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城老字号——六必居酱菜的历史

 茶香飘万里 2022-07-27 发布于山西

如今,很多人对腌制的咸菜避而远之,但就是有这么一家出售黄酱、甜面酱和酱腌菜的店铺,在前门大街上开了数百年,历经时代变迁始终屹立不倒,买卖兴隆。这就是六必居酱园。

传说六必居最早不卖酱菜,而是一家酒铺。它也不是做酒的,而是从外面趸酒,加工后再卖给顾客。经六必居再加工后的白酒度数很高,能达到69度,而且酒味浓香醇厚,到店买酒的顾客很多。为了保证酒的质量,店老板给伙计定下了6个必须秉承的规矩,但因为传说中有了这6个“必须”,店名也就出来了。

六必居店名的由来,还有这样一个传说,这家店最初是由6个人出资合办的买卖,为了弄点名气,好招揽远近的客人,就去请当朝权臣严嵩提写匾额。他们本来要写“六心居”,意思是6个人一条心,一起干好买卖。严嵩挥笔题写了这3个字后,觉得不对劲儿,合伙的买卖大家得一心一意,劲往一处使才能财源茂盛,“六心”怎么合作?他琢磨了一会就在“心”上添了一笔,改成了“六必居”。

还有一个说法,说六必居本是由来自山西临汾的3个姓赵的商人合伙开的小店铺,专卖柴米油盐酱醋,唯独缺少了开门7件事的茶,故取名六必居。

一个店名的来历有如此多的说法,足见这家店的故事很多。但不论六必居的出身怎么样,它的酱菜的确味道十足。

六必居的酱菜好吃,关键是出品的酱好。市面上,六必居牌子的黄酱和甜面酱非常畅销。黄酱和甜面酱是腌制酱菜的主要原料。当年,六必居制作的黄酱,要用产自河北省丰润县(现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北京市通县马驹桥和永乐店等地产的,颗粒饱满、油性大的优质黄豆。

六必居做酱菜对原料的选择也十分严格,甜酱包瓜用永定门外小红门培育的“八道黑”香瓜;莴笋选自广安门外太平桥生产的青莴笋;黄瓜选自安定门外前花园一带的五寸秋黄瓜,不仅要求条顺,还要顶花带刺、四六条(4-6条1斤),酱糖蒜选用长辛店产的紫皮大六瓣蒜。

北京人爱吃六必居的酱菜,外国的名人显贵也爱吃。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率代表团出访北京。他到北京后,就提出要到六必居来。因为名气实在太大了,当企业进行改制、扩展时,六必居总是成为新企业的主体。2012年,新成立的北京六必居食品有限公司挂牌,成为一家拥有“六必居”“天源”“桂馨斋”“金狮”“龙门”5个中华老字号品牌的公司。

2019年11月,六必居博物馆正式开馆迎宾。顾客走进六必居,不仅可以选购自己喜爱的酱菜,还可以感受到这数百年酱菜生产的历史和传承的过程。

2008年,六必居酱菜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