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手书出现“笔误”,毛岸青得知缘由顿时泪目

 学思践悟必有成 2022-07-27 发布于甘肃

图片

文 | 向小园·  图 | 网络
图片

我们读过许多有关爱情的诗词,如卓文君“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美好期愿,李清照“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懵懂情动;又或是秦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异地怀念,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生死相隔。

从初见惊鸿到生死许诺,不论何种阶段总有着无数动人诗篇描绘着世人的聚散离合,而当最稀松平常的儿女情长置身于民族危亡的时代背景下,就会带上几分令人敬重的悲壮色彩,因为他们爱国爱民,并为之奋斗终生,正如毛主席与杨开慧一般。

 图片

1927年,伴随着蒋介石与汪精卫的“清共”行动,第一次国共合作宣告失败,全国笼罩在残酷的白色恐怖中。

此时杨开慧按照党的安排,带着孩子们回到板仓进行地下斗争,积极组织领导了周边地区的地下武装斗争,同远在井冈山进行斗争的毛主席一同并肩作战。

他们的坚持与拼搏赢得了百姓的追随,却也加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仇恨。

1930年,杨开慧回到板仓看望家人,不料意外暴露行踪,当晚便被抓捕。

在狱中,杨开慧面对敌人的种种严刑拷打与威逼利诱都不曾屈服,更在敌人许诺只要她公开宣布与毛主席脱离夫妻关系便能放她自由时,依旧毫不动摇,斩钉截铁地拒绝道:“要我与毛泽东脱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

最终铁骨铮铮的杨开慧同志,于1930年11月14日英勇就义,时年29岁。一个月后,远在瑞金的毛主席得知这一噩耗后,悲痛欲绝,并表示:“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此后多年,奋斗在前线的毛主席将对妻子杨开慧的思念与敬重藏于心底,一直到1957年春节,毛主席收到了杨开慧往日好友李淑一寄来的信件。

在信中,李淑一谈了自己对毛诗的感想,并附了一首自己在1933年听到自己的丈夫、毛主席的战友柳直荀牺牲时写下的《菩萨蛮》,毛主席读后心生感慨,作词以答。

 图片

《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近现代·毛泽东

在词中毛主席说道,杨开慧与柳直荀两位烈士的英魂已乘风前往月宫,受到了仙人们的热情款待,在嫦娥起舞之时却听到人间传来了革命胜利的消息,顿时欢欣鼓舞热泪盈眶。这首词不仅是对革命胜利的喜悦感慨,更是对忠魂英烈的致敬歌颂。

词一开篇的“我失骄杨君失柳”饱含着毛主席对杨开慧的深沉思念,关于此句,章士钊曾心生疑问,对女子的称呼本应用“娇”字,此处的“骄杨”又作何解?毛主席对此直言:“女子为革命而丧其元(头),焉得不骄?”

但是在六十年代初,当毛岸青与妻子邵华请求毛主席抄录《蝶恋花·答李淑一》以作留念时,毛主席却写成了“我失杨花”。

儿子儿媳以为自己的父亲书写时有了笔误,于是出言提醒:“爸爸,不是'骄杨’吗?”

毛主席沉思片刻,说道:“称'杨花’也很贴切。”

原来这并非父亲的无意书写,此时毛岸青与邵华已然明白:“身为一个纤弱的知识女性,面对各种酷刑与诱惑却大义凛然,为革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怎不令人钦佩?一个弱女子,能够为革命奉献出她的青春年华,怎么不胜过“娇美”的杨花?而“杨花”一词,是开慧妈妈年轻的生命写照,也饱含父亲对妈妈无比的怀念与无限的深情。

人有七情六欲,毛主席亦如此,面对爱人的离世怎会不哀恸难过。而这样一位有血有肉的伟人,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国家与人民,又怎能不为人感佩与铭记!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