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家书》共读:运势的玄学

 唐夕 2022-07-27 发布于甘肃

共读《曾国藩家书》的第二天,一封封家书读下来,

昨天桔尔还问了我一个问题,曾国藩是儒家吗?

这个问题可难到我了,我还真不确定,今天读到这封家书,越发感觉曾国藩应该是儒家大家。

于是搜索了一些资料,曾国藩作为清代进士,熟读四书五经、推崇孝悌,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很多资料也称他为儒家代表人物。

但是曾国藩之所以被后人推崇,除了深受儒家的深渊影响,有着儒家的理想和追求,又有着法家的清醒与现实,道家的成熟与灵活,可以说曾国藩结合几个大家思想和文化,形成了自己的精神文化和处事影响。

我们说回到儒家,儒家是《论语》是四书五经吗?都不是,儒家思想核心贯穿的一条线是什么?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为什么曾国藩说,在孝悌上用功才是大学问?

我们先理解什么是学问?在儒家思想上,学问不是你文章作的多么好,也不是你知识多渊博,而是做人做事,做人好做事对,那就有学问。

02


那儒家思想的“学问”之根本是什么呢?

《论语》有云: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

可以说孝悌就是仁的根本,儒家思想的基本。

一个人有没有学问,就看这个人能不能对父母尽孝,对兄弟姐妹、朋友友爱。

一个人培养孝悌,有真性情,就有做人的根本,就有内心的修养,就有人性光辉的爱,那这样的人,即便不识一个字,也有大学问。

所以,如果我们要判断一个人值不值得深交,就看他如何对待自己的家人,一个连对待家人都很差的人,绝对没有什么底线,就当远离这样的人。

记得有一次有位大学校长写了一篇文章说,中国大学教育现在培养了很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们现在也看到很多新闻,有的人学历很高,书读的很多,但是自私自利,不懂爱人、尊重人,反而人人都会唾弃。

从古至今,我们永远尊重且敬佩那些人品好、有爱、有仁义的人,我们也要时刻提醒自己,培养孝悌的大学问,内心的修养。

以德行为根基,以仁爱为依托,以六艺为修养。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03


曾国藩在盛世,想到自己上有祖父母、父母,中有诸弟姊妹,下有妻子儿女,又做了中级京官,真个是福禄周全、门祚鼎盛。

他深知月盈则缺、花盛则谢的道理,常以盈满为戒,故将书房取名“求阙斋”。

阙者,空也,缺也。曾国藩希望今后在别的事情上存有缺憾,以便“堂上重庆”的福气能多保留些日子。

很少有人有他这样的清醒。

绝大多数人在运势极旺的时候,路总是走的莫名的顺利,就以为一切都是自己的功劳,自己无所不能,所以不善待他人,傲慢、也不愿意帮助体贴别人、更不愿意持续保持学习,于是当运势下降的时候,把之前赚到的都丢光。

无论运势多好,我们都要清楚的知道规律,人不可能一直盛,保持谦卑、保持对他人的尊重和体贴、保持进取心、保持学习力。

当然人生总会面临低估,这时候能做的不是抱怨,也不是自暴自弃,而是保持自己的修养,保持自己的上进心和持续学习的态度,好好扎根、好好努力,这样当好运来的时候才能握住。

人有运势好的时候,又运势不好的时候,生命里难免一些无可奈何的残缺,带着残缺,和残缺和谐共处,让残缺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也算另一种大成了。

作者介绍:

我是唐夕,28开始觉醒,一年读100本书,输出100万字,靠自媒体写作打通自己的第二收入,深耕读书写作+个人精进干货,愿望是靠写作实现年入百万,感谢你的关注,欢迎来一起每天成长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