的,精神和身体本来是合二为一的,互为一体的,但是人们常常不能做到“身心合一”,“形神合一”而婴儿就可以做到。

成年人和小孩相比,最重要的优势是力量和经验,但是很多时候,经验恰恰是我们的枷锁。

在“形神合一”方面,小孩可以说是专家,小孩身上有很多特质是成年人不具备的。

比如他们完全没有道德束缚,成年人做人做事,经常要顾忌自己或者他人的面子,或者礼仪道德。而小孩可以做到瞬间破涕为笑,立刻翻脸不认人,丝毫不觉得不好意思,小孩没有任何道德和礼仪包袱,反而做起事来本能而自然。

难怪哲学家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另外,小孩总是能纯粹而专注,小孩不知道什么是真诚或诚实,所以也没有所谓的虚伪和狡诈,他们做起事来,经常目标明确,简单直接。

有小孩的家长都知道,当小孩要糖果和玩具的时候,是非常执着和专注的,可以随时随地满地打滚,不达目的不罢休。而当他们玩起玩具来,可以很快沉浸其中,瞬间进入心流的状态。

他们能够各种状态随时切换,前一分钟被父母打骂,下一分钟就可以笑脸相迎,情绪的掌控能力,收放自如,是成年人完全不能比的。

还有,小孩经常能保持多元的兴趣,旺盛的求知欲,他们总是不停问“为什么”,总是对陌生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不知疲倦地探索,重要的是,他们从来不会受到经验和传统思想的束缚,能像海绵一样吸收知识,有超强的学习能力。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克斯说:成年人学习困难在于记忆力下降、专注力下降,从而影响了我们的学习效果,但是孩子比成年人更擅长学习,不是因为他们学得快,而是因为孩子更愿意坚持,更有耐心不断练习。

02

为何婴儿,才可以专气致柔?

所以,老子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你能做到像婴儿一样专气致柔,身心合一吗?这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关于身心合一,在庄子的《达生》这一篇里面,庄子说:“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天地者, 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形精不亏,是谓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

一个人精神和和身体达融为一体,才能与天为一,达到至高的境界。庄子称之为“形全精复”,庄子在这一篇中讲了几个故事。

比如庄子说:“善游者数能,忘水也”,善于游泳的人,能做到身心合一,完全忘记水的存在。还有一个故事是:醉者驾车。

庄子说,一个喝醉酒的人,从车上摔下来,虽然会受点伤,但是不会被摔死。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喝醉酒的人,他们的身体和精神处于整合的状态。这个时候,当他们面对危险,甚至死亡的时候,不会受情绪的干扰,反而内心没有了恐惧,这和老子的“专气致柔“的状态是一样的,庄子称之为“神全”的状态。

在正常情况下,当我们面对风险和困难的时候,恐惧 、紧张等情绪会随之而来,而这些情绪会让我精神慌乱,失去了“神全”的状态,反而让我们不能专注于应对风险。

其实这种“神全”的状态,在竞技比赛中也是一样的。顶尖的高手比的从来都不是技艺或者技巧,而是精神和状态,谁能够在竞争最激烈的时候,还能稳定而专注的情绪,心无杂念,才能发挥出最高的水平成为最终的赢家,这些都是“神全”的意义和价值,也是老子说“婴儿,才可以专气致柔”的原因。

一 End 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