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20章

 启明书院_元默 2022-03-09

承前启后,明德亲民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 | 涣朴老师

经典原文: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澹兮,其若海,廖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内容简要:

有些人给《道德经》贴上一个“避世消极”的标签,是因为老子在《道德经》前面的章节里说:把仁义、孝慈、智巧都逐步去掉,百姓反而可以过得更好。但其实他们并没有理解老子的深意。

我们很多时候学错方向了,从第20章开始,老子讲述从太极归于无极应该如何前行,去学、去求最根本的东西。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唯”和“阿”都是答应别人时候所用的口头语,“唯”是恭恭敬敬,“阿”略显傲慢。他们之间的区别不在于“唯”和“阿”这两个字的本身,而在于说出这两个字背后的心念。从自己的心上下功夫:心上谦逊,“唯”与“阿”都是谦逊的;心上傲慢,“唯”与“阿”都是傲慢的。

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做好事或做坏事,不是靠从文字上教就可以的,要在内心上发生真正的改变,从内心处着手找到根源,这时才能真正地断恶扬善。“善之与恶”,不是靠学习“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而是在心上用良知观照自己的心念,知道自己的善恶,从而为善去恶。

胸有良知,确定自己是行善,哪怕表现出来的相是棒喝别人,那也是善的;心中是恶,即使满脸堆着笑,也可能在骗别人,是恶的。

老子通过这两个设问句,让我们观照表相与内里的真正区别,同时也跟我们讲清楚了绝学绝的是 “世俗之学”。真正的绝学是先用内心的良知、虚心去学,而不是先学外在的智巧和道理。有了内在的良知和谦逊,对于外在的智巧和道理就很容易贯通,就不会产生内心的违和感。

人生长于环境中,环境的善与恶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心往善的地方走,那所染的环境都是善的;往恶的方面走所染的环境都是恶的,这便是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前文说过“致虚极,守静笃”,“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失之毫厘,谬之千里,所以人要非常谨小慎微地在起心动念处去觉察善恶的变化,这是决定一个人往善还是往恶的根本转折点,这也是人最应该敬畏的地方,所以说“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如果不在这个地方下功夫,我们随波逐流,那就永无停歇,即“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再看看“世间的人”和“有道之人”之间的区别。人如果不在起心动念处下功夫,去觉察善恶、止恶扬善,那么就会对于欲望和利益、名利和权情等等追逐不休,就像“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趋之若鹜。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我”则“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兆”是发生。“未兆”是心念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停留在混沌、心念未起、善恶未分的状态。这时候的人不是二元对立,是混而为一,这是“泊兮其未兆”。有道之人都是把心居于心念还没有发生之时,好比“婴儿之未孩”,就像婴儿还没有产生具体的形骸,如在娘胎里面混沌无知。但这并不是真的混沌无知,而是指无善无恶的心之本体。

人,一起心一动念就落入善恶之中,所以以智慧观照,见善是善,见恶是恶,不能自己起心动念,以善为恶,以恶为善,或者善恶夹杂,皆以我心为主。

《地藏经》里说:“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一起心一动念就落入了自我的评判当中。有道之人“泊兮其未兆”,停留于还未起心未动念之混沌时,那便是无善无恶,心之本体。

傫傫兮,若无所归。

这个是随波逐流,是无心而应世,像镜子一样,什么东西到面前就照出什么,没有什么到前面镜子就如如不动,不去管它。这叫“傫傫兮,若无所归”,没有迷茫,没有彷徨,没有期待,这就是如如不动。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这是老子在做一个总结,“众人皆有余”意思是大家都觉得学了很多,会各种技能,“而我独若遗”,而我却好像什么都没有。我就好像一个愚钝的人一样“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俗人昭昭,普通人好像很有智慧的样子。而我独昏昏,对这个也无所谓、对那个也无所谓。俗人察察,普通人什么都分得一清二楚,我独闷闷,我觉得这个也不要紧那个也不要紧,和光同尘。

澹兮,其若海,廖兮,若无止。

“闷闷”和“昏昏”的背后是“澹兮其若海,廖兮若无止”。

内心宽广无比,无边无际,因为一切众生无不在菩提信海之内。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于母。

众人以有为有,而我以无为有。“我”跟普通人不一样,“我”喜欢从万物的本体当中去汲取。

读完这章,我们明白:老子所说的绝学不是不要学,而是“泊于未兆之时,学于道之母体,从而以道驭术,方可无忧”;不是像俗人那样察察、昭昭,凡事弄得清楚明白,因为明白了一个点,势必忽略其他点。只有闷闷、昏昏才能够和光同尘、一体同观,这时方是无忧;以大道之母体为学,方是真学;泊于未兆之时,方是真住。

《金刚经》说:“心无所住”,无所住,就是“泊兮其未兆”,能于此时便可归道。归道了自然能做到仁义,能孝慈,可以让天下太平,天下太平也无须忠臣之名。所以“见素报朴,少思寡欲,食于母,泊于未兆”,即可绝学无忧,此乃老子的真意,不可错会。如孟子所说,世人之恶在好为人师,岂不知自己领悟错误是小事,而以讹传讹,便是大错铸就了。

《道德经》总共81篇,是一个整体,从描述“道”到揭示“有无”之间的关系,再从“有无”到我们自身,告诉我们要“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再从五色五味五音令我们无知,致对荣辱也无知到可以体悟到道体,明白了道体后再抓住道体,“泊兮其未兆”,“食于母”,“见素报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这是一个整体。

我们要细细品读,细细体悟,不可再像老子所说的“俗人”那样“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昭昭察察”,那都是与道相违背的。与道相违背,终生不见道。就算把《道德经》读个千遍万遍,如果不能够“泊兮其未兆”,也是于事无补。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