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题研究“开头难”,教师如何通过选题提升教育“研究力”?

 课程教学研究 2022-07-27 发布于浙江
本文为思维智汇第600篇原创文章

图片

本文共4565字,仔细阅读需11分钟

周三

专业


教师为什么要做教育研究

随着新时代提出新的要求,我们的教育也要不断向前推进。比如说今年4月份教育部出台了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中小学的课堂提出了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是在每一个学科当中去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

为了让课程改革真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与综合素养,我们每个老师都有义务和责任进行课堂教育教学研究。因为不论是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还是学校的发展,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进行教育科研。教师只有走到教育科研这条路上,他的教学才会被赋予一种新的意义和新的生命,就会摆脱机械的重复教学路上的种种束缚

图片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也说过“要想教师幸福,那你就将教师引到教育科研这条路上。”所以我们每一个教师,不管是想发展自己的专业,还是想在工作当中获得感与满足感,都要通过教育科研的方式来实现。概括来说,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研究有以下五个意义:
促进与深化教育改革的动力

促进教育的进步发展

提高教育质量办学效益提供决策依据

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必备的素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教育创新的要求;提高教育质量、形成独立教育教学风格的要求

学校自主发展形成特色的必然路径

教师需要做什么样的研究

1

聚焦课堂教学,围绕三个方向

大家日常教学当中做的最多的思考就是“我上了什么课”以及“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实际上我们的研究都聚焦在“课堂教学”当中。每个老师在授课过程当中都会产生一些问题,以本次义务教育英语新课标的核心素养为例,其中一点是思维品质,另一点是审美创造,即臻美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培养,教师在利用新课标指导教学的时候,就会思考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再例如物理、科学、化学、信息技术这四门学科的课程标准,都强调要通过培养科学思维使得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地,而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课堂教学中会遇到的具体的问题。因此教师的课题不需要去做宏观的教学理论的研究,而是要聚焦在我们的课堂教学当中

图片

教师在选题的时候,基本定位在应用研究、微观研究、行动研究三个方面。行动研究具体指的是教师针对课堂当中的问题做了一些设计,按照预设执行教学时,需要观测当前的设计是否能够解决目前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效果如何,预期和实际是否一致,教学策略和设计是否需要调整,以及目前存在哪些缺陷,该怎样弥补等问题。

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教师可以修订自己的设计,修订好之后再次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并再次观测效果,再进行修订,直到出现的问题全部解决。这是一个循环递进的研究过程,也是教师使用的最频繁的一种研究方法。

对于校长等管理者而言,则可以开展以学校为本位,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为主阵地,以校长和教师为主体的研究活动。综上,课题的视角需要围绕在教学研究、校本研究和学生发展三个方向,再具体开展一些小课题研究

图片


2

小课题研究的特性

(1)研究目的——应用性

小课题研究的核心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寻求解决问题办法和改进性的措施,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例如山西省“十五”规划刚公布的几个课题研究中,第一个是“小学语文学科审辩思维评价与培养路径研究”,在这个课题当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它研究的核心目标就是在语文学科中去评价和培养孩子们的审辩思维。

第二个是“指向'深度学习’的'问题串’设计的研究”,我们平时已经接触了很多关于深度学习、问题链等系列的理论,具体到各个学科如何去实践这些理论,实际上也是教师们可以思考的一个研究方向。

从以上两个课题可以看出这些老师目前所做的研究和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并不遥远。实际上教师缺乏的不是课题,而是一种课题意识写作意识因此教师在平时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理论,要把课上好,更要把好的教学方法通过课题写作传递出去,要有交流意识整个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性要非常强,就是指向我们课堂教学当中具体的问题或者实际的问题。

图片

(2)研究成员——群众性

小课题研究成员的特点具有群众性,课题研究成员实际上就是学科备课组,是所有渴望发展的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与同事、专业研究者、学生、家长等合作。

(3)研究内容——实践性
小课题的研究内容核心指向具体的实践问题,主要出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当中学校发展规划当中。教师需要通过实践来完成课题,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展开实践,在实践中去解决我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北京市“十五”规划中刚立项的一个课题——“指向高阶思维能力提升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行动研究”,从课题名称中我们可以读取到它的定位首先是高中化学学科的实验教学,不是概念课也不是复习课,旨在实验课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思维型教学理论强调要在培养学生一般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等。本课题研究的教师可以去演绎在实验课中如何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其余的教师可以举一反三,深度思考在自己的学科中,如何结合不同的课型培养学生不同的思维能力

因此在确定研究内容时,教师可以针对某一个具体的点和具体的目的深入挖掘,去思考自己在某一个课型下针对学生的某种能力设定了哪些训练方法,或者是新的做法以此为基础提炼内容,作为小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课题申报。

图片

(4)研究方法——简易性
研究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问卷、测量、访谈等等。但小课题研究不需要教师学习过多的基础研究方法,作为中小学教师来讲,只需要关注如何更好地把自己的教学设计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小课题研究没有太多的目的指向和技术要求,更多需要表现出自发性、即时性情境性的特征。


例如“指向高阶思维培养的小学项目化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研究”课题,通过题目可以看出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是通过项目化学习的方式来完成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设置好之后通过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并观测实施效果,根据效果的好坏再进行修改。

“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行动研究”课题也是一样,通过标题能够基本判断出教师是针对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思考,研究方法也是通过教学实践不断观测和改进。
这些课题并没有使用很多高深莫测的研究方法,就是通过日常教学当中的教学设计与演绎来实现,是我们教师已经熟练掌握的一种方法。

图片

(5)成果表达——灵活性
小课题研究不要求老师们必须在国家核心期刊杂志上发顶级的文章,课题的成果表达除了研究报告、论文等方式外,还有案例描写、反思、教育叙事、课例报告、经验总结等。

其中研究报告是一种比较基本的呈现方式,更好的呈现方式是通过发表论文,将自己日常教学中好的策略与方法凝结成论文进行观点的表达,这种方式需要教师们去不断尝试和思考。

教师寻找课题的方法

1

从实际生活中搜集

首先教师可以尝试从已有的成功经验中寻找生长点。因为成功经验一般都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成功经验往往包含着实践者的创新,有助于形成特色;由成功经验生长出的课题,实践和研究的基础较好,容易展开。

教师可以思考,在课堂教学当中和以往的研究当中有没有一些典型的做法或者成功的经验,把它提炼成观点,再结合教学案例,就可以把它变成课题。比如说关于思维型教学理论所讲的这些内容,在具体的学科和不同的课型当中如何演绎,就可以提炼出来一个很好的课题。教师需要聚焦在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中,聚焦在学生的发展以及课堂效果的提升上。

图片


2

分析困难与指出难点

其次教师可以从面临的现实问题中寻找突破点。因为学校、教师要发展,必须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而现实中的突出问题往往具有普遍性,如果取得了突破,受教育者才会得益最多。

教师可以结合当下最新的文件与政策,思考一些迫切需要改变和解决的问题。例如新课标颁布后,教师需要改变从前以三维目标为核心的教学,转向思考如何培养核心素养这一问题。

3

分析大论题中所含的小问题

教师可以从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中寻找挂钩点。我们现在摆在面前的教育发展大趋势就是——新课标出台后如何在课堂教学当中落实的问题,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趋势下的大课题。

对学科教师来讲,你可以聚焦在自己具体的某一个学科当中,聚焦在某一个课型当中,聚焦在某个任务当中,来看如何让新课标落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地观察教育、随时留心随时记录、阅读研究报告、浏览定期刊物等丰富自己的课题内容。

图片

4

教育改革发展与教育现实的矛盾

教育改革发展与教育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一个主要的课题来源。从学校发展的视角上,有以下三个选题方向:
突出学校发展的主要问题,将其进一步聚焦为核心问题;

总结前期研究的主要成果,从中进一步延伸出核心问题;

总结本校的优秀教育传统,由此提炼新时期的核心问题。


例如山西省“十五”规划课题中的“大思政视域下构建“仁杰教育”特色学校文化的实践研究”,聚焦学校特色文化,对前期研究成果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再例如“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教师校本研修模式构建的研究(育新学校)”,聚焦的是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教师校本研修的模式如何构建。

图片

教师层面上来说,更多聚焦的是教育实践中的困惑、新的发现、教学中的疑问、新的教育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等。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角度可以供教师思考:

(1)从疑难中寻找问题
教师的设想、计划与实际效果之间的差距

教育教学情景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目标之间或价值取向之间的冲突与对立

教育教学中的“两难”情景;

不同的人对待同一教育教学行为不同看法

(2)从具体场景中捕捉问题
教育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教育现场是教育问题的原发地,是问题产生的真实土壤。

图片

(3)从相互交流中发现问题
教师从理论学习中发现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在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中进行思考和分析,有些问题就清晰起来。教师间的切磋与交流可以开阔视野,有些问题可能会被激发,形成研究课题。

(4)从学校或学科发展中确定问题
教师在把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学校或学科的发展规划以及面临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时,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的问题有待于自己去解决。

图片

发现问题过程中常用的策略

1

教师个人发现问题的策略

教师个人出发,教师要从日常生活中寻找问题并提炼成课题研究,从相对的差异中去拓展教研思维。具体有以下个策略

抓住典型事例,及时反思成败得失背后的原因;

留心日常事件,将事务性问题转化为教育性问题

关注各种争论,从不同观点的对比中发现问题;

对照不同选择,从相对差异中开拓发展的空间。

2

合作研究发现问题的策略

除了个人探究之外,头脑风暴是另一种有益于课题开发的策略。具体需要怎样合作,教师可以参考以下四个方向:

本校教师合作,通过教研活动发现问题;

外来人员合作,通过现场研讨发现问题;

专业人员进学校,通过调查帮助提炼问题;

校内外全面合作,通过研讨形成核心问题。

图片

总而言之,课题研究是教师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而好的选题是助推教师“研究力”提升的起点。教师需要不断以科研思路去审视教学过程,聚焦教育实践中正在发生的问题,从而促进专业能力的有效提升。

作者 | 韩琴
编辑 | 肖静
统筹 | 孙习涵

版权说明
本文为思维智汇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