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区块链,看这本书好

 奎林说 2022-07-27 发布于甘肃


机械工业出版的书不错,文末有福利

某些大学会不会不久成立“区块链研究院”?
因为这个概念太热了,热的时间还不短,其实区块链之前,大热的是“比特币”,比特币的新闻够多的了,起起伏伏,一夜暴富、挖矿、哈希,各种事好多。很长时间人们都认为比特币就是区块链,比特币负面新闻满天飞的时候,人们都敬而远之,避之不及,搞得区块链出来的时候,人们还是觉得这是个啥啊,不会是网上的骗术吧。
当然深谙于此道的技术大拿们肯定懂这些。
不过信息还是很不对称,比特币、区块链或其他概念,你不自己去找权威的信息或者书本等仔细研读,别人是没办法告诉你的,可能你扫到类似文章的题目,指尖轻轻一划就过去了,人们基本上只看他愿意看的,只相信他愿意相信的。
为了搞清楚区块链,搞清楚这个热门的东西,我是找了些东西去看的,翻了有两三本书、不少文章,感觉不是泛泛而谈、就是比较难的那些实现的算法或公式等等的,比较枯燥。当然这和我本人的资质有关系,碰上算法编程类的,一眼望去几十页代码,就晕了。
CNKI里面以“区块链”来搜题名,就有21600多篇文章,还不是搜主题,搜主题就更多了,夸张啊,国内学者炒热词的本领可真是一点都不逊色呢。
搜搜图书情报类的一些区块链文章,说句不怕得罪人的话:那都是一知半解之后,生搬硬套给图书馆业的啊,哪跟哪啊。不是说区块链不能用在图书馆,能用,用的范围太窄了,起码搞得清清楚楚再来写,那是可以的。现在编辑不好糊弄啊,你追个热词他就能给你发了吗?除非那种啥都收的旬刊。
去年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徐付优加了我的微信,说是每年春天机工出版社会给教师免费送当年的新书三本,我申请了三本,还真不错,很快就收到快递了,其中有一本书,放了近一年了才看。
昨天是3月31号,结束了3月的看书计划,林林总总看完了22本书。今天4月1号,西方愚人节,咱不愚人,开始了4月看书计划。继续3月没看完的《世说新语十三讲》、《人类简史》和《文明之光》外,把一直没看的那本区块链的书,《破冰区块链:原理、搭建与案例》,找来看,超出我的预期啊,我认为非常好,我居然看明白了,一解我长久以来的困惑,有入门、有实战,感谢小徐,感谢这本书。
先插播福利,今年机工出版社正在为高校老师送书,可以找小徐领书,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可以选书,选好书,加小徐微信,认证为高校老师后,免费寄给你。今年我选了三本,大数据、推荐系统和人工智能的。

这本书还真是从最基本的开始讲啊。
为了讲比特币,他从人类货币的起源讲起了,这就让人一下子有了亲近感,人类起源、经济起源的那些事,很多人还是比较清楚的。
《易经系辞下》中提到“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诗经》中的《氓》中提到“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这些都反映了古人物物交换繁华的商业场面。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社会大分工促进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交换的发展促进了古代货币的产生。
原始社会末期通用的是实物货币。游牧民族擅长捕猎,通常在市场中以牲畜、兽皮等作为交换物;农业民族擅长种植,通常用谷物布帛、农具、贝壳、珠玉等作为交换物。然而,随着交换历史的演变因牲畜具有无法分割的特点,谷物具有无法长期保存的特点,珠玉具有数量极其稀少和不易携带的特点,农具具有非常笨重的特点等,而贝壳具备了便于计数、能够长期保存、较为普遍等特点,因此逐渐取代了其他交换物品,成为实物货币的主要流行类别。人类历史发展到了夏、商、周时期,天然贝成为流通最广的实物货币,一直被沿用到春秋时期。这些交换物称为一般等价物,人们相信它们的稀有性的特点,一般等价物本身的价值等于被交换的物品的价值。一般等价物在商品交换中有着两种基本的作用:一是反映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发挥着价值尺度的作用;二是通过它来实现各种商品的交换,发挥着交易中介的作用。它的出现推动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促进了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的出现和发展。
随着人类生活或者活动的日益频繁,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过程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终于逐渐固定在某些特定的商品上。
这种稳定的一般等价物就是货币。贵金属金、银,由于具有性状稳定不易变质、便于携带、易于分割和计算、稀缺、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等自然属性,终于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货币商品。金、银成为稳定的一般等价物即货币,金属货币也成了人类整个封建时代沿用时间最久的货币。
随着人类生活进一步的发展,金、银之类的贵金属货币也逐渐暴露了本身太过笨重、不易携带等缺点。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金属交易展现出了一些疲态,尤其是异地购买贵重商品时,经常需要舟车劳顿大费周章运送金、银,交易过程中被盗抢的风险非常巨大,人们开始思考用什么方式取代金、银进行价值交换。于是,有这么一批人,开始私营钱币兑换业务,并借此发展起了存款、放款和汇兑等业务。这就是中国古代钱庄和票号的起源,也是现代银行业的始祖。由于钱庄财力雄厚,信用度相当高,因此钱庄发行的花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一种货币,拿着花票就可以到任意一间该钱庄的分号兑换金属货币。然而花票的本质其实是一种借据,你拿得出等额的票,我随时就得给你等额的金属货币,这张票的面额就是钱庄欠你的金额。
那么纸币是什么?纸币本质上是一种借据,由于欠钱者信用良好,它的借据就能在市面上被普遍接受,进而流通。以人民币为例,人民币本质也是国家写给人民的借据,以国家的财产作为抵押。现在我们见到的纸币,制作成本非常低,最新版本的100元面值的人民币成本为1元多人民币,却能够换取价值100元,这是因为背后有国家信用在背书,让人们相信这非常便宜的纸币能够换取100元的物具备100元的购买力。
2008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宣布倒闭,随后,全球金融危机在美国爆发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球。为了应对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救助本国金融机构于水火之中。量化宽松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说简单点,就是国家间接增印钞票,增加流通量。量化宽松一度在美国引发了“占领华尔街”运动。中本聪洞察到经济危机中,美国政府之所以可以无限增发货币,就是因为在这个货币体系中,只有美国政府为首的金融机构对货币交易有记账权,货币记账权被垄断了。
能不能有这样的一套货币体系不需要中心机构记账,所有人都享有记账权,货币不能超发,整个账本公开透明?对于这个问题,中本聪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直到2008年10月底,中本聪发出了阐述他数字货币构想的电子邮件,在邮件中,他阐述了初衷:“ 一个彻底实现点对点的电子货币系统,完全无须依赖金融机构,货币可以在网络上从一方直接支付到另方”。紧接着,中本聪将大家的目光引向了描述比特币构想的“白皮书”。其中概括了这样一个新的货币体系---区别于中心化运作的传统货币,比特币不需要中心化的金融机构去为货币交易记账,货币交易活动的所有参与者都享有记账的权利,而且比特币发行总量固定,不允许超发,所有交易账本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公开、透明、可追溯。同年11月中本聪发布了比特币代码的初级版本,初步实现了一个在没有中心化机构垄断记账权的前提下安全地进行比特币的发行、记账以及相关的激励。这里所说的技术手段就是人们现在经常听到的“区块链(Block Chain)"。简单而言,区块链是比特币的技术基础,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的第一个应用实例。
2008年11月之后的两个月时间里,中本聪对初级版本进行了优化和完善。2009年1月3日,中本聪在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一个小型服务器上创建、编译、打包了第一份比特币开源代码,并于2009年1月3日当天黄昏,“挖”出了比特币的第一个区块—创世区块( Genesis Block),并获得了第一个矿工的奖励—50个比特币。在创世区块中,中本聪留下这样一句话—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banks(财政大臣站在第二次救助银行的边缘),宣泄对旧的货币体系不满的同时,宣告了一个自己主张的货币体系的诞生—2009年1月3日成为比特币的创世日,比特币从此诞生。
支付宝和银行卡里的数字,本身不是货币,而是货币的记账符号,例如支付宝里面有100元人民币,代表人民币的记账符号为100元人民币,它本身不是人民币,但支付宝里的数字却不能脱离人民币的背书,否则这个数字增长将被任意修改。支付宝和银行卡里面的数字背后,可以理解成为一种记账货币。怎么理解记账货币呢?比如小王通过银行卡给小李转账了1000元,这个时候银行会在小王的银行账号上进行1000元的减法,在小李的银行账号上进行1000元的加法,以完成这笔交易。人们现在的生活还离不开这样一种中心化管理的记账体系。需要补充的是,相比之下,比特币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比特币总量有限,不可伪造,难以篡改,所以不需要什么东西作为背书。关于比特币如何做到数量有限,不可伪造,难以篡改?那就要认真看这本书了。
这本书为什么要不要其烦地讲比特币?因为区块链最初的来源就是它,解铃还须系铃人。从比特币入手,更能把区块链讲清楚。
区块链被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技术。我觉得每个人起码能了解区块链是什么东西吧。

自“区块链”这个名词为人所知之日起,接触“区块链”的人已有相当大的数量,然而其中多数人并没有真正理解“区块链是什么”“区块链能做什么”“如何操作”。本书作者从2015年开始接触区块链以来,研究了大量的区块链应用商业白皮书、运营社区以及底层代码,帮助过部分企业规划了区块链的发展战略,也使用主流的区块链开发平台开发了区块链应用。可能有些读者会说:“你作为专业的从业人士,入门当然很简单!”其实不然,如果只是出于兴趣而不花时间去进行深入研究的话,即便是专业的区块链从业人士,很多细节也无法真正理解,很多区块链的从业人员也对区块链本身非常陌生,浮于表面,一知半解地去从事一个行业,很难做出真正好的项目。区块链来势迅猛,传统行业的从业人员来不及用知识武装自己就得匆匆上阵,一时间,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出现了从业人员水平良莠不齐的乱象。关于这一点,笔者在研究区块链期间摸索了一条比较好的学习路径,以期帮助读者理解区块链的由来,掌握区块链的基本理论基础,了解区块链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进入区块链的实战和相关行业应用。当然,单单理解区块链的原理和区块链相关的理论和技术知识是难以真正做好区块链应用和落地的。把区块链真正用好,真正发挥区块链在信息化变革乃至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做好区块链底层的研究,另一方面在实际运用场景结合上如何真正发挥区块链的作用等细节也需要认真考虑。
本书内容导读
第一章 观古识今—区块链的前世今生
用比较通俗的语言,以比特币为例介绍区块链的由来、区块链相关的基本名词、区块链的特征与分类,带领大家走进区块链的大门。
第二章 拨开云雾—区块链技术并非新生事物
以清晰简练的叙述配以比较容易理解的图例,即便没有技术背景,一样可以很好地理解区块链相关的技术,理解什么是分布式账本、P2P网络、密码学相关知识以及共识机制和共识算法。
第三章 内行门道—数字货币产业链
以全景视角带着大家领略区块链产业链的发展和未来,了解区块链产业链的生产、交易和存储等环节,理解区块链产业链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四章 实战开发—几大平台的开发实战
手把手体验主流区块链平台的搭建和实例开发。如果你有技术功底,可以很快地进入区块链开发的大门;如果你没有技术功底,可以很快地理解区块链开发需要做些什么事情。
第五章 实现蜕变—区块链实际应用
结合实际运用场景,介绍区块链的实际运用,帮助读者把握区块链应用趋势。
第六章 明确方向—区块链产业格局与各国政策
熟悉各个国家的区块链布局和政策,为区块链行业从业合规性指明方向。
本书面向的读者与阅读建议
本书面向的读者对象:
想了解区块链的区块链爱好者:建议精读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五章;泛读第四章和第六章。
想走进区块链行业的非技术性相关领域从业人员:建议精读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泛读第四章。
想走进区块链行业的技术性相关领域从业人员:建议精读所有内容。
搭建实例
区块链的框架相当多,本书以最主流的和市场上运用最为广泛的三种加以介绍,作为入门,内容也是相当有价值的。本书中的实例包括:
比特币核心钱包的搭建。
以太坊环境的搭建。
以太坊智能合约开发实例。
Hyperledger Fabric的单机环境与多机环境的搭建。
Hyperledger Fabric的 Chaincode的开发实例。
破冰区块链,现在就开始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