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0岁里希特,不关心市场只做“绘画民工”

 木蘭猫不睡 2022-07-27 发布于北京

德国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刚刚过完自己90岁的生日。

世界最伟大的在世画,他在二战残酷硝烟中长大,一生与伤痛相伴在六十年的术生涯中,其创作在具像和抽象间反复跳跃,以模糊化处理的“照片绘画”著称现实社会的影子在他的画里若隐若现,表现出精确又克制的“德国风格”。

图片

格哈德·里希特

近日,德国正在通过一系列展览为他庆生。这些展览横跨三个与他有着紧密联系的地区:他的家乡,德累斯顿;艺术生涯启蒙城市,杜塞尔多夫;以及柏林,未来大部分作品的受益者新国家美术馆的所在地。
里希特的一生与架上绘画死磕,上了年纪的他曾不止一次说:“再也不画了,必须结束了。” 但每一次又都重新回到画布。

这几年,他科隆过着隐居的生活,工作室被打理得一尘不染名气越大反而越沉寂。拒绝被归为任何流派,看轻世俗的荣誉,更像一个不知疲倦、不自满的“绘画民工”

如今籍由这三座特殊城市为他举办的展览,里希特仿佛回到自己的前半生,那些浪漫且危机重重的日子……

图片
德累斯顿:回归故里
他的画笔在战火中起舞
位于德累斯顿的阿尔贝提努艺术博物馆,在格哈德·里希特档案馆馆长的帮助下,里希特亲自策划了一场个展——“格哈德·里希特:肖像、玻璃、抽象画”。他为本次展览挑选了40件作品,展览将于2月5日持续至5月1日。
德累斯顿是德国东部仅次于首都柏林的第二大城市,是重要的文化、政治、经济中心和科研中心。1945年的“德累斯顿轰炸”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引起争论的事件之一,二战后该市归属社会主义东德

回顾里希特的作品,家乡的痕迹挥之不去。他的许多幅画都描绘那个年代的战争场景,对死亡过早的意识演变为他的重要题材。

图片

格哈德·里希特

《Mustang Squadron》

布面油画

88cm x 150cm

作于1964年

1932年2月9日,里希特出生于德累斯顿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父亲在当地一所中学任教,母亲则是一位爱弹钢琴的书商,他将小时候的家庭生活描述为“单纯、规律、有条理”。

随着父亲工作的变动,全家搬离德累斯顿,辗转多个德国东部城市。十岁的他天资聪颖但在学校的成绩却出了名的糟糕,甚至连绘画课的成绩都很不理想,于是转入一所职业学校学习速记、会计和俄文。

图片

里希特的家庭相册图集

直到1945年2月,家乡传来噩耗。当时,随着反法西斯盟军在东西两线的节节胜利,欧洲的制空权已掌握在盟军手中,作为德国军工生产要地的德累斯顿成为盟军集中攻击的重点目标。

2月13日这一天,英国皇家空军和美国陆军航空队联合发动大规模空袭行动,德累斯顿彻底沦陷,死亡人数估算范围高达30万人。

尽管当时身处瓦尔特斯多夫市的里希特一家躲过了炮火袭击,但那儿并不是踏实的护所。

多年后,里希特曾这样回忆战争的场景:“撤退的德军、车队,还有低空飞过、对难民开枪射击的苏军战机,战壕、武器、大炮和毁坏的车辆散落各地。苏军洗劫财物,强暴兽行,在大型军营里,只有我们小孩有时能分到点大麦汤。”

图片

格哈德·里希特

《XL 513》

布面油画

110cm x 130cm 

1964年作


伴随着战争的发展,里希特对艺术和文化的兴趣开始成形。圣诞节时,他收到了母亲的礼物——一台相机。相机店的老板教会他如何冲印照片,这项技能贯穿了他后来的艺术生涯。

他从15岁开始画画,最早的素描作品创作于1946年,是从书上临摹的一幅裸体画,这让他的父母感到既骄傲又尴尬。他还创作了多幅以水彩为主的风景画和自画像。

在一次访谈中,里希特提到他的一幅水彩画,画的是一群人在跳舞:'当我在一个酒吧里看到其他人翩翩起舞时,我便妒意顿起、忿忿不满。所以这幅画中饱含16岁的我的愤怒。这和我在那时写的诗一样,满是浪漫主义情怀,同时又充满愤恨和虚无,就像尼采与黑塞一样。”

图片

年轻时期的格哈德·里希特

1947年,在齐陶上学之余,里希特还在夜校上绘画课。拜师学艺是当时进入职场的常规途径,他在考虑了林业、牙医、平版印刷等行业后最终选择了与绘画相关的活儿。1950年2月,被招募为齐陶地方剧院的舞台布景画师学徒

1951年,他回到家乡德累斯顿并在那里的美术学院上学。入学不久后,他认识了后来的妻子玛丽安娜·欧芬格(Marianne Eufinger),人们称她为艾玛,是一名主修时装与纺织的学生,两人在1957年结了婚。

当时的东德美术界,奉行苏联的封闭式艺术政策,对国际上轰轰烈烈的各种美术运动与思潮基本采取反对态度。在顺利完成基础课程之后,里希特转入心心念念的壁画系,受教于海因茨·洛马(Heinz Lohmar),该系因其较为宽松的社会写实主义要求而出名。

学院严格限制来自“西边儿”的物资和信息,但总有别的手段来了解最新情况。一名在西德的阿姨每个月都会把马格南摄影杂志寄给他;在指导教授的帮助下,他还得以多次造访西德及其它地区

图片

年轻时期的格哈德·里希特


毕业后,尽管里希特的事业蒸蒸日上,但是他对自己的作品所受到的限制感到越来越不安。“令人受不了的是绝望与必须顺从的压力。我只有妥协,遵守规矩。”

1959年,他参观了第二届卡赛尔文献展。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让·福特里埃(Jean Fautrier)和卢齐欧·封塔纳(Lucio Fontana)等人的作品让他看到了“全新的内容”,他被象艺术的表现力吸引,也发现自己整个思考方式都有点问题。

很遗憾的是,在当时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这种“新的内容”被视为西方的颓废及资产阶级反动艺术。因此,他只能在自己的画室寂寞地进行其无形式艺术的实验。

卡塞尔文献展之行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出于对东德文化状况及不能充分发挥其艺术才能的不满里希特与家乡德累斯顿的故事到这里暂将告一段落。

图片

杜塞尔多夫:一场浪漫叛逃

开启全新地图


另一座城市——杜塞尔多夫承载了年轻的里希特最后的学院时光。故事得从1961年说起,也就是参加卡塞尔文献展后的第二年。

1961年3月,就在“柏林墙”将掀起腥风血雨的数月前,东德的政治环境越来越专制。他意识到自己的绘画创作总是受限,无奈之下一场蓄谋已久的叛逃开始了……

图片


他先以观光名义赴莫斯科与列宁格勒,带着远超旅游所需的行李。在火车回程中,他抵达西德才下车,并将行李寄存在西德车站。

然后,他再返回德累斯顿与妻子艾玛会合,之后两人经由西柏林以难民的名义逃到了西德。

尽管已在德雷斯顿学院学习过艺术,来到西德后,里希特还是决定报名就读在当地声望较高的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希望尽快融入新环境,在乱世下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扩展对当代艺术的了解。

1961年10月,里希特正式开始了他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的学习,师从弗迪南·马可坦兹(Ferdinand Macketanz),也就是那位被后世公认为“结构主义创始人”“符号学奠基者”的伟大学者。

第一学期结束后,他转到卡尔·奥托·格茨(Karl Otto Götz)的班上——这位大师吸引了许多学院里最有趣的学生。这些年轻人对大洋彼岸的波普艺术运动非常关注。他们每个人都从这场运动中吸取了不同元素,并运用在自己的思考和创作中。

图片

里希特收藏的报纸和相片


这一时期,里希特对时事、消费型社会、传媒与流行文化的兴趣逐渐显现在他的画作中。同时他开始探索照片图像与绘画之间的关系——这成为他之后创作的奠基石之一。他以模糊化技法创作出最早的一批作品,如《行人》与《阿尔斯特湖》。

与其说是对着照片画画,不如说他是在制造照片。他以这种形式使当时谣传“已死数十年”的绘画艺术突然苏醒。于1964年的夏季结束学业时,他已做好准备迎接往后几十年的辉煌了。

图片

格哈德·里希特

《行人》

综合媒介

两件一组 共:140cm x 176cm

1963年作

图片

格哈德·里希特

《嘴巴》

布面油画

67cm x 74cm

1963年作

图片

格哈德·里希特

《Betty》

布面油画

50cm x 40cm

1977年作

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在杜塞尔多夫这座对他而言特殊又亲切的城市,两场展览正在进行:其中之一是商业画廊Sies and Höke为里希特举办了一场筹备了五年的博物馆级别画展“格哈德·里希特:图画,1963-2020”,该展览将展至2月26日。
展览呈现了他的60幅作品,其中关于巨幅画作《SDI》的21张工作方法研究图纸更是首次露面的亮点,展示出他在创作过程中惊人的洞察力。

图片

格哈德·里希特

《SDI》

布面油画

两件一组 共:320cm x 400cm

1986年作


另一场展览是杜塞尔多夫K21美术馆推出的展览“格哈德·里希特:比尔克瑙绘画、素描、照片绘画”将展至4月24日,该展呈现了他的重要作品《比尔克瑙循环》及其它运用了覆盖绘画法的作品。

图片

Gerhard Richter,Birkenau Cycle(2014)© SPK / photothek.net / Xander Heinl

图片
柏林:远离高价交易
为作品找到最后的“家”

作为世界最贵在世艺术家之一,里希特常年保持着拍卖市场的高价纪录,可低调的他却对自己作品的高价不知所措。对炒作式的交易这躁动的市场里与“术”相背的东西

图片

格哈德·里希特

《抽象画(649-2)》

布面油画

200×200cm

1987年作

成交价:2.146亿港元 (约人民币1.9亿)

2020年秋拍成为亚洲拍场上最贵的西方艺术品


1983年里希特从杜塞尔多夫搬到科隆,90岁的他已经在科隆生活了36年。2006年,由他设计的科隆大教堂南耳堂的彩色玻璃窗正式与公众见面,这是他献给科隆市的一份大礼。

此前,科隆市表示为他的毕生作品设立一座博物馆,他却无意于此,并在一次采访中说道我并不想拥有自己的博物馆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和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一起陈列。

图片

科隆大教堂的“里希特之窗”


这一心愿或许能在未来这座致力于容纳20世纪艺术的柏林新国家美术馆实现。两年前,德国文化部部长莫妮卡·格吕特斯(Monika Grütters)前往里希特位于科隆的工作室拜访他,讨论作品捐赠事宜。

2021年,里希特与柏林新国家美术馆Neue Nationalgalerie)签署了一份协议,他的100件作品将在2026年二十世纪馆开馆前在此地展出,并永久借展。这些作品包括一系列他发誓永远不会出售的关于二战期间大屠杀的画作。

目前,这里正在举办他的特别展览“格哈德·里希特:艺术家书籍”,展期为2月10日到5月29日。

图片

Gerhard Richter,Birkenau Cycle(2014)© SPK / photothek.net / Xander Heinl

图片

图片

图片

“格哈德·里希特:艺术家书籍”展览现场,Neue Nationalgalerie 2022 ©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为了给90岁的里希特庆生,新国家美术馆的艺术图书馆,首次举办了艺术家书籍大型调查展览,为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提供了独特视角。

这些书展示了他不断以自己的想象为素材,并尝试抽象的过程,这对理解他的全部作品和思想是不可或缺的。

回顾里希特的一生,穿越硝烟与伤痛,他把一切奉献给绘画,正如他年过半百时说的那句“艺术是最高形式的希望”,他的努力也让绘画艺术有了希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