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中国式管理”,华夏基石专家们开了个辩论赛

 华夏基石 2022-07-27 发布于黑龙江

能否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企业成功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管理理论或管理模式?

中国式管理智慧和中国式管理是一回事吗?
特定的政治文化背景、区域背景是不是影响管理模式的要素?
……
在主张探索“C理论”“中国企业成功模式”等热潮下,华夏基石管理评论组织专家开展了一场“辩论赛”

研讨嘉宾

夏惊鸣

华夏基石双子星管理咨询公司联合创始人、联席CEO,训战结合咨询专家

(点击专家姓名可查看专家文章合集)

苗兆光

华夏基石双子星管理咨询公司联合创始人、联席CEO,训战结合咨询专家

(点击专家姓名可查看专家文章合集)


彭剑锋

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点击专家姓名可查看专家文章合集)

孙  波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教授,华夏基石集团高级合伙人

(点击专家姓名可查看专家文章合集)

策划/主持/文字

尚艳玲

《华夏基石管理评论》执行总编,企业文化案例研究及著作咨询顾问

(点击专家姓名可查看专家文章合集)

尚艳玲:今天是第37期华夏基石“3+1论坛”活动,我们的讨论形式活泼一些,今天想请几位老师充当辩手,辩上一辩。我们的辩题是什么呢?

关于“中国式管理”这个话题,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它是指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方式方法,还是构建一套有别于西方管理学的中国式管理理论?概念上还有很多待厘清之处,但在现实中我们看到,主张构建中国式管理理论及管理体系的努力和热情也始终不衰,每隔一段时间会有人提出来。

我梳理了一下资料,发现主张构建中国式管理理论体系或者认为可以提出“中国式管理模式”者,所主张的原因大致有三个:

第一,主张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基础构建中国式管理

第二,认为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和中国社会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的一批优秀中国企业,在实践中已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标杆企业的成长路径,有着自己的管理特色,应该加以研究和提炼总结,总结出一套理论

第三,中国企业家中的一些优秀经营实践者,确实具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色彩,虽然他们自己很少谈及“模式”“理论”等词汇,但他们普遍在管理的“道”的层面信奉中国传统文化智慧,以及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解放战争中积累下来的思想与经验。在“法”“术”的层面相信源于西方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方法工具。

华夏基石作为一家研究型咨询公司,尤其是彭剑锋老师可以说见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发展史,我们有些什么样的思考?能否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企业成功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管理理论或管理模式?中国式管理智慧和中国式管理是一回事吗?特定的政治文化背景、区域背景是不是影响管理模式的要素?

这些命题目前没有答案,为了聚焦问题,便于集中讨论,我们提出一个辩题:

“构建中国式管理理论”是一个伪命题吗?

这个题目其实是源自我与夏老师的一次交流,所以夏老师请您先开题并主持辩论。

夏惊鸣:好,那我先亮明我的观点:中国式管理是一个伪命题。苗老师你是什么观点?

苗兆光:我认为不是伪命题。

孙波:我们要谈“中国式管理”还是谈“中国式管理理论”,这是有差异的。

如果说是谈“中国式管理理论”的话,不管什么理论都要回归到一般原理;如果谈“中国式管理”,这谈的是实践逻辑,一般原理和实践逻辑有差异。从实践逻辑来说,一定是有中国式管理的,因为环境不一样,文化不一样。但从一般原理来说它是不是中国式管理理论?

夏惊鸣:就是谈“中国式管理理论”或者是“中国式管理模式”。

孙波:那我的观点是:“中国式管理理论”就是一个伪命题。

尚艳玲:辩论就是要观点鲜明,彭老师,您的观点是什么?

彭剑锋:我认为既是又不是。

夏惊鸣:好,这是两类观点,一类说“是”,一类说“不是”。

尚艳玲:三类观点,还有个“既是又不是”。

苗兆光:我得跟夏老师的观点相反,否则这个事就没意思了。

夏惊鸣:好,那我谈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无论是“中国式管理理论”还是“中国式管理模式”,都是伪命题。

第二个观点,凡是认为有“中国式管理理论”或者是“中国式管理模式”基本上都是骗子,都是“割韭菜”的。

尚艳玲:那就请各位老师进入“主题发言”环节,阐释自己的观点。

夏惊鸣:我为什么说构建“中国式管理理论”是一个伪命题?

2022-04-02

苗兆光:“中国式管理”是存在的,有待构成理论

2022-05-05

彭剑锋:管理归根到底是实践,实践是理论活的灵魂

2022-05-21

孙波:“中国式管理实践”挖掘得远远不够

2022-07-1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