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独异于人

 心理咨询诊所 2022-01-03

《道德经》第20章 绝学无忧,独异于人

【经文】绝学无忧。

唯之与阿①,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②?人之所畏④,不可不畏?荒兮③,其未央哉⑤!

众人熙熙⑥,如享太牢⑦,如春登台。我独泊兮⑧,其未兆⑨,沌(dǜn)沌兮⑩,如婴儿之未孩(hāi)⑪;儽儽(lěi)⑫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kuì)⑬。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⑭。俗人察察,我独闷闷⑮。我愚人之心也哉⒃!

众人皆有以⒄,而我独顽且鄙⒅。

澹(dàn)兮其若海,飂(liù)兮若无止⒆。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⒇。

【考注】①唯之与阿:即唯之与阿之,下文“美之与恶”结构同。唯,诚恳应诺。《助字辨略》:唯者,应之速而无疑也。阿,曲从,迎合。②美之与恶,相去何若:王弼本为“善之”“若何”,据河上公本和郭店本改。③畏:敬,敬服。④荒:远,久远。《广雅·释诂一》:荒,远也。⑤央:尽,终止、完结。⑥熙熙:快乐的样子。⑦太牢:古代帝王祭祀时丰盛的牺牲供席(牛、羊、猪等)。⑧泊兮:浑朴、淡泊。⑨兆:起始,发端。⑩沌沌兮:昏昧无知的样子。⑪孩:同咳,指婴儿笑。⑫儽儽:困乏。《廣雅·釋訓》:“儽儽,疲也。”⑬遗:匮,匮乏不足。⑭昭昭/昏昏:昭昭,明白、显著;昏昏,昏聩、糊涂。⑮察察/闷闷:察察,明察,此有苛刻之意;闷闷,愚昧、浑噩,比喻敦厚憨实。⒃我愚人之心也哉:原在“而我独若遗”句后,高亨先生疑为后人注语,结合全文思想,觉得移至此处即不显多余了。⒄以:这里作“用”字解,也有“能耐”之意。⒅顽且鄙:形容愚陋、笨拙。⒆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澹,水摇也。(《说文》)飂:高风,形容形迹飘逸。这本是倒数第三句,有人说它与本章意思不谐,主张删除或移至第15章。我统览全文,将其移至此处。⒇贵食(sì)母:以守道为贵。食,养,食母指“道”,道是生育天地万物之母。

【考译】抛弃显学成见等知识,可以无忧处世。

真诚应诺和阿谀迎合差别不大吗?那赞美与嫌恶又相差多少?众人所敬服的,就不得不敬服吗?这随波逐流的风气也太久远了,没完没了。

众人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无动于衷。混混沌沌啊,如初生婴儿还不会发出嘻笑声。困乏无聊啊,好像浪子还没有归宿。

众人都有所剩余,而我却像什么也不足。

世人光耀炫目,唯独我迷迷糊糊;世人都那么明察秋毫,唯独我这样淳厚憨实。我真是愚人心肠啊,昏昧无知!

人们似乎都有足堪仗恃的本领,唯独我愚顽不化。

摇曳灵动呵,就像大海一样;飘忽散漫呵,无拘无束。

我就是这样特立独行,只以守“道”为贵。

【导读】文中涉及三种人:情境设置里的“众人”与“我”是两种,“俗人”即世人是第三种。“我”即为道者,“众人”“俗人”都是为了突出“我”之独特性的。本章里,老子通过情景设置将众人与为道者从外部表现到内在心态作了对比描述,用诗一般的语言刻画了一幅“举世浑浊,唯我独清;世人皆醉,唯我独醒”的画面。“我”清醒在何处——“贵食母”,即守道也!世界是他们的,除了“道”,我什么都没有,与“众人”的种种“有为”相比,为道者不随波逐流,甘守淡泊无为。老子正话反说,表面上是赞美“众人”,实际上是赞美“为道者”,“正言若反”(78章)在本章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辨读】本章既难且繁,需静心研读。为便于理解,我把全文分为五个层次。

一、“绝学无忧。”弃绝显学成见,人生可无忧在途。这是开门见山提出本章主旨。这是本章最大的难点,后边还要专门讲。

二、“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真诚点赞和曲意逢迎差不多是吧?那赞赏与嫌恶呢?众人所喜好的,就不得不追随吗?这随波逐流的风气存在太久了,没完没了。这是老子对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社会现象提出的质疑,老子感叹:“人畏我畏”这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风气“荒兮,其未央”,即古来如此,且没有改变的迹象。

注意,这里的“畏”可不是许多人翻译的“惧怕,畏避”的意思,相反,它是“敬,敬服”的意思。如《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又如《汉书·卷三四·黥布传》:“布善用兵,民素畏之。”

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

这两段话描述了“众人”与“我”大不同,第一段话通过具体情境形象地描述了两种人对事物的不同情态,第二段话说的是两种人与财富的关系不同。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老子俨然描述了一幅“清明上河图”,而“我” 却对这些兴趣索然,无动于衷,因此“我”也什么都没有。

四、“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我愚人之心也哉!”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这两段话描述了“俗人”与“我”大不同,也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外在的表现不同,二是内在的本领不同。

老子这里用的是“俗人”而不是前面的“众人”,“昭昭”是炫耀自己,“察察”刻薄别人,老子明确表达了对“俗人”的批判态度。“众人”即常人,相对于“俗人”,老子对他们表现出理解和宽容。

五、“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这两句话是对为道者的小结——一是象海一样灵动,象风一样自由,这是为道者的外在特征,二是“贵食母”即崇道、奉道、践道,后者是“独异于人”的根本所在。

声色犬马、货利智巧、觥筹交错,世人追逐这些到底累不累?与他们的乐此不疲、游刃有余相比,“我”简直是弱爆了,但“我”不羡慕这些,不追求这些,只“贵食母”,即重道守道。众人在追逐中忙碌,在“有为”中迷失,而“我”守道,无欲无求、无言无为,无忧无虑、无伤无痛,率性自然、逍遥自在,心灵获得解放和自由。

道,就是对规律的敬畏和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真正的从容不是躲避喧嚣和纷争,而是身处喧嚣和纷争中仍能平静地生活。此之谓也!

最后别忘了开头留下的最大难点——“绝学无忧”。

“绝学无忧”,虚浮的知识是烦恼的根源,弃绝虚浮之学,可无烦忧。 这里的“学”,指的是货利智巧之学,即弃绝虚浮庸俗的知识,就可以清静无忧了。

“绝学无忧”历来是学术界争议的一个焦点,对“绝学”的解释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绝学”即“弃绝聪明”、“弃绝一切知识”,依据是老子认为“智慧出,有大伪”(第18章),主张“常使民无知无欲”( 第3章)。有人甚至还据此得出“老子愚民”的结论。

就在下一章,老子说“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21章)我就是从道知道世界起始的。“弃绝一切知识”为什么还要“知众甫”? “知众甫”可是非常高深的大学问啊。显然,这种观点极端了。苏格拉底说过:“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但你会相信苏格拉底“一无所知”吗?这些都是哲学的语言罢了。

第二种说法比较折中,译为:绝巧取拙,弃绝投机取巧、弄虚作假、欺世盗名,即弃绝的是智巧之学。老子反对开发心计,认为“人多伎巧,奇物滋起”,这便与第3章之“常使民无知无欲”一致了。

第三种观点认为,“绝学”即“至上、绝妙、独到之学”,与宋儒张载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的“绝学”是一个概念,指“最高的智慧”或者是“把学问做透了”。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48章),“为学“与”为道”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不可分割的两个阶段,而不是两种学习。“益”,增加,“为学”阶段即知识积累阶段,这必须“益”;“损”,减少,“为道”阶段即抽象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的阶段,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在这个阶段必须“损”,即弃绝那些不反映事物本质的表面现象、虚假现象,最终达成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理性认识。“道”就是那个真理性认识,弃绝那些虚浮表象就“得道无忧”了,心灵就得到解放而自由了。

根据老子所处的时代,更结合老子前后各章的思想,我认为老子的本意是第二种说法,当你读完第64章就会坚定这一看法了。

第64章最后一句老子说:“圣人欲不欲,……学不学”,意思是圣人欲世人之不欲,学世人之不学。本章“众人熙熙” 即是世人之欲的描述,“贵食母”即是圣人之学同时也是世人之不学。因此,“绝学”绝的是世人之学,即本章老子描述的“熙熙攘攘”那一套。

众多解老者包括一些国学大家把“绝学无忧”移作上一章最后一句,并给出了三条理由:一是它与本章内容无关孤立得很,二是它与上章尾“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语言结构上完全匹配,三是合韵。

后两个理由我都赞同,唯独对关键的第一条我深不以为然。所谓“绝学无忧”与本章内容无关无非是说本章没有有关“学”的内容,这说明没有读懂开头,也没读懂尾。本章开头老子批判的“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就是有关于“学”的问题,结尾的“贵食母”更是“学”,因此,“绝学”就是绝世俗之学、绝随波逐流之学,“贵食母”就是一心向“道”,“绝学”与“贵食母”在思想上完全一致且前后照应,老子以“绝学”开头、以“贵食母”收尾,完美无缺,把“绝学无忧”移走的同时就把本章的文眼和灵魂移走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