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业教师与业余教师的四个差别 | 唤醒教师成长力

 濤聲懿舊 2022-07-28 发布于四川

  //  

图片

体育界有专业球员与业余球员之分。教育界也有专业教师与业余教师之分。是否能成为合格的专业教师,与入职年数无关,甚至与所教的应试成绩高低也无关,专业教师的应试成绩一般不会差,且往往能超越应试,但应试成绩好的老师不一定是合格的专业教师。

专业教师与业余教师的差别有很多。

比如专业教师能大面积培养出优秀学生,而业余教师仅能把基础好的学生培养好,却很难转化后进生。

专业教师情绪稳定,不容易把个人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带到工作中来;业余教师则情绪不稳定,在家里心生不快,就会将负面情绪迁移到学生身上,向学生发火。

遇到难题,专业教师习惯主动承担责任,冷静分析,自我反思;业余教师则习惯吐槽抱怨、推卸责任。

专业教师也看重应试,但更重视育人,业余教师只关注分数而不关注育人;专业教师对所有学生公平公正,一视同仁,而业余教师则会差别对待,比如对优生偏爱而对后进生忽视,对家庭富贵的学生厚待而对家庭贫寒的孩子冷淡,等等。

除了以上差别,专业教师与业余教师的差别还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01

第一个差别:专业教师职业认同感高,他们把教师职业当作实现自身价值的手段,致力于在教书育人中获得幸福感与自由感;业余教师职业认同感低,他们只把工作当作赚取薪水、养家糊口的工具,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体会到倦怠感和无力感。

专业教师把教书当作事业或者志业,业余教师把教书仅仅当作职业。专业教师的工作意义感,不只是源于公开课、职称、应试成绩,更多地从教学过程和学生的成长中获得。虽然专业教师不可能是万事顺意,但他们很少愤世嫉俗,没有消极抱怨,而是勇于承担身为教师的责任,努力在学校、教室中探寻朴素真实的教育理想。他们的生命始终燃烧着一种激情,谈起教育就高兴,说起教学就话多,提起学生就来劲,在他们的人生词典里仿佛没有“职业倦怠”这个词。他们能把许多教师看来枯燥乏味的教育生活,活出诗意。

业余教师往往不喜欢或者不太喜欢教书,只是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加之教师职业收入稳定且有保障,所以留守在教师岗位上。他们的工作主要围绕应试、职称、待遇和荣誉,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来自学校的安排。他们在工作之余很少对教育主动钻研探究,很少主动学习,提高专业水平。遇到难题,习惯归罪于体制、环境、学生、家长等,缺乏自我反思的意识。

02

第二个差别:专业教师持续学习,将专业修炼视为终身之事;业余教师不喜欢学习,不愿花时间钻研探索,教书多年仍原地踏步。

在我所了解的新教育中,就有一大批专业的中小学教师,不满足生命碌碌无为的状态,不愿意“熬时间”“混日子”,他们带着成长自我、追求理想教育的目的,开启新教育“三专模式”:“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朱永新语)。他们在紧张的工作和繁忙的生活之余加入专业学习共同体,批注文章,提交作业,参与研讨,清空自我,接纳新知。他们见贤思齐,求知若渴,亲近那些能够帮助自己理解教育、理解生命、破解难题的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等方面的伟大书籍,探寻生命规律,探求教育真理。

专业教师拥有敏锐的教育洞察力与感知力,善于捕捉国内外最新的教育发展动态,并学以致用。你和他们交流,总能听到新的名词概念,新的领会见解。他们之所以孜孜不倦地学习,是因为他们不仅把学习当作提升专业能力的手段,更视之为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主要路径。

业余教师则不愿学习,不喜欢阅读,更不喜欢写作。因为不喜欢,也就“没时间”“没精力”“没效果”。即使学,也只愿意学一些见效快的所谓“应试绝招”,一些能立竿见影解决问题的管理妙招。即使阅读,也仅仅是阅读一些教育杂志、教学刊物。在他们看来,应试就是工作的终极目标、全部目标。教书只要考出好的成绩就行了,学那么多“无用”的理论做什么?

03

第三个差别:专业教师拥有成体系的教育知识结构,而业余教师的知识结构零散、不成系统。

一个专业的教师能深刻理解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相关学科专业的根本性书籍,有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并能不断地拓展自己的学习领域。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强大的阅读能力,养成研习经典的良好习惯。分析问题时,专业教师会自动调动知识背景,运用多种理论多角度灵活解释现象,发现真问题;而业余教师则固守僵化、片面的观点,仅凭经验下论断,往往造成“误判”。

以我自己为例,在刚教书的前几年,主要精力都放在吃透教材和管理学生上,对应该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并没有清晰认识,只是粗浅地认为要把教材教好,教好的标志就是学生能考出好的分数。教书若干年后,逐渐产生了许多无法破解的困惑:文言文可以教得有滋有味,但对散文就不知道该教什么、如何教;诗歌讲得味同嚼蜡,基本就是围绕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等概念转圈子,对于一首诗歌好不好、为什么好、好在哪里,并不能从本质上解释清楚。后来,跟着专家学习,才真正明白以上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强大的知识背景和系统的知识结构。

专业的语文老师的知识结构中,语文本体性知识(如汉语、文本解读、学科实践及理论、文学作品等方面的知识)应该占50%,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占30%,人类基本常识占20%。当初我不擅长教散文,文本解读不深刻,说不出一首诗好在哪里,根源是语文本体性知识欠缺。于是我系统阅读了哲学、文学鉴赏等方面的理论,阅读了《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五十年:散文与自由的一种观察》《唐宋词十七讲》《人间词话》等书,才逐渐明白应当如何鉴赏散文与诗歌。

专业教师大脑中都有一个相对合理、系统的认知结构;业余教师大脑中的知识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分析问题时就容易陷入片面、褊狭、僵化的泥淖。我发起组织公益活动——教师读书会,与一帮志同道合的老师一起研读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理论等,就是为了搭建一个比较系统的理解儿童的认知结构。许多老师在学习后,逐渐能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教育教学中的现象,对常见的现象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寻找到了新的破解之道。

04

第四点差别:专业教师解决问题遵守科学的流程和规范,而业余教师解决问题则仅仅依赖经验,缺乏章法。

魏智渊老师曾巧妙地以种庄稼来作比喻:老农民也能种出好的庄稼,袁隆平种的庄稼收成也不一定都好,但老农民是业余的,袁隆平是专业的。为什么?袁隆平种庄稼有科学的流程和规范,是经由实验来发现规律;而老农民种庄稼依赖的是经验,是经由经验而总结方法。老农民也讲“道理”,但他的“道理”只是既往经验的总结,一旦自然环境等客观条件发生变化,固有的经验就会失去效应;而袁隆平则可以分析变化背后的原理,通过实验、对照、分析等提出应对方案。

专业教师在备课时遵循一套科学的流程和规范,这套流程和规范肯定不能有效解决所有问题,但至少能保证将失误减少到最低程度。这与打球一样,虽然业余选手也能打出好球,但因为缺乏章法,容易受内外因素的影响,发挥不稳定。而专业选手有扎实的功底和科学的规范,所以不容易受干扰,失误很少。专业语文教师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文本,业余语文教师面对与自己知识背景、生命气质相吻合的文体,也能上出好课,一旦换一个他不擅长的文体,且规定时间备课,就感到犯愁。

图片

虽然现实有种种限制影响教师成长为专业教师,但人不是机械被动地被环境塑造的,人依然有选择的自由。

努力成为一名专业教师,这不仅关涉到教育教学的业绩,更关涉到此生的幸福与自由。

朱永新、肖川、李镇西、傅东缨、褚清源

倾情推荐

图片

《教师成长力:专业素养发展图谱》

郝晓东 著

唤醒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

奔向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 作者作为新教育网络教师学习中心执行主任,常年致力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对于教师的成长困惑与破解、专业发展与职业规划有着深刻体悟与清醒认识。

  • 从认知、阅读、写作、管理、反思、榜样六个方面给出教师成长的专业建议,唤醒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

  • 融可读性、专业性、实用性于一体,助力教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 描绘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图谱,搭建教师成长阶梯,提升教师的自主发展能力。

向上滑动阅览目录

序言 一份新教育实验的行动宣言   001

第一章 认知决定职业境界

在大时代的浪潮中活出生命存在感   003

人与世界、他人及自我的关系   008

专业教师与业余教师的四个差别   012

自我何以发生改变   018

人生差距是怎么拉开的   021

成长的内驱力从何而来   026

教师为何要提升专业性   029

教师应成为演说高手   036

自己点燃自己   040

在历史长河中回溯教师职业的源流   046

第二章 阅读滋养生命灵气

如何组织教师读书会   053

教师读书会的有效运行策略   062

乡村教师阅读需知的三个答案   068

专业阅读的六个选择    072

阅读之光照亮成长之路   076

教师阅读要有专业性   086

在啃读经典中获得智慧   089

暑假正是读书天   094

读书是“吃饭”,不是“吃药”   097

重新理解阅读   100

专业书籍读不懂,怎么办   104

第三章 写作驱动专业发展

用追马的时间来种草   111

一辈子学习写作   118

用写作编织生命   121

写作的八个要素   126

写作能力源于天赋还是训练   130

从每日打卡开始   132

写作的微洞见   136

第四章 反思促进生命觉醒

恐慌与精进:校园求学与职业嬗变之旅   147

别让舒适区成为“沦陷区”   153

别成为学生成长的“天花板”   159

给大脑安装“纠错机制”   162

学习是手段还是目的   165

提高对教育的解释力   168

专业学习要少听故事   171

用主动承担赢得成长机会   174

第五章 管理提升专业水平

向优秀的名校长学什么   179

工作要区分目标与目的   183

奖赏的弊端   188

提高工作效率的四种观念   191

万物互联时代如何运营“学习群”   194

没有“功劳”谈何“苦劳”   200

重要的是管理自我   204

改变坏习惯   209

如何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214

疫情常态化时代的观念转变   218

第六章 榜样揭示自我镜像

一位卓越教师的成长范式   225

“何刚”是怎样炼成的   229

愿你从优秀迈向卓越   234

以专业学习促进教育实践   237

至暗时刻淬炼人生智慧   241

像苏霍姆林斯基一样做校长   246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251

后记 为教师成长赋能   255

本书聚焦教师专业发展,基于作者十多年的从教经验和教师成长研究心得,以新教育实验教师成长理论(生命叙事、“一体两翼”、“三专”)为指引,围绕思维认知、专业阅读、专业写作、自主管理、自我反思、学习榜样六个主题,引导中小学一线教师唤醒自主发展意识,提升自主发展能力。

本书没有让一线教师畏难的深奥学术理论,也并非单纯方法技巧的总结,而是从教育学的角度融可读性、专业性、实用性于一体,引导教师重新理解教育,重新认识自我,重新思考专业发展和职业规划,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作者简介

图片

郝晓东  新教育网络教师学习中心执行主任,苏州大学教育学博士生,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理事。入选中国教育报2017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中国教师报》专栏作者,《教师博览》签约作者。出版专著《给青年教师的四十封信》《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未来教师》。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发表文章50余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