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韵试玉】2022年第四期

 杏坛归客 2022-07-27 发布于山东

图片

主办:丹东市诗词学会    鸭绿江诗社

责任主编 / 王淑琴      美编 / 隋    毅



图片



邢涛涛老师点评

图片
图片

 评 者 简 介

邢涛涛,网名燕都旧住,辽宁凤城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丹东市诗词学会副会长,鸭绿江诗社顾问、特约评论员。著有《揭夷斋旧体》诗稿。

图片

点 评 之 一

谒金门·相思

王东文.东文不丑

何堪爱,孤月一般无奈。许是前尘偿宿债,这终宵等待。

夜雨潺潺窗外,离别人生常态。折尽桃枝伊不在,念兹深似海。

  点  评


言语浅白,韵味深长,叙事徐急从容,情感真挚,不见造作。一句离别人生常态,看似轻描淡写,道尽人间千般无奈,颇有举重若轻之能事。结尾或可商榷,毕竟深似海之比喻有些平凡空泛,若能转抒情为写景,或可更加精彩。

图片

点 评 之 二

黄山云海

李明会.黎明

横斜峰顶环千嶂,鹰隼飞崖傲碧空。

浩浩东溟万重雾,茕茕北岭一株枫。

矞云滚滚遮晴日,烟霭匆匆奔玉宫。

遥望天边呈五彩,犹如仙女补苍穹!

  点  评


此律场面恢宏,气脉畅通。首联便起雷霆之势,起调如此之高颇有青莲之风。次联堪称绝妙,镜头远近拉伸迅疾,由面到点,陡增紧迫之感。非真作手而不能为。遗憾之处,联绵词使用频繁,通篇写景,层次变化不够丰富,稍欠参差之美。



图片



杨俊龙老师点评

图片
图片

 评 者 简 介

杨俊龙,网名噬蓝木错,1984年生,丹东市宽甸县人,东北财经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丹东市诗词学会理事,鸭绿江诗社副社长、特约评论员,鸭绿江诗社《每月一令》指导老师。

图片

点 评 之 一

南歌子 · 初夏感怀之作

杨华.木一

拂晓萦清泪,黄昏理碧簪。因何独守待风函,只为曾经一诺立毫尖。

欲画波先绿,犹吟月正酣。粉红羞涩韵轻含,已是小窗幽梦在呢喃。

  点  评


木一老师的词有律诗的理性在其中,也有南方女子的情,也有塞北的豪爽,是一种掺柔在一起的情感所流露出的词。

开篇女子情态映入眼帘,闺中愁绪从早到晚,梦醒的伤心到切切的希望,再到镜前慢捋青丝,整个人都被自己的情融化了,那捋青丝的动作是一种惯性,不受人控制,两眼空空。这句是荷是人,曾经美好的相遇和重逢的期待叫人心难熬。因何,只为,转承得味,是律诗绝句的理性所在,从起句的感性到现在的理性,词在情感和手法过渡中染上了鲜明的个人特性。

波绿、月酣、韵轻含。不知不觉已是梦呢喃。

词法的流畅就来源于此,句顺情连,让读者的思绪被一点点拉长。

幽梦呢喃,与上阙清泪暗合,如此轮转,叫人欲罢不能。

图片

点 评 之 二

南歌子 · 初夏感怀之作

柳明春.小石潭

晓夏依稀到,绵春步步离。柳风怅起扰香帏,轻数飞花暗暗又拧眉。

月下莲将出,蕉前客已迟。伤春不耐瘦于谁,暮雨斜街难断一檐垂。

  点  评


明春老师的词重在选词和造境,每每都想出一些好的词语,性情难移,词也惯常一种风韵。晓夏与绵春就看出来了特点,晓与绵的选用不是来自于字典和所见,而是作者自身的性情。晓色绵绵,春意绵绵,不浓烈,也不淡雅,适度中的美。

怅起、香帏、轻数、拧眉…这些是黛玉那种敏感多情的心所出的人物动态,行为出自性情,词语也是如此,一个初夏中敏感的女子形象跳脱而出。期许与结果的反差会引起心态极大的变动。环境对人的影响极大。

下阙将出,已迟,也是如此,总是难以如愿。从而有了伤春之情。 尾句景结,情不与人诉,冷暖自知。

全词的美需要体会,如果不以性情为切入点,就很难读出那种女子心头细微变化的美。

暮雨檐垂,身在屋内,心在外;情在身,期许在外。

图片

点 评 之 三

南歌子 · 初夏感怀之作

白雪.雪山春晓

柳色风相吻,山溪瀑对酬。露珠花草秀温柔,看得谁含涕泪羡无休。

好梦催甘雨,孤吟笑白头。远天斜日一怀愁,那片游云可否作笺留?

 点  评


每个人的诗读长了是能感受出来的,雪山老师的词就是其中的别致,总能别出心意,而且融情其中。其实,没有饱满感情的词是很难美起来的。

首句工对,意境暗合,如画笔截取了远近两个景物,一下子有了立体的空间感。吻和酬拟人化不是重点,重点是将情烘托而出,爱情和友情交相辉映,环境与人间瞬间连成一体,有了烟火气息,景物因情而越发饱满。

吻、酬、温柔、涕泪,这些其实是作者自己的人生,为何能融情于词,就是在那一刻,将自己入了词,将自己的情感交付在词中景物上面,所以读来才能动人。

上阙尾句口语化入词,将人与景物真正结合在一起,叫人想着这个人把风看成相吻,把瀑看成对酬,把花草看出温柔,那么羡慕的其实不是眼前景,而是怀念过往的曾经,有还无中的情感缱绻。

下阙从写景转成写人。好梦催甘雨,孤吟笑白头。别致的写法,让词中人的性情更加丰润起来。远天斜日再回到景,笺留句藏着美好与忧愁,纠葛着,留人读者更旷远的遐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