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一话 我的经方观

 曾俊辉中医师 2022-07-27 发布于四川

本文原创,首发于公众号:

成都中医曾俊辉

Joseph_Z_TCM_Public

欢迎转载、分享,须注明出处

点击上方蓝字可关注,期待我们成为朋友!


11   [ 我的经方观 ]

  现在中医界大家都提倡学经典、用经方,为什么呢?

  因为学界走了一大段弯路之后,发现还是老祖宗的经典靠得住,东西好,能用,而且疗效好,才真正是中医的根本。但不管是在学界还是民间,“经方”的含义都有多种说法,我也常被问及这个问题,今天试着简单跟大家谈一谈。

  “经方”这个概念,有从时间上来划分,比如《辞海》定义经方就是“中国汉代以前的方剂”。这种方式比较粗略,但也有它的意义,它标出了经方成型的“中心时间点”是在汉代,具体来说就是东汉末年,公元210年左右。

  有从“经方”一词最早出现处的意义来划分。

  “经方”一词最早出现于《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它讲“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结,反之于平。”并具体列出这十一家经方的书名、卷数。认为《方技略》所提到的就是“经方”,其他不是。

  这种看法不对,因为《汉书-艺文志》这个时候的“经方”含义主要是与“医经”相对,即“医经”家着重于理论研究,“经方”家侧重于临床实践,与现在“经方”的含义并不一样。

  有从典籍上来划分,比如认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所包括的方剂就是“经方”,其他的就都不是。这总分法谈到了经方组成的主体部分、核心部分,但是并不完全,没有考虑到后世对他的增补、羽翼、发展。

  有从治疗外感疾病种类上来划分,即是从伤寒、温病的角度上来划分,认为伤寒方就是“经方”,温病方就是“时方”。

  这种说法也不确切,因为温病治疗中许多方剂就是伤寒原方,比如麻杏石甘汤、白虎汤、大青龙汤、三承气汤等等;又有许多方是从伤寒方中脱胎而来,比如承气汤化裁出来的新加黄龙汤、增液承气汤等,栀子豉汤、茵陈蒿汤化裁出来的一整套方剂等等。

  那么“经方“究竟怎样来定义比较好呢?

  我认为,“经方”是以中医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所积累、所创造的方剂为核心,以历代研究、发展《伤寒杂病论》方剂的学术成果为羽翼,以“六经辩证”理论体系为指导,以顺应脏腑生理功能(而不是表层症状)来调节疾病的核心病机为作用方式的方剂。

  下面我们一层一层来看。

  “以中医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所积累、所创造的方剂为核心”,这个就是讲,经方的主体、核心是《伤寒杂病论》中所列的方剂。我们今天讲的“经方”狭义地来说,就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广义的“经方”就是上面那个定义。)

  这些方剂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而是医圣张仲景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经验,加上个人临床实践,创造而来。比如《伤寒杂病论》仲景自序中就讲到,这本书的理论渊源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

  “以历代研究、发展《伤寒杂病论》方剂的学术成果为羽翼”,这个就是讲,经方核心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有研究、应用、阐发,东汉之后,宋以前《伤寒论》虽伤于兵火,研究多在整理阶段,但也有著名《伤寒论》研究八大家(晋-王叔和、唐-孙思邈、宋-韩邸和、宋-朱肱、宋-庞安时、宋-许叔微、宋-郭雍、宋-成无己),特别是在北宋设立“校正医书局,在北宋英宗赵曙治平年间由儒臣林亿、孙奇、高保衡等整理统一《伤寒论》版本后,伤寒之学、经方之学乃大兴,直至今日,这些研究、阐发,所补出的方剂、理论是经方之学的重要补充部分,丰美其羽翼,岂能不包?

  “以【六经辩证】理论体系为指导”,这个就是讲,经方体系不是简单的方剂罗列,而是有“六经辩证”这样一个核心理论体系作为指导,其方剂结构、轻重先后、加减化裁等等都是有章有法,有理有据。

  “以顺应脏腑生理功能(而不是表层症状)来调节疾病的核心病机为作用方式”,这个就是讲,经方作用的层次是去解决深层病机,而不是针对症状,跟着症状跑。这一点是恩师傅元谋先生提出来的经方最重要的一个特点,也是与一般方剂相区别的最主要特点。

  本期完!

欢迎各位留言斧正!


欢 迎 扫 二 维 码 

或直接搜索 

“曾俊辉” 或 “Joseph_Z_TCM_Public”

关注公众号(成都中医曾俊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