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之修身六问,为您打开人生另一扇窗

 释天明 2019-09-21
《道德经》智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今天我们继续参悟。
常言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齐家、治国、平天下,必先修其身。修身之道,各有其法。在老子的《道德经》看来,修身之道要把这六个问题弄清楚:“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如何理解?又给我们带来什么智慧呢?下面一起来谈谈。
t013a44eb98855a8232.jpg?size=640x334
修身第一问:是否形神合一?如何理解“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营,血液和养分;魄,精神。在封神榜的故事中,要把一个人打垮的最佳方法就是把他的魂魄摄走。可见,魂魄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所以,老子建议我们问问自己:精神和形体合一,能否做到不分离?通俗点讲,就是你的追求、想法和你的实际行动或表现是否能保持一致?比如:说好了要坚持锻炼,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说好了要去攻读硕士博士,却迟迟不行动;说好了每天按照计划行动,却说一套做一套;说好了要减肥,却每天胡吃海喝。凡此种种,都是没有达到老子说的这一条。
形神合一,必然想到做到;形神合一,必然言出必行;形神合一,必然知行合一。作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为理想而奋斗”就是“形神合一”的最佳体现。奋斗和行动是实际存在的“营”;理想是依附在具体行动上“魄”。所作所为都朝着目标前进,这是“载营魄抱一”的最好注解。
t01e5a3d542d63aa0e3.jpg?size=640x334
修身第二问:是否有接纳万事万物的柔软?如何理解“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专气”,指生命之气团聚起来,达到心气专一。“致柔”,就是要达到柔软,不要让它坚硬起来。老子曾经用小草来说明柔软的重要性,当小草生气勃勃的时候,是很柔软的。一旦到了秋天,就变得很坚硬,直致消亡。
婴儿是柔和温顺的,他们对世界有着无限接受度。就像海绵,有着很强的吸附能力。小孩不懂说话,你说什么话他就会说什么话;小孩不知道尊幼,你教他要礼貌待人他就学了;小孩不知道什么好玩,什么都去尝试却发现了世界的诸多乐趣。我们能否拥有婴儿一样的空杯心态和柔软的接受度呢?你看,婴儿会把别人的错事,很快忘了;会把刚刚的不开心很快就忘了。这也提示我们要对别人有足够的接纳,对自己有足够的认知。婴儿教会我们如何接纳这个世界,柔弱胜刚强。
t01fb945de451d1e434.jpg?size=640x334
修身第三问:是否有可以改善的地方?如何理解“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玄鉴,指玄妙的镜子。这里特指一个人的心境。老子提示我们: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灵,能否做到没有瑕疵?时时反省自己有什么缺点或需要改善地方。孔子强调每日三省,老子也提出要问问自己有没有瑕疵,可见自省是修身的重要功课。
人生漫漫,从单纯天真到成熟世故,中间经历了很多洗礼,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是否能始终保持初心呢。是否能勇敢面对自己的瑕疵并努力改善呢?坏情绪是瑕疵,坏心眼是瑕疵,欲望太多是瑕疵,偷懒是瑕疵,不注重学习是瑕疵......所以,我们要经常拿镜子照照自己,以便让自己更完善。这是修身的重要一环。
t01c0a9cca66e9f7c5e.jpg?size=640x334
修身第四问:是否可以达到“无为而治”?“爱民治国,能无为乎?”指的是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无为”并不是啥也不做,而是即使“无为”,也有足够的底气把事情做好。判断一个领导人是否成功,不是看他究竟有多忙,而在于看他影响力有多大。
一个领导外出一个月,公司照样高效运行,员工都竭尽全力。这不是领导可有可无,而是他之前就把公司经营得井井有条,制度规则已经定好了,员工技能到位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培养了。所以,领导这个时候可以“无为”。做领导的,时常问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离开几天,一个电话不接,公司是否能继续高效运作?如果可以,你就成功了,就离“无为而治”不远了。
t014bdaf827b7fd36a1.jpg?size=640x334
修身第五问:是否可以沉着应对万事万物?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天门”是指自然之门,古代医家将百会穴处称为天门,是元神出入的门户。“为雌”就是守住雌性、守住阴柔。外界信息从天门一拥而入,你是否能保持宁静?北宋苏洵在《心术》中写道:“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不管是泰山崩塌,还是麋鹿在身边疯狂奔跑,都能不为所动,淡定自如,说的是兵家从容不迫的良好特质。阳刚的军队尚且需要阴柔沉静,何况我们平常人呢?所以,我们时时问问自己是否开窍了?是否能淡定从容了?
t012744b1aab43fdd6f.jpg?size=640x334
修身第六问:是否通达智慧仍保持谦逊上进?明白四达,能无知乎?“明白四达”,意思是有智慧,东西南北都通达。能无知乎?即:是否还能保持无知的状态保持上进呢?
人的自我认识有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是狂妄之人,知之甚少却自视清高;第二层次:知道自己不知道。这一层次对知识会非常渴求,会努力上进,因为他知道自己有很多欠缺;第三层次:不知道自己知道。这一层次的人具备一定的底蕴,但是可能对事物“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第四层次:知道自己知道。这个层次对自己有比较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有什么本领,同时也懂得运用。第四层次的人就已经达到了老子所说的“明白四达”的水平,但是这个时候,你还能保持空杯心态保持谦逊继续前进吗?问问自己。
t01e62d1a8e30c4660b.jpg?size=640x334
老子进一步阐述道:“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句话的意思是: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玄德,影响深远的德行。老子告诉我们在六问之后,要懂得“无私”的道理,这才是长久之道。让圣贤的智慧为实际生活所用,让我们经常问自己这六个修身问题,时时提醒自己要努力为理想奋斗、要对万事万物有足够的宽容接纳能力、要时刻想到自己可以改善的地方、要为“无为而治”而做足准备、要有遇事沉着应对的品质、要时刻保持谦逊的态度。
t0131f0b2602843218c.jpg?size=640x33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