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信到底从何而来(不是比较来的)

 学灵性啊 2022-07-27 发布于山东

真正的力量,是要去感受到你与生俱来的那股力量。我不经常使用这个词,我只是用来做书的名字。

你可以感受到内在有一个超越你而存在的力量的源泉。那不是由某个人的“自我”所构成的力量。那是一种存在于宇宙中的生命的力量。是所有的生命的源动力。

人们通常会不够自信,或者质疑自我价值。有的时候,你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想法去说服自己:“你实际上已经足够好了,应该非常自信。”

但其实还有一个更优质的自信的源泉。在“自我”的层面上,你的自信基本上来源于你自己,告诉自己的这些话“我比大多数人更加聪明”或者“我比大多数人好看”,“我要不断的提醒自己这点”。然后你才会觉得“我现在有点儿自信了”或者你说“我比这里的人都有钱,我理应更加自信。”无论你用什么方式说服自己。最后都是拿你自己和别人做比较。

然后你就只专注在自己比其他人强的领域。同时让自己忽略那些你明显不如别人的地方。因为你不可能在每个领域都比别人强。这成了一个复杂的游戏。

当你开始把自己和其他人作比较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你想要提升自信,你就只能让自己在这些领域里打转。让你觉得“我比大多数人强”的领域。但其实这并不是很管用。

有一个更好的方式去建立自信,根本用不着去和其他人比较。不用建立在你比别人好,或者同样好的基础上。那是一种直接与内在的力量取得连接的方式。你无需做什么比较。

你现在就可以拥有这种力量,就在当下。当你不再陷入思维之中。而是让你的一部分注意力,超越思维。你就会意识到,你就是思维之外的当下,也就是临在。没有那个当下也就不会有思考。你是这一切背后的那个当下的觉知。

那是一个更深层次的领域,你已经进入到比你的思维更深的领域。那个当下的觉知,才是力量的真正源泉。其实那也不是所谓的“你的”力量,因为那是你在宇宇宙的力量连接。

因此,你无需再将自己与任何其他人作比较了。那是你的“自我”经常做的事情。你会感受到自己既不高人一等,也不低人一头。当你遇到其他人,总把自己进行比较归类,其实是非常不爽的。

你会对此产生恐惧感:“我是不是不如别人?”。在恐惧感的背后,其实是你想要高人一等的欲望。当你接触到了真正的力量,你才意识到你可以开始与人真正的打交道。不再进行强弱的比较,那是一种美妙的解脱。

只有当你感受到那与生俱来的力量时,你才会有这种感受。就是当你超越了思维,超越了那个概念化的你自己的时候。能够与人进行这种真正的交流,是一种美妙的解脱。我完全不会在恐惧感中去与你做比较比较,你是否优越。

因为你知道,那最终不过是一种幻觉。你会感觉到一种纯粹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你和所有人平等,所有人也与你平等。当你遇到大人物时,你无需……。“对于这个人来说,我算什么啊。”你和这个大人物本质上都是意识,我们不过是意识的不同形式。

你们可能还记得我在一本书中讲到的那个故事。有一位日本的禅师,同时也是一座禅院的主持。即将要迎接一位参观禅院的大人物。一个藩的藩主,带着他的随从要到寺院里来。

当这位藩主前来的时候。这位禅师起身相迎,就在这时,他注意到。他自己的掌心出汗了,那是一种自己感到紧张的信号因为他对自己保持着高度的觉察,他意识到了这点。当然,他还是继续完成了当天藩主到访的各种流程。

第二天,他就向寺里的僧众宣布,他要离开寺庙。因为他认识到。当番薯前来时,他感受到自己的手心出汗了。这说明他还没有深深地扎根于他的内在。在他离开了寺庙几年之后,他回来了。他最终可以真正地与自己内在的力量,连接了。那个力量不是个人的力量。这是个非常棒的自我觉知的例子。

你们可以试试另外一种自我观察。你可以注意一下,当你与不同的人相处,你的行为是否有轻微的变化。无论是你在与办公室的保洁阿姨说话。还是与公司的CEO说话。看看你的自我是不是还在操控着你的行为如果你发现自己对待保洁阿姨和CEO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不要自责。无论何时你发现了自己被自我操控,那都是一个很棒的觉察。

那是一种建立在脸谱化的基础上的操控。这说明你变得更有意识了,这是很好的事情。一个人变得更有意识的过程,通常都会对于“自我”变得更加敏感,并且在它运作的时候认出它。如果你陷入自责,那其实是另一层“自我。”

你只会收获一个更多层的“自我”“哦天呐,我还是没有消灭我的'自我’”。你的“自我”其实根本不是你个人的事情,尽管看起来是。那是人类的集体无意识行为的一种体现。

这种无意识已经存在,并生长了数千年。那是一种分裂感、分离感。你正在超越“自我”的一个显著的信号是。你对待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你也觉得人人平等。如果不是这样,那你就观察下你的“自我”的活动。但是当你观察到它的时候,事情就开始变化了。

在你的观察视线中,“自我”是无法继续表演的。“自我”需要你的无意识。你所有的“自我”都只能在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时候存活。当你清晰的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换句话说,你作为一个见证者,保持着对当下的觉察。当你意识到你的“自我”是如此的病态时,它是不可能存活的。

你可能会向它微笑。你意识到带上不同的面具去面对不同的人是怎样的一种“病态”,根据每个人的交往价值换上不同的面具。为什么要这样?那些都不是你啊。无论是对待保洁阿姨的你,还是对待CEO的你。都是不同的角色扮演,很多的角色。能不能不去扮演这些角色?

当然可以,就像那句名言说的,只要做你自己就好了。当然,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到底该如何做自己呢?你需要切断头脑中的思维。为真正的力量,也就是当下的力量腾出空间。

比如。你可以在同一时刻,既是一个人,又是当下的觉知。当你琢磨着接下来要去哪里。想着早上发生的事情。或者盘算着下周的事情。等等等等,那时你就是在扮演作为人的角色。当你沉浸在当下的觉知空间里,深深地感受到其中的蓬勃生机。你就成为了当下觉知的显现,而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个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